湖北 省属高校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耐火材料与冶金”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于2014年年初在武汉科技大学挂牌。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将主要围绕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与区域特色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领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日常管理以湖北省人民政府为主,湖北省人民政府将安排每年不低于800万元的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实验室基本科研业务和开放运行,并在人才引进和相关政策方面给予优先支持。科技部将通过项目和人才计划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予以支持。
实验室参与了国家‘ 六五’以来,耐火材料领域所有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拥有 国家发明专利126项,囊括该领域近20年所有 国家科技奖,仅近5年就获7项,科技成果转化率在80%以上,为 耐火企业和钢铁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上世纪七十年代, 武科大就开始从事耐火材料研究。经历半个世纪的矢志追求,实验室有近百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领先水平;是国际耐火材料研究与教育联盟(FIRE)里的唯一中国高校;首席教授 李楠,荣获国际耐火材料最高荣誉——国际耐火材料学会杰出终身会员。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不仅促进了中国耐火材料和冶金等行业的发展,而且推动了国际耐火材料研究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90年代的中国,作为钢铁大国,但是在钢铁质量上却难以与国外媲美。在这样的环境下,武汉科技大学的李楠、 祝洪喜等专家开始了对耐火材料、炉料、洁净钢等材料的研究。经历无数次失败之后的今天,祝洪喜成功攻克炉砖"防氧化"问题,目前国内70%钢铁企业都在使用该技术。李楠发现在耐火材料与熔钢之间存在液相隔离层,控制其组成可净化钢水,为国内外此项研究奠定基础。还有刚玉-方镁石-尖晶石材料、高钙氧化镁一氧化钙等新型耐火材料的研发,都处于世界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