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站

北京朝阳站

中文名 北京朝阳站
区域管理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
所属地区 中国北京市朝阳区
站台规模 7台15线(截至2020年5月)
车站代码 12161
车站等级 一等站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星火站

星火站星火站星火站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风乡辛庄村,始建于1966年,因天津已有一个辛庄站,便以附近的星火人民公社(六里屯乡)命名[8]。1970年前后,星火人民公社改回六里屯乡,星火站站名未再更改,一直沿用至今。星火站为二等站,在上世纪曾办理过客运业务,1998年前后星火站停止了客运业务,之后铁路6次大提速,星火站在北京铁路车站中的地位逐渐降低,仅是京包铁路、北京东北环线的一站[9]

2013年8月,京沈高速铁路起点站由北京站调整为星火站[10]

2019年1月,星火站开工建设;6月28日,星火站全部拨线完工[11],星火站东侧站场站房开始全面施工[12]

2020年5月3日,星火站土建工程完工;5月31日,星火站主体结构封顶[13]

北京朝阳站

2020年5月,一全国政协委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提议将星火站更名为北京朝阳站[2]

2020年6月,星火站正式更名为北京朝阳站[9]

2021年1月22日,北京朝阳站随京哈高速铁路京承段的开通投入使用[14]

建筑规模

建筑设计

  • 设计理念

北京朝阳站车站整体采用东西方向城市空间轴线设计, 与城市紧密相连;通过朝阳公园的绿北京朝阳站主体结构封顶北京朝阳站主体结构封顶色空间向东延续与东部城市空间形成整体。

站房依据“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的要求建设,建筑外观体现了传统北京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工艺的结合,形象气魄雄浑、端庄现代。站房北立面以屏风为设计灵感,采用玻璃幕墙体系,使用玻璃幕墙组成玻璃长卷,营造通透的视野,给置身其中的旅客舒适的自然感,提供了不间断的自然采光[13];站房西立面基座表现“画阁朱楼之才气”;候车厅坡形屋面构筑重檐古殿风格,室内外装修融入“灰砖、红墙、金瓦”等北京元素[13];站台雨棚采用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使用清水混凝土及其他绿色节能材料,体现绿色车站的建设理念。

站区生产办公房屋按照一站一景并重设计的理念,与站房建筑外观和谐统一,与周边环境交相辉映。

北京朝阳站站房设计北京朝阳站站房设计

  • 设计参数

截至2020年5月,北京朝阳站站房建筑面积18.3万平方米,单层清水混凝土结构达17.7万平方米[15],站台面积4.35万平方米,雨棚面积6.22万平方米,建筑檐口高度为37米,屋面总长度182米,最高聚集人数5000人[13]

整体布局

北京朝阳站广场及站房布局设计北京朝阳站广场及站房布局设计北京朝阳站为线上高架式站房,工程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盖采用大跨度空间钢桁架结构[13]

北京朝阳站主体结构共3层,其中地上2层、地下1层,局部设夹层,采用上进下出、下进下出相结合的流线模式设计。地下一层为出站层,主要功能为铁路旅客出站和公共交通换乘,中央为城市通廊,南北两侧为铁路旅客出站通道、出站厅、快速进站厅及相关旅服配套,外侧为旅客出租车上客区及出租车道。地下夹层为地下车库,外侧布置小汽车停车库,南北各设坡道与地下一层连通。地面层是进站层及站台层,设市政广场和进站集散大厅、售票大厅、乘车站台。地面夹层、高架层和高架夹层,分别分布着办公及设备用房,高架站房、站台雨棚、落客车道及平台、站内旅服配套服务用房。

站台线路

站台站场

截至2020年5月,北京朝阳站站场规模为7台15线;其中普速场规模为3台5线,位于西侧;高速场规模为5台10线,位于东侧;高、普速车场通过南北两侧咽喉区连通,其中第三站台为两场共用。途经北京朝阳站的线路为京沈高速铁路、北京枢纽东北环线[13]

