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生活》杂志,反映环境科研成果,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环境科技发展,推动环境科学事业,推动绿色经济,宣传党和国家的环境方针、政策、法规,介绍国内外环境科研成果、环保工作经验;介绍各类环境污染物处理、处置技术及污染源治理经验;介绍国内外有关环境科学的信息与动态;宏观与微观、环境社会科学与环境自然科学、提高与普及相结合,全面报道国内外环境科学的发展及研究动态,促进作者及读者之间的交流。杂志集权威性、理论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作者科研、晋级等方面的权威依据,所发表论文得到了各级各类职称评审机构的充分认可。
刊名:环境与生活
英文刊名:Environment and Life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开本:16开
ISSN:1673-9485
CN:11-5582/X
邮发代号:80-695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环境与生活
创刊时间:2007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打磨厂街7号宝鼎中心C座写字楼520室环境与生活杂志社
邮政编码:100062
《环境与生活》站在世界环境科学发展的肩膀上,刊登具有思想穿透力的优质稿件,及时传播最新科技成果,捕捉有关环境与生态领域的所有具有价值的前沿信息,推进社会文明。
环境科技、环境工程、环境管理、环境治理、环境教育、环境经济、环保规划、治污保洁、清洁生产、环境问题综合整治、环保工作经验、环境与法治、环境文化构建。
广大的环境科研人员、环境监测监察和环境工程技术人员、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科研院校教师以及其他社会各界需要发表论文的人士。
名誉主任:王玉庆
主任委员:任官平
编委会成员:任官平、侯雪松、梁平
社长/总编辑:侯雪松
执行社长/执行总编辑:梁平
执行副社长:翟建伟、张弘、陈新
执行副总编:郑挺颖
中国知网、维普资讯。
《环境与生活》自2014年起经批准由月刊改为半月刊。
1.来稿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准确、图表规范。
2.稿件要求包括以下内容:文章题目、作者姓名、单位及所在省市、邮编、摘要、关键词、基金项目、正文、参考文献等。
3.编辑部对拟采用稿件有删改权(或退请作者按专家审稿意见进行修改),不同意者须在稿件上予以说明,不作说明则视为同意。
也谈乱扔垃圾与爱国
西好莱坞率先禁售皮草衣
国庆“霾伏”烧秸秆恐是主因
用“树墙”救公园
零排放比亚迪巴士现身曼哈顿
每月公布空气质量十差和十佳
美首次给发电厂定限排标准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探秘
人在做 它们在看——世界环境监测卫星史话
百年桉树功与过
我为芝加哥的机场设计垃圾桶
德国年轻人流行“汽车共享”
美国企业家马斯克提出未来公交方案:第五种交通模式——“超级回路”
德国新技术防动物路毙
北京延庆新合营村:“乡村垃圾分类我们领先”
我国垃圾回收率接近发达国家
焚烧与填埋都不能舍弃
二恶英是老虎不是妖魔
以简单、幽默方式科普垃圾处理知识
法国创堵车最长纪录
民众捐鸡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