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皮炎

人工皮炎

目录导航

概述

人工性皮炎是指为了达到个人的某种愿望,利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强行使自己的皮肤受到损伤。

病因

发病原因

在癔症、边缘性人格障碍及儿童和青少年发育障碍3种精神疾病时,可表现出明显的人工皮炎表现。引起皮肤损害的因素很多,如物理因素(手或尖锐的工具等)、化学因素(腐蚀性药品)、生物因素(动、植物)。

发病机制

人工皮炎人工皮炎癔症患者制造皮损时可能并非出于有意,其制造损害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内心的冲突;边缘性人格障碍制造损害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其心情紧张,有助于定义自我界限和建立人格及性格特性;儿童和青少年型患者的损害来源于亲子关系异常,多由患者自身因素所致,偶可由父母所致。

临床特点

1、患者多为年轻女性。

2、一般都具有癔症性格的特征,病人多以指甲、刀、剪、钉子等利器损伤皮肤,或以高浓度石炭酸及氢氧化钾等化学品灼烧皮肤。其人为损害的皮疹形态常常是稀奇古怪的,局部可发生红斑、水疱、表皮剥脱、坏死和溃疡等各种损害,也可出现刺伤和割伤后所形成的创面。如因液体化学品灼伤,则可出现化学品在皮肤上流滴时造成的条状或点滴状的损害,手、面、颈、胸等处常易受损伤。

3、随皮肤损害的轻重而有不同程度的烧灼及疼痛感。

症状体征

1、部位常在优势手所及部位,最多见于面部、颈部、身体前面、上下肢、掌跖,生殖器等部少见。

2、皮疹形态据所用器械、药品等而定,一般皮疹界清,并具特殊形态,如尖锐器械常引起线形划伤,腐蚀性药物可形成点状、线状红斑、水疱或浅在溃疡。损伤多轻微表浅,但坏疽或溃疡亦不少见。皮损的轻重与刺激物性质、强度、剂量、作用时间及局部组织耐受性而定。

3、患者常表现出人格异常的特点,如患者似对损害表现出无动于衷,病史模糊不清;在医生试图诱导其说出皮损发展的详情时,患者常表现出愤怒和违拗的表现等。

4、组织病理缺乏特异性改变。

据病史,皮损及患者人格异常,可考虑该病。[1]

检查鉴别

检查

组织病理缺乏特异性。

鉴别

需排除下列疾病感染、败血性梗死、结节性多动脉炎,坏疽性脓皮病、脂膜炎,节肢动物咬伤、肉芽肿性炎症等。

疾病治疗

包括两个方面:皮损的治疗和精神病的治疗。

1.皮损的治疗 一般采用包扎疗法,如有感染时,应全身和局部的抗感染。

2.精神病的治疗 应进行精神分析,进行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癔症患者最好采用心理治疗,一般无需用精神药物;边缘型患者出现严重焦虑或抑郁可用抗焦虑药和三环抗抑郁药,直至能接受心理咨询为止。

预防保健

对于人工性皮炎的治疗除皮肤损伤的对症处理外,还必须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和心理疏导,以纠正患者的心理及精神异常状态。家庭成员还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宽容,避免患者情绪上出现波动。如发现患者还有发作的可能,应使其远离尖锐的器具和开水、刺激性的化学物品等。平时家属还应勤为患者剪指甲。如有潜在的精神性疾病应请精神科医生及时会诊,以便给予及时治疗,防止病情的演变和并发症的发生。

1、应给予精神、心理咨询,及早纠正其人格,使其向健康的人格发展。

2、家长和教师都要在心理卫生方面给予青少年以师表影响。

饮食

1、注意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紧张和压抑,避免情绪激动,如有外伤或感染,请及时的就医进行处置。

2、在饮食方面以清淡为宜,多食富含维生素类的水果。戒烟酒,戒食辛辣及刺激性食物。多吃健康食品,少加酸、辣、麻、涩等刺激性调味品。

3、存在心里问题,请及时的进行开导,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