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的开通,这是新华社着眼于当今世界新技术发展导致的全媒体格局、着眼于丰富健全自身通讯社的业务形态而采取的一项重要的举措。为建成世界性现代国家通讯社,新华社提出到2015年要在组织结构、多媒体业态、内容生产、传播方式、营销模式、技术构成、管理体制等方面基本完成战略性转型。为此,新华社业务积极向多媒体形态拓展、向终端受众拓展、向国际拓展。2008年12月30日零时,新华社推出与文图线路并行的视频新闻专线,实现以文字图片为主“两翼齐飞”的报道格局向文字、图片、音视频“三位一体”的多媒体报道格局的重要转变;2009年7月1日推出英语电视线路;2009年9月1日电视通稿线路、电视成品线路并列运行;兴办新华社手机电视台,打造名牌电视专栏“新华视点”电视版。目前,新华社新闻电视节目每日均首播时长已稳定在960分钟以上,英语电视新闻日首播时长达到180分钟。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新开播的环球新闻频道,每天24小时滚动播出,财经频道也同时开播。按照计划,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于2010年7月以“CNC World News(中国电视网环球新闻频道)”呼号,播出以新华社自采新闻节目为主的英语电视新闻。环球新闻频道还将逐渐增加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俄罗斯语等语种的新闻电视节目,并增加与新闻热点相关的访谈类、评论类、纪实类、文化类、信息类等节目。
随着电视新闻发稿量迅速增加,新华社已经具备兴办电视播出平台的内容基础。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的发展经过对中国电视业现状的分析,借鉴海外电视业传播经验,确定了电视业务方向和定位:大力拓展向海内外媒体、非媒体提供电视节目的通讯社业务,积极拓展包括网络、手机、大屏幕和海外电视频道在内的各种终端发布。
为建成世界性现代国家通讯社,新华社提出到2015年要在组织结构、多媒体业态内容生产、传播方式、营销模式、技术构成、管理体制等方面基本完成战略性转型。为此,新华社业务积极向多媒体形态拓展、向终端受众拓展、向国际拓展。
新开播的这个电视台24小时滚动播出英语新闻节目,主要内容涵盖以突发事件、重大政治、经济、文化事件为主的世界新闻资讯。国际新闻电视界各知名机构均向CNC发来贺电,表达合作的意愿。NBC新闻总裁史蒂夫·卡普斯(Steve Capus)在祝贺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英语台开播的贺电中说,欢迎新华社加入到国际电视新闻传播的大家庭,一段令人激动的旅程由此开始。新华通讯社社长李从军说,“CNC内容将突出国际视野、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正式开播中国观察、即时传播、客观表达,为国际受众提供一种新的信息源。”这是CNC的拥有者新华社着眼于当今世界媒体产业迅速发展的新形势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让国际受众更好地了解中国这个快速发展的国家,中国新闻也将成为CNC英语台的报道重点之一。借助遍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分社,新华通讯社是全球首家开办新闻电视网的世界性通讯社。CNC的母体——新华社目前正在建设现代全媒体集团,目前拥有各种新闻发布形式和媒体工具,包括传统通讯社业务、报刊业务、网络业务、经济信息服务、数据库和搜索服务、手机和网络及大屏幕等新媒体、电视台等等综合性架构。此前,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中文电视台已于2010年1月1日上星向亚太地区和欧洲部分地区播出,7月1日起在香港有线播出。此前,新华社网络电视台、新华社手机电视台已经开播,并向海外市场拓展。按合约,CNC英语台今年三季度将实现全球卫星覆盖,10月1日前将进入美国等的多家有线电视网络播出。
根据刚刚制定的“阵地前移”战略,新华社将借助海外分社力量,推进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俄语、法语、日语、西语、葡语、阿语等各语种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
突出客观公允的立场、不偏不倚的报道,彰显一个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普通的新闻报道中,要尽一切可能发布全面真实的信息,切不可主动制造拟态环境与真实环境的差距;在原则问题的报道上,CNC要站稳立场,坚持正义,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给受众以真实感,为今后长期发展打下基础。
CNC首先要在中国“事”上下足功夫,通过各种形式,把自己打造成世界了解中国不可或缺的一条途径。只有这样,才可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受众,积聚声望。
对中国新闻和亚太地区新闻及时、准确的把握,是CNC对欧、美电视台相对的优势。
新华社要启动覆盖全部业务人员的专业电视业务轮训,轮训的内容要覆盖整个电视流程,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单兵作战能力。
从CNC所处的环境来讲,盈利模式不是指狭义的利润,而是有各种表现形式。盈利模式就是希望,它能引领事业不断向前。
通过市场化的交换、购买体制,丰富CNC的新闻产品;通过市场化合作体制,更好地进行内容制作;通过市场化制片体制,达到最全面、客观的观点表达……
如果CNC能够逐渐成为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有重大影响力的媒体,那么我国无论是收集还是发布信息都会有一个更通畅的渠道,效率也会比现在大幅度提高。CNC也会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发挥巨大的作用,使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的报道失去市场,让世界人民能了解到一个真实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