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阔海(原名王克海),1952年出生于山东招远市,1970年入伍,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国画系,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第二炮兵政治部创作室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军高级职称评委,中国人民解放军书画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二炮分院副院长、中国汉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华书画名家研究院顾问,中国新汉画艺术创造者。
他潜心于中国画美学理论及传统笔墨技法地研究,并主张全面继承中国的绘画传统,更为崇尚汉代博大雄浑的文化精神,并汲取了汉砖、汉瓦、汉画像石刻艺术的精华,沟通了汉画像石与中国画笔墨之间的灵魂,间收并蓄了浮雕、壁画、唐三彩、剪纸、皮影等民间艺术的精邃,将古汉画之石刻形态转换成新汉画之笔墨形态,将刻意变写意,以笔代刀,整合成为现代的水墨图式,被美术界誉为“王阔海的新汉画艺术”。其作品古朴典雅,狂放而不失精微,洒脱而有力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2007年被评为中国书画界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画家之一。
1996年6月18日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过“王阔海中国画展”。出版了《王阔海国画集》、《王阔海新汉画作品集》。2007被中国书画界评为最具影响力的十大人物,2008年当选了中国美协第七届代会理事。2011年当选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
就读于山东艺术学院油画系;
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国画系,得到何海霞、黄胄、刘大为等艺术名师的亲授指导;
中国画《日月星辰》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向亚运会捐赠巨幅鹰作《九雄图》,引起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相继做了报道;
与画友同仁举办《老区风情画展》;
中国画《峥嵘岁月》参加全国美展;
在中国美术馆成功地举办了“王阔海中国画展”;
中国画《游春图》在嘉德拍卖行6尺整纸以24500元拍出;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王阔海国画集》;
在山东美术馆举办了“王阔海中国画展”;
在山东烟台美术馆举办“王阔海中国画展”;被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聘任为汉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参加由国务院文化部组织的中国画家代表团赴澳大利亚举办“99悉尼中国画艺术展”其新汉画作品引起强烈反响;
主导汉画艺术研究院创刊“汉画艺术研究报”;
与画友同仁一起向沂蒙老区济困助学基金会捐款60万元;
中国画《侗族芦笙》参加全国首届中国画展;
《王阔海新汉画作品集》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反映二炮题材的新汉画《对接》参加全国第十届美展;新汉画《车马出游图》(四尺整纸),在北京瀚海拍卖行以46000元拍卖成交;
“王阔海新汉画艺术学术研讨会”在解放军艺术学院举行,入会专家充分肯定了新汉画在继承与创新上的学术价值和形成的艺术风格,一致认为为中国画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王阔海新汉画水墨全国巡回展”分别在天津、澳门、南京、上海、常州、淄博、北京等十大城市展出;
新汉画《车马出行图》、《游春图》被选入军委副主席出访美国与法国,作为国礼赠送;
评为中国书画界十大影响力人物;
当选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
当选中国美协第七届美代会理事;
新汉画作品《神剑碑铭》参加全国十一届美展;
当选中国画学会理事;
5月27日,新汉画作品《出行图》(4平尺)、《秦时明月汉时关》(8平尺)在山东翰达拍卖有限公司分别以31万、63万人民币拍卖成功;
6月21日当选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主席;
新汉画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飞夺泸定桥》在庆祝建军85周年全国大展中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新汉画《踏雪寻梅》、八平尺,书法《沁园春•雪》、六尺整纸,在山东翰达拍卖有限公司分别以78万、13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
参加录制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出的《cctv翰墨音缘》。
心性的修炼
书法之修炼,亦心性之修炼,法度之体悟,亦须心性之体悟,书法之载道,亦心性之悟道也。故心性之修炼乃书法修炼之大要,趋妙达玄之大端,不可不修也。
心者,艺术之灵府,抑或魔鬼之存地,其性关乎于道,可参天地之根本,其质乃精神,游六合入无极,至大无其外,至小无其内,无所不包、无所不含也。人之为人,凡圣、贤、雅、俗、真、善、美、丑、善行恶积,皆出于此。而书画从艺者,书匠大师、画家巨匠,造诣深浅亦皆出之于心哉。
人之初、性相近、修相远,凡之为凡者其修浅薄也,圣之为圣者,其修远兮。从艺者唯修其心而能开启灵府,唯修远乃能参悟于道,同天地之精神相往来,达天人合一之化境。
古人书之法度,全不可唯法而法解,更不可以形求似成,乃小道为。而应以求古人之品质,古人之文心为尚,至若点画挑钩之到位,撇、捺、横、竖之往返,提按行笔之顿挫,结字态势之奇正,聚散松紧之谋篇,而应尽入道解。以道修、入道行,日积月累,勤学苦练,细心体验,心导于笔,笔行于心,心手相应乃双畅,一点一划皆精神。终能得其古人法度、得其古文人之品质也。
当今商品经济时代,物欲横流,急功近利,人之趋俗至极也。节奏之快,前所未有,人之浮燥心亦至极也。至若文革之浩劫,传统文化之断代,高雅文化之缺失,三俗文化之横流亦至极也。然书法之道欲得古人之品格,圣贤之文心,非修大宁静心,焉能至乎?
