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钹大鼓“花钹大鼓”的鼓点套路名称,也就是舞蹈表演的套路名称。每一套路的音乐节奏和舞蹈动作是规范固定的,每一表演程式的规定也是比较规律严谨的。例如:昌平区后牛坊村的“花钹大鼓”,主要的表演套路有:“老八架”、“三钹起鼓”,、“长行鼓”、“龙通通”、“上调不带架”等;首先在音乐节奏上它采用了4/4 、3/4、2/4 混杂出现的节拍格式,这种丰富多变的节奏格式,给演奏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为此,也使得它必须将每一套路的音乐规范严谨地固定下来,否则鼓钹的敲击难得步调一致,声调更不会整齐谐和了。其次,舞蹈的套路动作同音乐的套路节拍是极为吻合的,是规范严谨的;音乐演奏[三钹起鼓],演员就必须跳“三钹起鼓”的套路动作,音乐演奏[长行鼓]套路,舞钹者就必须跳相应的“长行鼓”套路动作,节拍和每一动作都是严丝合缝的,不容半点儿马唬。再次,在套路表演的程式上也有严格的规定:出场前,必打深沉而有气魄的[老八架]鼓点,起舞时,先从“三钹起鼓”开始,表演中间部分套路,速度逐渐快,到“上调不带架”时全舞形成高潮。这一程式是固定不变的。
然而,在表演中间部分的套路时却可灵活多变。如:大鼓的领鼓是全舞的指挥,他可根据场地的大小来决定每一个套路音乐演奏几遍,又可依据规定表演时间的长短来决定演奏哪些套路,总之他可在多变的情况下灵活地运用每一个套路。
又如:丰台区西铁营村的“花钹大鼓”,在“走会”活动中,全村各档会均在“关帝庙”前集合,待“花钹大鼓”击打[开平鼓点]后,“走会”方能正式开始;“走会”结束时,“花钹大鼓”又必须击打[回香点]套路之后,各会档才能休会自返门庭。在“花钹大鼓”独自表演中,每场次表演的开始和结尾,都要固定表演“敬礼”套路动作。同样,在中间套路表演的程序中,大鼓指挥可灵活择用表演套路。
再如,门头沟区龙泉务村的“花钹大鼓”,在套路动作上也非常严谨。据村里人讲:教师张清老人是会翻跟头打把式的,在教授过程中,对动作的一招一式要求的非常严厉,一套动作完成的不好,决不教第二套,所以向张师父学了三个冬夏,只学会了三十几个套路。在该村的“花钹大鼓”表演中,男、女舞钹儿童轮翻上场表演及每场结束时必做的“吸腿收式”和“双跳收式”动作,都是规范固定的,一程不变的。同样,在[出场音乐]演奏中,大鼓指挥可根据场地的大小而灵活定夺演奏时间的长短,用[结束点]来平息鼓钹,以转换下一套路。
以上这种既规范严谨又灵活多变的表演风格,是汉族民间舞蹈独有的特色。
花钹大鼓(一)丰台区西铁营“花钹大鼓”――沉稳庄重
丰台区西铁营村的“花钹大鼓”,原称“大鼓老会”,因靠近都城,清朝晚年曾受过“皇封”,因此被称为“神胆”,并把大鼓帮上的荷花图案改为“龙”的图案,服装和新“文账(供演员休息和换服装用的凉棚)”都改用了黄色,以显示此会的尊贵,艺人们也引以为傲,自此该会的身价倍增。