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楠 顾华志 赵惠忠 著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2452872
出版时间:2010-07-01
版次:1
页数:487页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工业技术﹥化学工业﹥硅酸盐工业
售价:65元
《耐火材料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阐述有关耐火材料的通用知识,包括耐火材料的性质、显微结构、制造过程的工程学基础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物理与化学变化;另一部分按类别介绍不同品种耐火材料的组成、性质、结构与生产工艺。
《耐火材料学》可供具备材料科学与有关工程学基础或者物理学与化学基础知识的科技人员阅读,也可以供大学本科学生、硕士与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习耐火材料用,还可以供从事耐火材料研发、生产与使用的科技人员参考。
1 绪论
1.1 耐火材料的定义及对耐火材料的要求
1.1.1 耐火材料的定义
1.1.2 对耐火材料的要求
1.2 耐火材料分类
1.2.1 按化学性质分类
1.2.2 按耐火材料供货形态分类
1.2.3 按结合形式分类
1.2.4 按烧成与否分类
1.2.5 按化学成分分类
1.2.6 按生产方式分类
2 耐火材料的显微结构与性质
2.1 耐火材料的显微结构
2.1.1 显微结构定义
2.1.2 耐火材料的显微结构
2.1.3 显微结构的控制与检测
2.2 耐火材料的物理性质
2.2.1 耐火材料的密度、气孔率与透气性
2.2.2 耐火材料的力学性质
2.2.3 耐火材料的热学性质
2.3 耐火材料的使用性质
2.3.1 耐火度
2.3.2 荷重软化温度与高温蠕变
2.3.3 耐火材料的高温体积稳定性
2.4 耐火材料的热震损毁与抗热震性
2.4.1 耐火材料的热应力及热应力损伤
2.4.2 耐火材料抗热震性的测定方法
2.4.3 抗热震性的评价参数
2.4.4 影响耐火材料抗热震性的因素
2.5 渣对耐火材料的侵蚀与耐火材料的抗渣性
2.5.1 渣对耐火材料的侵蚀过程
2.5.2 高温下耐火材料向渣中的溶解
2.5.3 渣向耐火材料中的渗透
2.5.4 耐火材料的抗渣性及其测定方法
2.6 耐火材料与熔融钢铁的反应及对钢质量的影响
2.6.1 耐火材料对钢中氧含量的影响
2.6.2 碳复合耐火材料中碳向钢中的溶解及对钢水的增碳作用
2.6.3 碱性耐火材料与钢水中硫、磷的反应及其脱硫、脱磷作用
3 耐火材料生产过程基础
4 硅石耐火材料
5 Al2O3-SiO2系耐火材料
6 碱性耐火材料
7 氧化物-碳复合耐火材料
8 不定性耐火材料
9 特种耐火材料
10 隔热耐火材料
11 熔铸耐火材料
12 用后耐火材料的再生利用
《耐火材料学》是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无论在传统工业,如冶金与建材工业中,或者在现代技术,如航空与航天技术中,许多过程都是在高温下进行的。只要有高温就离不开耐火材料。耐火材料是制造炉衬与高温下使用的器、部件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作为炉衬的耐火材料对于工业炉的节能减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耐火材料的研发者、生产者以及使用者是以延长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降低消耗作为追求目标。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对耐火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耐火材料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展。近年来,由于对高品质钢等材料的需求增加,耐火材料对钢等金属的污染及净化作用受到重视。现在,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的重视,耐火材料工业的节能减排,特别是它对工业炉节能减排的贡献可能成为耐火材料研发者、生产者与使用者下一个关注的重点。
耐火材料属于陶瓷材料范畴,它是在高温下使用的结构陶瓷材料。人类使用陶瓷材料已有数千年历史,但陶瓷学的形成与发展却只有数十年时间。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些化学与物理学的方法与原理被用来研究陶瓷的制作,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研究陶瓷材料组成、结构与性质以及它们之间关系为主要内容的陶瓷材料学。耐火材料虽属于广义的陶瓷材料,但也具有不同于一般陶瓷材料的特性。首先,耐火材料的显微结构不像陶瓷那样均匀,它是多组成、多粒径的非均质结构;其次,耐火材料是在高温下使用的,在高温下发生一系列的物理与化学过程导致耐火材料的损毁,这些过程又与冶金过程等许多耐火材料用户的生产过程密切相关。在耐火材料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物理学、化学与材料学为基础的,与冶金学、陶瓷材料学等密切相关的耐火材料学。耐火材料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部分:耐火材料制备过程中的物理、化学以及工程学问题;耐火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耐火材料使用过程中的物理与化学过程以及其损毁机理。
本书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阐述有关耐火材料的通用知识,包括耐火材料的性质、显微结构、制造过程的工程学基础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物理与化学变化:另一部分按类别介绍不同品种耐火材料的组成、性质、结构与生产工艺。本书的目的是让那些具备材料科学与有关工程学基础或者物理学与化学基础知识的科技人员通过阅读本书学到有关耐火材料的基础知识;本书也可以供本科学生、硕士与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习耐火材料用;还可以供从事耐火材料研发、生产与使用的科技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