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以来,整个心理学界出现了过去从未有过的热烈的学术研讨的繁荣局面。在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以后,又接二连三相继出现了或反对或继承冯特的理论,或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心理学派上百个。这些学派分布广泛,遍布世界各地。
这些学派,有从内在的意识去研究的,有从外在的行为研究;有从意识的表层研究,有从意识的深层研究;有从静态,有从动态;还有从生物学、数理学、几何学、物理学、拓扑学、民族学、文化学等等其他不同角度去研究的。所有的学派、包括相互继承的学派,在它们的心理研究对象、范围、性质、内容以及方法上都既有联系,又各不相同。这百余年心理学发展的速度以及研究成果,远远超过人类历史上对心理研究成果的所有总和,对心理现象探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而贯穿心理学百年史的主干线,就是十大学派形成发展的历史。
这十大学派是:内容心理学派、意动心理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机能主义心理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心理学派、日内瓦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派、认知心理学派。
这十大心理学派无论从其对对象、任务、范围、方法以及从其规模和波及的领域来看,对心理研究的客观推动作用都是巨大的。它们都曾经充当过心理研究过程中的主角,代表过一个时期的心理学历史发展的倾向,客观地左右过心理学史的发展。当代心理学基本理论的主体,也主要是博采十大学派学说之长处,汲取它们的合理的有价值的部分而形成的。如今我们学习的任何一本《普通心理学》教材,其内容实际上都是对十大学派的精华部分进行了荟集的结果,是十大学派学说的主要结晶。其中的主体理论、概念和规则几乎都可以溯源到十大学派,在那里找到出处。
心理学史上的其他学派,也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最后被十大学派所包容、吸收、淹没、归化了。有的晦涩难懂,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与共鸣,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对于同一事物,由于经验、视角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认识的不同导致方法论的不同。因此,我觉得在一项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较大分歧甚至出现流派是很正常的。流派的出现恰恰说明了这项研究获得了极大发展。
无论是什么学科或思潮,学派之间的对立只要还是限制在批评、论战、自放异彩上,没有演变成为人身、精神的限制和伤害,都是应该提倡的。人们总喜欢偏重偏信一种思想一种观念,并由于自己坚信而捍卫它。捍卫行为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应该的。但是如果一种观点和理论要用到强制手段才能够延续和发展的话,这无疑是很可悲的。从伽利略被囚禁,布鲁诺被烧死,《物种起源》到死才敢发表,以及我国文革时候的思想压迫,都无一例外地使人的思想受到禁锢、阻碍了学派之间的交融和发展,最终也就阻碍了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发展。对立面在事实上总在起着揭其弊端,发现其缺陷、不足的重要作用。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虽然应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借助其经验教训和总结归纳的规律,接受其理论指导,但前人毕竟是前人,他们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与现在存在很大的差异。他们个人的知识局限以及当时的阶级统治需要决定了他们的片面。即使在一个完全开放的环境,人都不可能完全认识这个世界、发现真理,更不用说在阶级统治或思想统治的束缚下。从心理分析角度,即便是对腐朽事物的抗争,由于存在应激因素,也很容易矫枉过正。所以对于任何理论,我们都只能够借鉴参考,择善而用。
对于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也不要认为天衣无缝。在提出一种观念以后,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理论考证来加强、完善它,分析、汲取对立面的优点和长处。这不是折衷,而是对自身的扬弃,是完善自我的需要。一个人需要自信而不是迷信,迷信他人和迷信自我都是同样错误的。历史上许多优秀的学者在晚年都发现其早期理论的重大不足和缺陷,或构造体系的基本理论都存在极大错误,但是因为寿命和精力的关系,不可能再重建体系,有的就避开谈论这种不足和缺陷,不敢自我否定,这是很遗憾的。人类研究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完善人类自身,具体到每一个学者,应该不断推进和推广他的认识,从而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这也是自身人格的完善。如果因为害怕名望受损、或害怕各种各样的内外打击,而去掩盖真理的话,那他进行研究的目的就值得怀疑,而他本人亦陷落在沽名钓誉的人格缺陷中。这点需要我们这些学者不时深刻反省。
反省心理学派成立于2007年12月,创始人是中国学者杜向阳先生,是当今世界上最新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也是目前唯一的由中国人开创的心理学流派,反省心理学以“反省”为主要研究方法,故名“反省心理学”。反省心理学的经典著作是《心灵控制术》,2013年1月版,电子工业出版社,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及 当当网、亚马逊等网上书店有售!