车站线路

北京朝阳站正线长5.89千米,到达疏解线长1.21千米,动车走行线长10千米;途经线路为京沈高速铁路、北京枢纽东北环线。

注:北京市郊铁路东北环线列车经北京枢纽东北环线驶入北京朝阳站。

北京朝阳站站场分布图北京朝阳站站场分布图

运营情况

票务服务

北京朝阳站设自动售取退一体化服务终端,可满足旅客的自助购票、退票、取报销凭证等需求。

设备设施

  • 便民设施

截至2020年5月,北京朝阳站钢结构区域南北两侧及车站地下空间设多个社会停车场,可提供千余个车位;其中地上区域停车场可停放社会车辆555台,从停车场到站内平均距离200米,步行时间3分钟;地下区域可停放社会车辆600余台。

截至2020年5月,北京朝阳站是全国首个在站房雨棚上盖屋面建设停车场的车站。北京朝阳站雨棚上盖停车场是全国面积最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雨棚上盖停车场。

北京朝阳站内景效果图北京朝阳站内景效果图

  • 运维设施

北京朝阳站配套有北京朝阳动车所(星火动车所)用于动车组车辆存放及检修;存车场设存车线44条、临修线1条、不落轮悬库线2条、洗刷库线2条;检修库总面积5.07万平方米,设检修线10条、牵出线2条、泄污线2条。

交通换乘

轨道交通

北京朝阳站北京朝阳站(3)截至2018年3月,北京朝阳站规划接驳北京地铁3号线、北京地铁R4线。

长途汽车

截至2018年3月,北京朝阳站地下一层规划建设中央集散大厅,设有公交总站,可换乘市内公交线路。

建设规划

  • 规划定位

建成投用后,北京朝阳站的定位为北京铁路枢纽六大主站之一[11][15],主要办理东北方向京沈高速铁路本线及跨线列车的始发终到业务。

价值意义

北京朝阳站工程是中国“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对北京市朝阳区扩大投资、推动经济增长,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具有积极意义[16]。(时任北京市朝阳区委书记王灏 评)

建设成果

技术难点

  • 薄壳结构声屏障

北京朝阳站全封闭大跨度拱式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声屏障位于站房西侧,全长1.85千米,包含等截面拱形结构、变截面拱形结构和混凝土屋面钢结构三种形式,最多包裹7条线路,施工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是北京朝阳站建设的重难点工程。

  • 跨越五环路下承式钢桁梁大桥

北京朝阳站跨越五环路U型槽1至100米下承式钢桁梁大桥采用“旁位拼装、拖拉法顶推就位落梁”的方法进行施工,最大悬臂长度达99米,主桁中心距既有铁路7.5米,控制要求高,是北京朝阳站建设的重难点工程。

  • 动车走行线跨铁科研环线双线特大桥

北京朝阳站动车走行线跨铁科研环线双线特大桥全长1.42千米,包含两处连续梁结构,并与北京地铁12号线交叉,桥梁处于华北平原地区沉降区域和地下水下降漏斗影响范围,桥梁注重结构优化,工后沉降设计要求高,是北京朝阳站建设的重难点工程。

科研成果

  • 建设系统

北京朝阳站建设期间使用创新应用技术质量管理智能专家系统、绿色装配式知互技术,自主研发了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全面应用了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的63子项。

  • 运营系统

截至2020年5月,北京朝阳站是中国国内首个运用综合智慧管控系统的铁路车站,引入人脸识别核验、站位智能导航、智能监控分析等九大智能应用模块。

综合智慧管控系统集综合节能系统、车站设备智能监控系统、3D站房漫游可视化系统、远程运维系统四个系统于一身,可节省车站人工维护成本[13]

交通区位

北京朝阳站位于京哈高速铁路、北京枢纽东北环线的交汇处,其中京哈高速铁路下行距顺义西站24千米;北京枢纽东北环线下行车站为望京站,东星铁路上行车站为北京东站。

北京朝阳站北跨姚家园北路,南邻姚家园路,西侧近驼房营路、星火路,东靠将台洼西路[17]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