面对世俗的文化心态、面对日趋紧张的生存空间之竞争、面对信息时代高节奏运转的现代生活、面对都市现代消费价值观所带来的灯红酒绿的热闹场面和种种诱惑,“问渠能得清如许”?当代书画家的心还能静下来吗?还能有“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自好吗?窃以为当代社会的众生象对艺术家的影响而言是绕不去,躲不过,农耕文明孤灯清影的修行环境已不复存在,而艺术家心性修练在当今时代就更为重要了。
余曾有言:“拿起毛笔能脱俗,放下毛笔可入俗”。能在俗与脱俗间自由往来,入俗求生存,脱俗得空灵。非长期心性修行乃不可得也。
达此境界首先须知何者为俗?何为脱俗?窃以为俗者,约定俗成也。乃人群共性之所在,为人者何人能不食人间烟火?油、盐、酱、醋、柴是也。又何人不在俗世流中存焉?盖名利、进退、得失、喜忧是也。而这一切都构成了人之倒悬之苦、构成了人之识障、智障、本真障也,持此等俗心为书、毛笔在手未免沉重,假情假意未免造作,心无定力,未免慌张,灵府不开,行笔滞呆,或一味霸悍,装腔作势,火气外露、毫无含蓄,或狗苟蝇营、小里小气……凡此种种,皆为俗心所致,故俗心者,艺心之大敌。当知尽脱与克服超越也。
夫脱俗者毛笔在手,心境却能瞬间转换,万事繁杂能人静,灵府顿开而入空,一尘不染、无私无畏,无虚荣、无名利心,无矫揉造作之态,无逞强霸悍之江湖心,确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之大通透,大宁静、大自在之境界。其所为书定会清、闲、淡、雅、逸之境界出,天有大美而不言之妙象生,得悟禅机,玄之又玄,入众妙之门也。
凡心性之修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皆与诗文学养相关而默化,古者登高能赋者为大夫,怜风月、狎苑池、心游万仞,悲满潭壑,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胸中自有浩然之气存焉,欲问我才有多少,可与风云并骋驱。有此等大文心者,用於书法,定会珠落玉盘、满纸云烟,何愁文气不逮哉。
嗟乎,俗与不俗,脱与不脱,何时入、何时脱,心性修行机缘各异,盖超凡尽脱,更甚不食人间烟火者谓之仙,但人文肇始未得见。凡入脱自由,来去无踪,通透无间者,谓之神。凡心态瞬间能转换,毛笔在手即得空灵,宁静、淡泊之气者,可谓之大,而大象无形,安能小觑乎。
王阔海写於京华知汉斋
2011年11月28日
长期的探索 不断的创新 明显的风格
文/刘大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
王阔海是我的学生,是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生。在过去他所创作的国画作品以及重大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他许多用新汉画艺术形式所表现的作品。前一段,我为他的新汉画艺术作品集提了书名,并仔细地、认真系统地看了他的这本画册中的新汉画作品,给我的感觉,基本形成了自己明显的风格。
王阔海在学校时基本功就很扎实,特别在造型训练上,在笔墨训练上,都下了很多功夫,而且在绘画面貌上;如作品的力度、笔墨的节奏、笔墨的处理上、就有他自己的特点。特别在大的画面中墨白构成上、人物的动势上、画面的气势与形式以及绘画所营造的气忿都很足。真正做到大而不空,大而不散。毕业后先在济南军区工作,以后又调到第二炮兵政治部创作室,创造了许多反映部队生活,特别是反映二炮现代化、高科技建设的题材创作、画出了许多力作,参加了全军全国美展并获奖,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王阔海对新汉画艺术形式的探索是他很早就研究的一个课题。早在七、八年前他就拿了许多这样的作品让我看,系统的作品这几年比较多。能够对汉画这个古代优秀的传统艺术形式进行系统地研究,而且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个性发挥,做了不少的探索,这是非常宝贵的。
