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晨(3)1985—1989,中国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学士;
1990—1996,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细胞及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
1997—2000,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免疫系博士后;
2000—2004,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免疫学系助理教授;
2004—2008,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肿瘤中心免疫学系终身副教授;
2008—2010,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肿瘤中心免疫学系终身教授、炎症与肿瘤中心主任;
2010—2013,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肿瘤中心讲席教授、免疫学系终身教授、炎症与肿瘤中心主任;
2013—2016,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2013,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2014,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2015,北大- 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副主任(清华));
2016.01—2016.09,清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
2016.09—2020,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
2017.02,北京市”慢性疾病的免疫学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9.1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0.08,加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同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2022.05—2022.07,百图生科免疫专家委员会主席;
2022.07—2023.11,农工党上海市委副主委,百图生科免疫专家委员会主席[6];
2023.11—,农工党上海市委副主委,百图生科免疫专家委员会主席,西湖大学医学院院长[4];
现任农工党上海市委副主委、农工党中央委员会常委、中央教育委主任,百图生科免疫专家委员会主席,西湖大学医学院院长,西湖大学副校长,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兼任),清华大学免疫研究所所长,上海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院长[6][4][2][3]。
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董晨院士主要致力于免疫学的研究,在T细胞分化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做出了多项开创性贡献,其研究对于治疗免疫性疾病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给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科研综述
董晨研究发现表达白细胞介素—17的T细胞是一类独立于Th1和Th2细胞存在的新型炎性T细胞亚群,即Th17细胞,该发现改变了人类对自身免疫疾病的认识,促进多个针对性的临床一线生物制剂药物的诞生;确立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的独立T细胞亚群地位并发现其特征性首要转录因子Bcl6;发现具有体液免疫调节功能的Tfr细胞亚群;发现肿瘤免疫与免疫耐受的重要分子机制等。董晨的研究对于治疗免疫性疾病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给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网站显示,董晨已发表论文200余篇,总被引用次数达28000余次。2014年—2019年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承担项目
董晨是国家重点研发精准医学计划的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炎症生物学与疾病”创新群体负责人。
教育思想
董晨说:“Trial and error。科研不仅仅是做实验、发文章,科研更应该是一个提出问题,通过方法获得数据、总结规律、验证假设并且提出新问题的过程。”他希望决定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学子能真正叩问自己的内心,是否对科研有兴趣、有耐心,是否对“科研是个人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集体活动的结合”有清晰的认知。“认准一个方向,然后系统性地做下去。他经常跟我的学生说,你要做的就是尽你的可能性去解决一个问题。多数重大成果的发现都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当你坚持下来,并最终积淀出开创性的成果,做科研的意义会被真正体现出来。”
院系治理
董晨认为:“医学院不是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而是旨在创造一个环境,培养年轻人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他始终认为虽然医学院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好的医生,但现在清华医学院更致力于培养有研究能力的医生,在看病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2009年 |
碧迪生物科学研究者奖(AAI-BD Biosciences Investigator Award) |
美国免疫学家协会 |
2011年 |
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 |
美国科学促进会 |
2018年 |
首届臻溪生命学者奖 |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臻溪生命科学基金 |
2019年 |
BioLegend-William.E.Paul细胞因子杰出研究奖[7] |
国际细胞因子与干扰素协会 |
2019年11月 |
中国科学院院士[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2019年12月 |
吴阶平医药创新奖 |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 |
2020年 |
孙思邈肿瘤研究与治疗杰出贡献奖 |
|
2023年1月 |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 |
|
2023年7月16日 |
第一届上海统一战线岗位建功十大楷模 |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2009年 |
碧迪生物科学研究者奖(AAI-BD Biosciences Investigator Award) |
美国免疫学家协会 |
2011年 |
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 |
美国科学促进会 |
2018年 |
首届臻溪生命学者奖 |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臻溪生命科学基金 |
2019年 |
BioLegend-William.E.Paul细胞因子杰出研究奖[7] |
国际细胞因子与干扰素协会 |
2019年11月 |
中国科学院院士[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2019年12月 |
吴阶平医药创新奖 |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 |
2020年 |
孙思邈肿瘤研究与治疗杰出贡献奖 |
|
2023年1月 |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 |
|
2023年7月16日 |
第一届上海统一战线岗位建功十大楷模 |
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国家重点研发精准医学计划的项目负责人,基金委“炎症生物学与疾病”创新群体负责人,《免疫学前沿•T细胞生物学(Frontiers in Immunology•T Cell Biology)》主编,《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副主编,Immunity、《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编委,《免疫(Immunity)》编委,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
2022年7月19日,农工党上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董晨为副主委[6]。
2022年12月,董晨当选为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七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9]。
董晨是Th17细胞分化、调节和功能研究领域的奠基者和研究权威之一 ,在Tfh和Tfr细胞的发现和研究中,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清华大学医学院 评)
董晨在免疫学的基础研究,尤其T细胞免疫耐受和功能方面做出系统而引领的贡献,其研究对于自身免疫疾病和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线索,对医学发展和人民健康有重大意义[1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