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山满族二魁摔跤

中文名 帽山满族二魁摔跤
遗产编号 BJⅥ-3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文化遗产名称:帽山满族二魁摔跤

所属地区:北京 · 怀柔区

遗产编号:BJⅥ-3

遗产类别:杂技与竞技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政府

遗产级别: 市

竞技概述

二魁摔跤是一种体力性、智力性、灵敏性很强的娱乐活动。表演者为一个人,却假扮两个人。表演者身背一个木架(内用竹片),上安装两个可以活动着穿满族服饰呈摔跤状的人形道具,两只手两只脚穿上靴子,分别作为两个满族人的双脚,然后使出各种技法,使满族人形道具做出各种滑稽、幽默而逼真的摔跤动作。

二魁摔跤的动作分上场(古时二魁摔跤上场是翻着跟头)、支架子、互抡、叫劲、扫蹚腿、下绊子、撅腰、就地十八滚等动作程式,这些动作在表演中可重复使用。二魁摔跤的伴奏一般使用锣鼓。在表演中可用长锤、急急风、串子等锣鼓经。

帽山的满族二魁摔跤是满族群众自娱自乐活动之一,它既保留了满族民间文化艺术及民间体育文化的原生形态,传承了满族民间传统的表演形式;又是北京地区具有满族民间特点的传统民间文化,是研究北京地区满族历史及其现状的重要材料。另外,它也是满族民俗学研究中的重要一项。

解放前后,帽山村年年春节走会或有庆典活动,二魁摔跤都要登场表演。“文化大革命”以后中断。2000年,由帽山村委会组织,再度恢复二魁摔跤。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