在表演风格上受其影响,首先在规模上就显得格外威严壮观:在“走会”表演中,第一组排列,是由四名男子各挑副“笼晃(圆形盒、有五层,内装食品、供品和服装)”,笼晃上沿儿插有四面黄地儿蓝边儿的三角旗,旗头用绳子对角连接,绳上系有小铃铛,铃铛随扁担的颤动发出悦耳的响声,以此来显示皇威;第二组由八名男子左手持金龙形“沉子(一种将铜锣挂在木拐上的汉族民间乐器)”,右手握木槌,迈着四方步,边走边敲击铜锣,声音清脆明快,以示明锣开道。第三组是十六名舞钹儿童,边行进边击钹表演,他们身后是六名男青年手挑“新文账”为孩子们遮阴,以显示舞钹儿童如皇太子一般金贵。第四组是十名青壮年,各挎一面大鼓,边行进边击鼓,鼓声如雷,壮胆扬威;这四组构成的浩浩荡荡走街队伍,充分体现了皇家的威严庄重及盛气豪派。
其次,在步法及动作表演上皇家庄重的气派表现的也较为明显,就其步法来说:“行进步”,如同正常走路,显得落落大方;“晃钹”动作中的步伐幅度很小:右脚向右横跨一小步,左脚迅速并于右脚旁,脚尖点地,再做对称动作;所谓的“跳钹”动作,也只不过是在“骑马蹲裆式”的姿态上向前或后蹦跳,因音乐节奏整体速度缓慢,因此它的跳跃动作风格也同音乐一样沉稳,在动作规律上它使用的“弓箭步”和“骑马蹲裆式”较多,上身动作幅度大,因而动作风格显得还是比较稳健扎实的。如今,舞钹儿童均换为女孩儿,固在原有沉稳庄重的风格上又平添了一分古朴柔美的风韵。
(二)怀柔县黄坎村的“花钹大鼓”――舒展飘逸
怀柔县黄坎村的“花钹大鼓”,也称“花钹子”、“锅子”。据当地艺人介绍:黄坎村的“花钹大鼓”,是在两百年前由一位流落到此的山东人传授的。由于承传的原故,从舞蹈音乐的演奏方法上以至表演风格上就有了差异。首先从服饰上看,舞钹少年上穿黑剑衣、下穿红彩裤,较明显地流露出戏剧中武生装素的痕迹;在动作风格上武生身段表现的更为突出,如“弓箭步击钹”:舞钹者右脚前迈步成“弓箭步”,上身前俯,双手钹于右大腿下方击钹;“打七下”套路动作中的勾右脚“前踢腿”,同时,双手于右大腿下方击钹;这两个动作幅度和难度都很大,特别是勾脚踢腿是典型的戏剧中武生功底。在“小折儿”套路动作中的“双人对钹”,即左手平抡到背后,右手经胸前“掏钹”后再与对方击钹;“大折儿”套路动作中的二人“错肩换位”、右手于右斜上方“平转钹”及“打七下”套路动作中双臂向后划立圆至胸前“磕钹(沿)”,以及双臂于胸前分别向外划立圆后踢腿下击钹,这些动作干净利落,刚劲有力,舒展大方。在“碎步击钹”和“碎步转钹”的步伐上,使用的是戏剧中的“圆场步”,行如流水的“圆场步”是该舞的主要步伐,因此,也是形成飘逸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在“大折儿”套路动作中,闪身换位“平转钹”的闪身刹那,给人以飘忽游离之感。特别是“平转钹”和“立转钹”动作,在全市的“花钹大鼓”表演中独占鳌头,极具特色;“平转钹”动作给人以新奇感,体现了儿童的童趣;而“立转钹”(左钹面向上,右钹面向左,用右手反复向前转钹,使其右钹沿撞击左钹面)发出的声响连贯而轻盈,与行如流水的圆场步结合表演,非常的吻合,创造出一种更加洒脱飘逸的意境效果。
(三)昌平区后牛坊村“花钹大鼓”――轻盈洒脱