在中国画艺术的发展中有一条主线:那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积淀从传统中引伸而来,每一位艺术家根据自己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认识、再加上自己的个性发挥,创造研究,去使传统文化艺术得到更为广泛地发展和开拓。王阔海在这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他借助汉画这种形式,再赋于他更多的内容;如他所表现的古典题材,现实生活题材,都用汉画这个艺术形式进行了重新的诠释,重新的演义和表现,这确实是很可喜的尝试。汉画注重黑白、注重整体的外轮廓线、注重装饰构成和节奏。阔海把原来那种注重大的气势、大的动势与力度和汉画结合起来,得到了相得溢彰的效果,再加上汉画本身,这个积淀了上千年的优秀艺术形式,我想在这方面的研究今后会取得更大的成就,有极大的艺术潜力。只要广泛地借签古代文化,特别是将汉文化的博大精深融入绘画,会使王阔海的新汉画有更大更新的面貌。今后如何将古汉画艺术形式赋于它更新的生命,如何使这种艺术形式与时代结合,如何再进一步地创新,这都有待王阔海做进一步的探索,进一步的研究,以期得到更大的发展。
再说大家气象
——致阔海
客有问何谓艺术之气象?何谓小家气象?何谓大家气象?大师与巨匠之气象又若何?
气象者:简言之即为气。人之吐纳,气也;心灵之吐纳,亦气也。艺术之气象,当指心灵,而非物质.唯人之圣凡雅俗,千差万别,其所吐纳,固自不同。凡刻红剪翠,雕虫小技,津津于一得之见,其所为作,仅聊供耳目之娱,其于人之心灵徒增堵塞者,此小家气象耳。凡遣云使月,技精屠龙,恢恢乎万物罗胸,其所为作,岂徒官感之快可限?读者心旌必为动摇者,此大家气象也。至于大师,则军中之统帅、文章之司命也。艺进乎道,思尽波涛、悲满潭壑,故其气象大方无隅,不可端倪,每观其作内心之净化非言语可形容者。更上巨匠,则孟子所谓“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者也,与天地精神相往还,所求理中之理,所索象外之象,其作品之感人宛若梵音法鼓、教堂钟声,心归于寂,意归于淡,似日月星辰之巡天,江河流泉之行地,无一处不圆融,无一处着痕迹,艺至于斯,可谓化境矣。最上魔鬼,五百年未必一见,人文肇始以至于今仍付阙如,兹不欲置喙矣。
客又问:则阔海之气象若何?十翼每观其人,慧而憨、智而直,凡所陈词,皆为心迹,略无遮拦,落落大丈夫也。复观其画,则吞吐大荒、心游万仞,非小名家之小吐纳也。凡此种种皆与上述对大家气象之剖析谙合,恣肆之笔来自胆识、浩瀚之情陶于胸怀,关西大汉抡铁板唱大江东去,固当代画坛之豪杰也。
十翼观夫阔海之素描,尽精微、致广大,骎骎与俄罗斯大师斐逊争驱,故知阔海之放笔纵横,自有扎实根基。所作速写,尤能将稍纵即逝之印象于聊聊简笔中透露,非才气过人者,未可臻此。阔海是大写意高手,追其缘由,盖知基厚而台高,识广而见深,非浅学者可梦见。
中国画六法之说,古人述之详矣,然终不得其要领者,以论之者皆非大手笔之实践家。以余之见,六法中仅须具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两条,其它四法皆在其中。象形、赋彩、位置,皆气韵生动所必具之条件,移模则画家末事。而无骨法用笔,象无以立,神将焉托?气韵何来?阔海之画,气韵生动,自不待言,而其用笔跌宕雄健、腕力过人,故其画每有震撼力在。观者于画前所以难以移步者,以其内蕴丰厚而笔墨迷人也。阔海既为行伍中人,故其游目骋怀往往重荦荦大者,军人之作风在风驰电掣、势不可挡,而其胆识虽王羲之之笔阵图无以过。总之,在气韵与骨法两方面,我们对阔海都毫无值得怀疑处。
近年来阔海提倡“新汉画艺术”,在他的一篇滔滔说词中我曾读到他分析新汉画艺术之六大特征。我是诗人,有诗人之性,以为他谈得未免沉重。我看以阔海的性格:气盛、强悍、憨直,对他的新汉画最简捷的解释是借汉代之杯斝,满斟个性化的美酒,以浇自己的块垒,斗酒十千恣欢谑,这才是真正的阔海。有李存葆兄激赏阔海的文章在前,我续貂是必然的了,不过对李文阔画,我都有求全之毁如下:
李文讲苟阔海在生意场和战场,前者必蚀本,后者则败绩,都是不确的猜想,听其言而观其行,人焉廋哉,阔海任在什么领域都会纵横驰骋,譬如带一个排的冲锋队,他绝对是身先士卒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勇士,至于是否能运筹帷幄,那则悬疑。于是联想到阔海的画,阔海的确有庄子“时恣纵而不傥”的品格,但是那“弘大而辟,深闳而肆”的境界则应该是阔海的终极目标。那时的画则会如曹孟德之诗:“水何澹澹”,不要永远波涛澒洞,这就是我希望于阔海的:纵横之气外,更增冲融之气;恣肆之外,更有内敛。我们期予阔海的不只是立马横刀的孤胆英雄,而是一位从容的将帅,到那时,我们则称他大师。
范增
壬午仲夏于北京碧水山庄
境于一中求体用 象在心上起经纶
——王阔海书法艺术述评
文 / 付京生
一
王阔海的书法,真、草、隶、籀(大篆)乃至简牍(战国楚简),各体皆能,而且,写得有热情、有感觉,并且,能下笔、走笔痛快淋漓,故他的书法字态饱满、意象丰润,一言以蔽之,因他写得痛快、酣畅,故尔,他的书法,欣赏者看上去,旋即就会陡然心情豁爽、舒悦。
书法写得淋漓、酣畅之所以极重要,是因为:如此一来,书法的点画之中,就会犹如有书写者的生命、情感注入,点画间旋即也即似有血液流淌、有灵魂闪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王阔海的书法,因其笔墨痛快、淋漓,而能够令我们观之,心如久旱禾苗沐膏霖。事实上,严格说来,单纯地写得淋漓、酣畅,意义并不大。就王阔海的书法而言,他的书法的痛快、淋漓,乃是在追求“字外之象”,“象外之境”的前提下,才去追求书法的写法的痛快、淋漓的——这就使得他的书法,不仅字态好,能意象生奇,而且,还能给欣赏者的内世界灌注生命能量,使欣赏者通过欣赏他的书法,其精神品格得以提升、其心理气质得到升华。
书法,是中国文化精神及其思想智慧的最佳载体之一。王阔海能够在中国文化构成的文化空间进行他的书法意象想象,这在当今书坛,可谓已很鲜见;这标志着,王阔海是立足书法文化的学术前沿,来进行他的创作实践的。通过对王阔海书法作品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他的书法实践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是的境界,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缘于他对中国文化元典精神的理解和把握,也即缘于他的内在的中国文化修养,这可以从他所书录的《老子》、《文心雕龙》见其一斑(《老子》中的文化思想使他能在书法实践中自如地做到计白当黑,而书录的《文心雕龙》中的文化思想则能使他下笔、收笔合气动于机,且提、按、顿、挫妙能妙合天人之会)。于是,可以说哲学的、文化学的修养,作为精神动力,在王阔海的书法实践中,无疑起到重要的理性支撑作用。
二
王阔海曾说:中国文字的意义,不止于代替有声语言的工具,她还是以感性直观形式“以文载道”和“化成天下”的审美形态或曰文化工具。王阔海对书法的如是认知,缘于他对“汉画”的理解与把握,他是位绘画基本功,图像感觉、图像想象,以及绘画原创能力极强的画家,这样的身份地位乃至成就,确实,使他的书法获益匪浅。
这就是说,对绘画的理解与把握,使得王阔海深知要立足时代文化前沿,去建构自己的图像想象的意义系统并使之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此外,即是对绘画的理解与把握,使得他深知艺术的“隐秀”之美是具象的视觉形态之所以具有生命活力的基本保证。所以欣赏王阔海的书法,不仅是美的享受,还会有因欣赏者的自我生命中审美欣赏中能得以高质量升格而形成的幸福感。何为美和审美升格?实是欣赏者在审美欣赏中能感受到情与象偕,思随境迁而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文化境界。王阔海的书法,显然已经具有了这样的文化魅力,在书法创作中,他对书法的“道”与“技”皆有感觉,能够做到使书法具有“象外之意”、“象外之境”的品格,使他的书法具有犹如面对我们熟悉的既可爱、又可敬的人的欣赏与钦叹。说明王阔海在进行书法创作时,能将字态、书体、书意、书势,化转入道技无间的技法表达,使之形成有局部到整体的全方位意象,且使这全方位的意象形成的情感气息弥漫于书法行气,形成书法作品的整体性风骨、品格和神采。于是,王阔海的如是的品格和气息在篇气中周流,也即自然而然地最终构成了书法作品的整体性的格调品质与精神气息对审美接受者心灵、情感的张力撞击。
