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按总体结构可分为单车和列车。单车是基本车型,按客车总重或设置座位数常分为大、中、小型。中国规定单体客车的长度一般不超过12米。客车列车的车厢和车架分为前后两节。两节车架用铰接盘连接,两节车厢用活动褶篷连接,使车厢前后相通,故又称为铰接式或通道式客车。中国规定客车列车的长度一般不超过18米。
客车分类 客车一般可按两种方法分类。
客车按用途可分为旅行客车、城市客车、公路客车和特种客车。
一种小型客车,座位数不超过17个。根据其外观形状,中国俗称“面包车”。旅行客车机动灵活,有较高的乘坐舒适性。
行驶于城市和城郊的大型客车,常见的一种为城市公共汽车。车厢中除设有座位外,还有供乘客站立和走动的较宽通道。有的城市公共汽车的车厢分上、下两层,上层全部设座位,下层有座位和站位。双层客车较单层客车的载客数多,但重心较高,行驶稳定性较差。
行驶于城市间或乡镇间公路线上的大型客车。可分为长途客车和短途客车。长途客车的运距达数百公里,有的车厢内全部设座位;有的全部设铺位,所以俗称“卧铺车”,并有存放乘客随身行李的行李架或行李仓。短途客车的运距仅数十公里,车厢内除设有座位外,还有站位。专门存放行李的仓架一般很小,甚至没有。
供游览、观光乘坐。座位间距较大,乘坐舒适,视野广阔,一般都有通风、取暖和制冷设备。高级的长途游览客车还有卧铺、卫生间、厨房和文娱室等。
铁路公路上载运旅客用的车辆。铁路上的客车还包括餐车,邮政车和行李车。目前中国铁路常见客车型号为 22B、25B、25G、25K、25T。
1. 郑州宇通2. 厦门金龙3. 厦门金旅4. 海格客车5. 中通客车 6. 上海申龙 7. 中大汽车8. 安凯客车9.江铃客车 10. 江淮客车 11. 女神客车 12. 桂林大宇 13. 扬州亚星 14. 恒通客车 15. 福田AUV 16. 少林客车17. 牡丹客车 18. 金华尼奥普兰19. 西沃客车 20. 上海申沃 22. 中集凌宇 23. 四川丰田24. 东风杭汽 25. 丹东黄海26. 河北长安 27. 广通客车 28. 华泰现代客车 29. 福田欧V客车 30. 齐鲁客车31. 上海万象大宇 32. 北京京华 33. 金陵双层客车 34. 京通客车 35. 北方客车 36. 上饶客车 37. 天津伊利萨尔38. 江苏常隆 39.宁波吉江 40. 南京依维柯41. 飞碟客车 42. 友谊客车43. 北方奔驰 44. 成都客车 45. 柳州五菱客车 46. 万达客车 47.广汽日野汽车 48. 东风日产 49. 深圳五洲龙 50.常州黄海 51. 力帆客车 52. 神马汽车 54. 扬子江客车 55. 大连客车 56. 同心客车 57广汽客车
58. 骊山汽车 60. 龙江客车 61. 欧舒特 62. 舒驰客车63 华晨金杯64. 衡山客车 65. 佳利安客车 70. 东南汽车 71. 沈阳中汽 72. 羊城客车 73. 春洲汽车 74. 广州粤隆 75. 安凯车辆 76.福建新福达汽车有限公司 77.资阳南骏
78.大力客车
客车分类
车长>;12 m A、城市 B、长途 C、旅游 D、铰接 E、无轨电车 F、越野 G、专用 H、其它
车长>10 m≦12 m A、城市 B、长途 C、旅游 D、铰接 E、无轨电车 F、越野 G、专用 H、其它
车长>9 m≦10 m A、城市 B、长途 C、旅游 E、无轨电车 F、越野 G、专用 H、其它
车长>8 m≦9 m A、城市 B、长途 C、旅游 E、无轨电车 F、越野 G、专用 H、其它
车长>7 m≦8 m A、城市 B、长途 C、旅游 E、无轨电车 F、越野 G、专用 H、其它
车长>6 m≦7 m A、城市 B、长途 C、旅游 F、越野 G、专用 H、其它
车长≦6 m A、城市 B、长途 C、旅游 F、越野 G、专用 H、其它
2010年,客车行业总体运行环境良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进一步增加,城镇居民出游热情居高不下,客车产品内在品质不断提升,为此带动了客车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汇总的98家客车生产企业数据显示,2010年,客车销售首次超过40万辆,同比增速为近五年最高。总体来看,2010年客车市场大致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客车市场需求呈快速增长,大型客车表现尤其突出
2010年,客车销售41.45万辆,同比增长27.66%,产销率99.28%。在客车主要品种中,大型客车增速最为明显,共销售7.58万辆,同比增长43.15%;轻型客车增速居次,共销售26.04万辆,同比增长28.06%;中型客车增速相对略低,共销售7.83万辆,同比增长14.47%。
从产销率来看,轻型客车最高,达到99.77%;大、中型客车分别达到98.31%和98.49%,略低于上年。另外,从燃油性质细分客车品种来看,柴油客车和汽油客车均明显好于上年同期,其中柴油汽车增速更快。2010年,柴油汽车销售28.04万辆,同比增长32.90%;汽油汽车销售12.01万辆,同比增长17.53%;其他燃料汽车销售1.40万辆,同比增长21.42%(详见表1、图1)。
六大地区客车市场需求全面增长,旅游客车增长贡献度最高
2010年,随着客车需求逐步回升,国内六大地区也一改上年低迷走势,总体呈现快速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除西南、西北地区增幅略低于上年同期外,其他地区增幅均高于上年,其中华北、中南地区增速更快。2010年,中南地区销售6.84万辆,同比增长39.64%;华北地区销售5.92万辆,同比增长32.05%;华东地区销售11.46万辆,同比增长27.52%;西南地区销售3.83万辆,同比增长14.18%;东北地区销售3.42万辆,同比增长11.77%;西北地区销售2.54万辆,同比增长18.17%。
2010年,从按用途客车细分市场各车型表现来看,铰接客车需求惟一下降,其他品种好于同期,其中旅游客车增速最快。2010年,旅游客车销售2.43万辆,同比增长56.27%;小型客车销售17.01万辆,同比增长25.75%;城市客车销售6.37万辆,同比增长15.04%;长途客车销售7.71万辆,同比增长29.63%;专用客车销售0.48万辆,同比增长44.03%;铰接客车销售85辆,同比下降49.70%。
骨干企业保持旺盛活力,前5家企业市场占有率超过五成
2010年,行业内骨干企业稳居行业主导,前十强企业与上年相比没有变化,依然是华晨金杯、江铃、郑州宇通、南京依维柯、北汽福田、金龙联合、厦门金旅、(苏州)金龙、少林和中通。其中前5家企业累计销售超过23.06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55.63%。
十一五期间,行业内重点企业也和全行业一样,经历了波浪式发展。2010年,前十强企业共销售31.78万辆,占客车销售总量的76.67%,占有率与2006相比,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详见图4)。
2011年,国家宏观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和充满不确定性,客车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步伐也随之加快,这促进企业不断开发、推出更贴近市场需求的产品。同时,作为一个理性的产业,客车行业未来发展也必将继续沿着波浪式前进的轨迹运行,但前途依旧充满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