昌平区后牛坊村“花钹大鼓”,是由十面大鼓和十二名舞钹儿童组成。它的特点可归纳为“轻盈洒脱”。“轻盈”主要体现在步伐上,该舞主要步伐为“跑跳步”,这一舞步贯穿全舞,不但给人以轻盈欢快的愉悦感,而且充分体现了儿童蹦蹦跳跳活泼好动的特点,配合“跑跳步”步伐,双臂时而作“双对钹”,时而作“自击钹”,时而“掏钹”,时而“晃钹”,时而自转,时而双人互绕,恰似一个个忽大忽小变幻无穷的珍珠在场上不停的旋转,浑然洒脱,流畅自然。在队形变化上,也突出体现了这一风格特点,例如:“龙通通”,在横排二、四、二的队列上,全体做“起鼓转”,忽而巧妙的变成了一大圈,四人顺时针行进,四人逆时针行进,同时作“双对钹”,忽而又变成了双斜排做“扔腿”动作。在“长行鼓(二)”队形变化中,十二名舞钹儿童,时而横向穿插,时而纵向交错,时而聚,时而散,时而双人纵向互绕,时而双人横向互绕,或“8、∞”字互绕;在“老八架下调”和“三钹起鼓”的队形变化中,除以上队形外,又出现在双圆基础上的灵活变化。
在音乐上,该村的节奏变化也极为丰富,也像串串珍珠将4/4、3/4、2/4的不同节奏有机的、巧妙的穿梭起来,且击打鼓帮和击钹沿的节奏较多,从音色上也显得轻盈欢快,流畅洒脱。
昌平区后牛坊村“花钹大鼓”独有的“轻盈洒脱”的风格特征,使其在众多的“花钹大鼓”表演中独树一帜,倍受人们的青睐,也是它至今仍活跃在人民群众当中的重要因素。该舞在1956年由北京群众艺术馆干部张启润同志与当地艺人共同改编后,曾参加了全国民间艺术汇演;1957年又将舞钹儿童扩大到二百五十人,参加“五·一”国际劳动节天安门广场的文艺大军,它独具风格魅力的表演,颇受众人的赞赏。
(四)门头沟区龙泉务村的“花钹大鼓”――矫健英武
门头沟区龙泉务村的“花钹大鼓”,也叫“锅子会”、“大鼓会”、“挎鼓会”,是由八面大鼓和十六名舞钹儿童组成,主要以翻跟头等技巧动作贯穿始终。据村里的老人讲,“锅子会”是村里请下苇甸村张清老人传授的,张清不但会打大鼓,而且又会“耍锅子(舞花钹)”,并且能在大鼓面上翻跟头,技巧高超;因此,由于师传的原故,该村“花钹大鼓”的表演风格中蕴含着汉族武术矫健英武的神韵。例如:套路中的“脑袋跟头”,是由甲乙两名舞钹者头顶头蹲式,乙从甲背上翻滚过去的;“屁股跟头”,甲乙舞钹者顺向站立,甲前乙后,甲蹲式双手按地,乙前俯身双手按地,用头顶住甲的臀部从甲的背上翻滚过去;还有“背跟头”、“胯跟头”、“横跟头”、“来回跟头”都是技艺性很强的双人翻滚动作。又如:“前踢钹”动作,甲乙舞钹者面相对站立,乙撤右腿成“左前弓步”,上身略前俯,左手背于腰后,右手钹面向下平伸于胸前,甲绷右脚向前踢乙右手钹面,同时,双手于胸前自击钹;“扫堂腿”套路动作,仍甲乙面相对,甲右“扫堂腿 ”向乙的脚下扫去,乙迅速向上腾跃,双手于头上方“自击钹”;再有“迈毛”动作,甲乙面相对站立,甲做“蹁腿”或“盖腿”“自击钹”,乙前哈腰“自击钹”上身从甲腿下方晃过;以上的二人动作,不但配合娴熟默契,而且挺拔舒展,干净利落。
门头沟区龙泉务村的“花钹大鼓”,以其刚柔相济、英武潇洒的艺术风格,在众多的汉族民间舞蹈中独领风骚。
北京市汉族民间舞蹈“花钹大鼓”,以她声情并茂独具魅力的表演形式及各地区各自鲜明的艺术风格,在全市民间舞蹈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沿传至今深受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