如前所述,王阔海的书法,真、草、隶、篆乃至简牍,各体皆能,但通过分析他的作品,我们发现他在深知真、草、隶、篆各有体的前提下,能使他的书法皆具家族相似性,并皆能造成梦幻效果。这就是迷濛、浩荡、英武,笔法字法与风神气韵结合得如天衣华灿,故其笔法的肌理效果观之能清身爽骨、洗心养神。宋代邵雍有诗曰“一物从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天向一中分体用,人于心上起经纶;天人焉有两般用,道不虚行只在人。” 王阔海的书法,就是在这个意义上,通过立象尽意,而以书法化成人文天下的。
三
王阔海的书法,有先秦英气、汉魏风骨、晋唐气象、宋元格调、明清趣味。他的书法,是将他理解的历史文化之“元语言”,推入“返虚入浑” 境界,然后,再通过“立象尽意”,而达于“道不虚行”之效,且同时,是在以“积健为雄”的方式,标出书法的崭新气象的产物。所以,可以说,王阔海书法的形态内部,自有一片崭新天地。这个“崭新天地”,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自成一个隶属王阔海的书法的自系统——这个自系统,通过王阔海在书写实践时将其点窜以英武,而使其小自笔法、笔意,大至格调、气象,皆能蕴于与天地循环之理、社会兴衰之理“齐一”的语境。所以,我们还可以说,王阔海的书法,是在与中国文化精神表里呼应形成的文化长河中,所作的“当下”的“即时”表达。
这就是说,在长期研究传统、长期的创作实践中,王阔海逐渐理解了中国书法的“象外意”,指向的是有“文化归属”的境界,而中国书法的“象外旨”,则是这“有文化归属的境界”凝聚成的气息,转化成的品格。换言之,这也就是说,在长期研究传统书法,以及,在长期研究当代书法的过程中,王阔海逐渐觉解到中国书法的“内美”所蕴含的精神密码的实质意义,乃是通过“形表美”而经“眼目的触感”而达于“心”,引起情感共鸣的。于是,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王阔海还逐渐意识到,这只是浅层次的审美感受,深层次的审美感受,是通过书法面形表中蕴含的“精神密码”对心灵的触动,而能够振动人的灵魂——所以,王阔海的书法,决不仅仅限于技法的煊赫,更重要的是,他的书法是对中国文化中的“道”的高扬。
总之,王阔海作书,能“以气运腕”,这源于他通过由表及里的长期实践而知之了中国书法的“理在气先”之理,由此,也即使他知之了中国书法的内美与“理一万殊” 之理相通,从而,使他作到了让自己的书写技法能达于会通于自然大道的境界。一言以蔽之,王阔海的书法,风格稳健、从容,灵通而自然,元气淋漓而磅礴大气,毫无疑问,这是秦汉、晋唐文化以降的中国文化熏陶、影响形成的文化襟怀的产物——长期以来,王阔海以儒家精神立身,以道家思想护身,所以,可以说,他的书法,也即是在传统文化的广济、现代人的知识合于一身前提下,通过他自身将散落在其内心的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社会人文景观中蕴含的文化信息凝聚起来,而建构起自己的信仰属性、生命态度而赖此进行书法创作的产物。
2013年10月15日于北京
飞夺泸定桥4.2米X2.6米
《飞夺泸定桥》
浩然快哉风69x69CM
杨家将 69×69cm
渭水徜徉图69x138CM玉磬敲来玄鸟曲69x69CM彩墨挥写大汉风69x138CM踏雪寻梅图69x69CM新疆老汉 180×160cm众妙法相图 64×43cm书法4平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