反省心理学在心理结构、意识流、潜(无)意识、二元心理、智力与天才、天才培养、心理分析、心理调控、心理治疗、创造性思维过程、人工智能、心理的计算机比喻、打开心理黑箱等多项领域里的研究成果超越了西方心理学,并做出了心理二元说、四大意识流、心理的工厂比喻、精神相对论等多项世界首创,更重要的是发现了“二元心理”,并开创研究“第二心理”之先河,其意义不亚于精神分析开创研究潜意识之先河,因为二者都大大开拓了心理学的研究新领域,在心理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发现第二心理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关系到心理学的学科定性、研究方法,关系到心理黑箱能否打开以及打开的方法(这一点关系到心理学的成熟和腾飞),此外还关系到“人工智能”能否取得突破性发展,因为打开心理黑箱是人工智能用计算机模拟人脑高级思维的前提!
反省心理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反省研究法)、独特的概念体系(心潮、浅层、三式信息等新概念),以及独特的理论体系(心理二元说、心理结构理论、意识流理论、心潮理论、浅层理论、精神相对论等)和应用体系(心理治疗、天才培养、高级人工智能、打开心理黑箱四大应用领域),所以,反省心理学像西方的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流派一样,是心理学发展史上一个独立的新流派。反省心理学是世界心理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具有独创的概念、独创的理论,并且其概念、理论能贯穿应用于人的整个心理活动的理论体系之一。
反省心理学吸收、继承了中外心理学思想中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重大的创新与发展。例如,继承了西方的“意识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四大意识流”学说;继承了西方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潜意识领域里的“心潮理论”、“浅层理论”、“精神相对论”等整套理论;继承了认知心理学中的“计算机比喻”,在此基础上做出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并提出了“心理的工厂比喻”,从而使对心理的揭示和描述更形象、更生动、更深刻;继承了西方心理学中的“元记忆”“元认知”等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整的新理论—“心理二元说”等。
创始人是中国学者杜向阳,生于1969年,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反省心理学派”创始人, 1987年开始研究天才、天才教育及心理学,2007年创立反省心理学派,同时提出“心潮调节法”和“浅层置换法”两种通用型心理治疗方法,2006年在中国知识产权局申请“灵感机”发明专利,著有《心灵控制术》一书,国内各大书店及当当网、亚马逊等网上书店有售。近年先后在湖北、广东和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教学工作,有丰富的教学、咨询经验和成功案例。
反省心理学的经典著作是《心灵控制术》,2013年1月版,电子工业出版社,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及 当当网、亚马逊等网上书店有售!书内囊括了反省心理学的各项知识精华(如心理分析、心理调控、心理治疗、二元心理、天才培养、人工智能、打开心理黑箱等),是作者(反省心理学派创始人杜向阳先生)自1987年来二十多年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之作。反省心理学成立于2007年,是当今最新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也是世界上最前沿的一门心理学,其在心理结构、意识流、潜意识、智力、天才、创造性思维过程、人工智能等多项领域里的研究成果超越了西方心理学。
“反省心理学”的十一项世界首创!
1,首次提出“心理二元说”,回答了心理学中“为什么能用心理研究心理,用精神研究精神”这一最基本的问题;心理二元说揭示了心理的黑箱是可以打开的,以及打开心理黑箱的主要方法“反省研究法”。
2,首次提出“心理的工厂比喻”,把人的心理和工厂做以精确的对比。这一比喻比西方的“计算机比喻”更形象、更生动、更深刻,使我们对心理的认识又前进了一大步。
3,首次提出“心理结构说”,用图示的方法画出了人类心理的基本结构----意识、无意识浅层、无意识深层;并指出“意识、浅层、深层”这一结构是智力、情绪、意志等所有心理活动的共同运行平台。
4,首次提出“四大意识流”学说,用四大意识流分析人的幻觉、强迫症等心理疾病症状以及梦、灵感直觉想像思维、情绪等心理活动;
5,首次揭示了人脑灵感、直觉、想像等高级思维的具体过程以及用计算机对其进行模拟的基本方法,开辟了人工智能与心理学相结合的新道路。
6,首次提出“心潮调节法”和“浅层置换法”两种通用型心理治疗方法,这两种方法同时也是提高智商、情商和心理调控的基本方法;
7,首次提出“无意识浅层”这一极为重要的概念,并指出浅层是人脑的司令部,是心理的指挥室,控制了浅层就控制了人的心理,人的特殊智商的差别和许多心理疾病都是由于浅层信息结构的不同或“病态变异”而造成的。
8,首次揭示天才的本质“中间型心潮”和“极端型浅层信息结构”,并指出通过建立天才学校来大批培养、复制天才的基本方法。
9,首次提出“心理的黑箱是可以打开的”,并指出打开心理黑箱的主要方法应该是“反省研究法”,而不是心理学实验法、脑神经解剖法或计算机模拟法。
10, 首次提出精神领域里的相对论“精神相对论”,指出人的智力、情绪、意志等心理要素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精神相对论可以用来解释天才、心理疾病等心理现象,并指出提高智商、培养天才和治疗心理疾病的有效方法。
11,开创研究“第二心理”之先河,其意义不亚于精神分析开创研究潜意识之先河,二者都大大拓宽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是心理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对第二心理的研究中要解决“第二心理为什么能破解第一心理之谜”以及“第二心理是如何破解第一心理之谜的”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这一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关系到心理学的学科定性、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关系到心理黑箱能否打开以及打开的方法(这一点关系到心理学的成熟和腾飞),此外还关系到“人工智能”能否取得突破性发展,因为打开心理黑箱是人工智能用计算机模拟人脑高级思维的前提!
反省心理学吸收和继承了中外心理学思想中的精华,并在其基础上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创新和发展,如,继承了西方的“意识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四大意识流”学说;继承了西方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潜意识领域里的“心潮理论”和“浅层理论”“精神相对论”等整套理论;继承了认知心理学中的“计算机比喻”,在此基础上做出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并提出了“心理的工厂比喻”,从而使对心理的揭示和描述更形象、更生动、更深刻;继承了西方心理学中的“元记忆”“元认知”等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整的新理论------“心理二元说”。 反省心理学在上述心理结构、意识流、无(潜)意识、信息加工、创造性思维、心理的工厂比喻、计算机比喻、二元心理方面以及智力、天才及天才教育、高级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都处于当今世界的最前沿,是所处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认知及行为背后之心智处理(包括思维、 决定、推理和一些动机和情感的程度)的心理科学。这门科学包括了广泛的研究领域,旨在研究记忆、注意、感知、知识表征、推理、创造力,及问题解决的运作。
认知心理学是最新的心理学分支之一,从1950至1960年代间才发展出来的,到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956年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史上的重要年份。这一年几项心理学研究都体现了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如Chomsky的语言理论和纽厄尔(Alan Newell)和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的“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认知心理学”第一次在出版物出现是在1967年Ulrich Neisser的新书。而唐纳德·布罗德本特于1958年出版的《知觉与传播》一书则为认知心理学取向立下了重要基础。此后,认知心理取向的重点便在唐纳德·布罗德本特所指出的认知的讯息处理模式--一种以心智处理来思考与推理的模式。因此,思考与推理在人类大脑中的运作便像电脑软件在电脑里运作相似。认知心理学理论时常谈到输入、表征、计算或处理,以及输出等概念。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