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口镇

瓦房口镇

人口 14525人(2018年)
中文名 瓦房口镇
地理位置 柞水南部,金井河中下游
下辖地区 1个社区、7个行政村
行政区类别
电话区号 0914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因地处瓦房沟口得名。

1958年,成立瓦房口公社,划归镇安县。

1961年,复属柞水县。

1984年,改瓦房口乡。

1997年,家庄乡并入。

2011年6月,撤销马家台乡、瓦房口乡,合并设瓦房口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瓦房口镇辖大河、磨沟、阳坡、老庄、街垣、瓦房、街垣、金岭、灯塔、金台、金狮、金星、田丰、西北沟、颜家庄15个行政村;下设9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瓦房口镇下辖1个社区、7个行政村[1]。人民政府驻瓦房口镇街垣村一组。

统计用区划代码 城乡分类代码 名称
611026110001 121 街垣社区
611026110209 220 老庄村
611026110210 220 磨沟村
611026110214 220 大河村
611026110215 121 马家台村
611026110216 220 金台村
611026110218 220 金星村
611026110221 220 颜家庄村

地理环境

统计用区划代码 城乡分类代码 名称
611026110001 121 街垣社区
611026110209 220 老庄村
611026110210 220 磨沟村
611026110214 220 大河村
611026110215 121 马家台村
611026110216 220 金台村
611026110218 220 金星村
611026110221 220 颜家庄村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瓦房口镇位于柞水南部,金井河中下游,东与红岩寺镇交界,南与杏坪镇接壤,西与凤凰镇交界,北与曹坪镇相邻。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8千米,总面积199.7平方千米。

气候特征

瓦房口镇地处秦岭山地。地势较为平坦,平均海拔885.5米。

水系水文

瓦房口镇多年平均气温9℃。无霜期年平均200天。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

自然资源

瓦房口镇境内河道属于长江流域汉江水系。最大河流为金井河,境内流长51千米,流域面积160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1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瓦房沟、磨沟支流。

自然灾害

瓦房口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铜、铁、铅锌、白云石、金、滑石等。已经开发的有铜矿,位于大河村。其他自然资源有天然中药材猪苓、五味子、杜仲、柴胡、山茱萸等;食用菌以木耳、香菇为主;野生动物以野山鸡、锦鸡、野猪、獾猪、野山羊、果子狸居多。农业耕地面积17075亩,林业用地21.6万亩。

人口

瓦房口镇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低温、连阴雨、冰雹等。

经济

截至2011年末,瓦房口镇辖区总人口1414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991人,城镇化率98.9%。另有流动人口254人。总人口中,男性7963人,占56.3%;女性6182人,占43.7%;14岁以下2067人,占14.6%;15—64岁10424人,占73.7%;65岁以上1654人,占11.7%。2011年,瓦房口镇人口出生率7.8‰,人口死亡率7.4‰,人口自然增长率0.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1人。

截至2018年末,瓦房口镇户籍人口14525人。

综述

第一产业

2011年,瓦房口镇财政总收入14万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万元,比上年增长25%。

2011年,瓦房口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16元。

2019年,瓦房口镇工农业总产值完成3.74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479亿元,占任务1.45亿元的102%,粮食总产量650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00元,同比增长10.5%。[2]

第二产业

2011年,瓦房口镇农业总产值达到6016.09万元,比上年增长13.1%。

瓦房口镇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大豆、洋芋为主。2011年,瓦房口镇粮食生产4429吨,其中玉米1219吨、小麦872吨、大豆738吨,洋芋1600吨。

瓦房口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核桃、板栗、木耳、香椿等。2011年,瓦房口镇核桃种植面积1.54万亩、产量4618.8吨,板栗种植面积2.09万亩、产量4180.8吨,木耳种植面积138亩、产量502吨,香椿种植面积200亩,产量达500多吨。

截至2011年末,瓦房口镇累计造林4.49万亩,其中防护林2854亩,经济林4.2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5万株,林木覆盖率76.8%,活立木蓄积量4740立方米。林特农产品以核桃、板栗为主。2011年,瓦房口镇水果种植面积87亩,产量251.4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樱桃,其中苹果159吨,樱桃92.4吨。

瓦房口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兔、家禽为主。2011年,瓦房口镇生猪饲养量2.75万头,出栏1.71万头,年末存栏1.03万头;羊饲养量8910只,出栏3850只,年末存栏5060只;牛饲养量1695头,出栏225头,年末存栏1470头;兔饲养量7946只,出栏3728只,年末存栏4218只;家禽饲养量18.53万羽,上市家禽10.17万羽,年末存栏8.36万羽。2011年,瓦房口镇生产肉类产品1634吨,其中猪肉1370吨,羊肉70吨,牛肉34吨,兔肉8吨;禽蛋647.9吨;畜牧业总产值达2649.0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4%。

2011年,瓦房口镇有大型农业机械4台;名优特农产品有红香椿,绿色环保农产品有红香椿、拳菜、灰灰菜。

2019年,瓦房口镇粮食总产量6500吨。[2]

第三产业

2018年,瓦房口镇有工业企业3个。

交通运输

截至2011年末,瓦房口镇有商业网点141个。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746.25万元。

截至2011年末,瓦房口镇有电信服务网点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2门,固定电话用户213户,比上年增加19户,比上年提高9.8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4351户,比上年增加312户,移动电话普及率90.3%,比上年提高7.7个百分点。

2018年,瓦房口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1个。

社会事业

2011年,瓦房口镇客运总量12.55万人次,货运总量830吨。有镇级公路1条,长175千米,日均发送6辆客车,日客运量130人次,年货运量370吨。

文化事业

教育事业

1997年6月,境内开通无线广播站,有广播喇叭6只,通响率达100%。截至2011年末,瓦房口镇有37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1735户,电视综合覆盖率56%。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瓦房口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23人,专任教师2人;小学4所,在校生1384人,专任教师8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2所,在校生483人,专任教师54人。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瓦房口镇教育经费达95.1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76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6.8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31.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3%、9.1%、6.2%。

社会保障

截至2011年末,瓦房口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个,其中卫生院2个,村卫生室15个;病床40张,固定资产总值689万元。专业卫生人员43人,其中执业医师1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15人。2011年,瓦房口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3765人,参合率97.3%。

基础建设

2011年,瓦房口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5户,人数58人,支出21.9万元,月人均314元;城市医疗救助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22人次,共支出1.1万元。2011年,瓦房口镇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98户,人数2093人,支出287.4万元,月人均114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36人,支出24.1万元,农村医疗救助26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03人次,共支出6万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临时救济1769人次,支出88.5万元,比上年增长16.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5.9万元。

2011年,瓦房口镇自然灾害受灾人口327人,紧急转移安置13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645亩,倒塌房屋295间,直接经济损失613万元,救灾支出89.9万元。社区服务中心4个。新增就业人员102人,有18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人。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617.5万元,比上年增长3.6%,基金支出合计423.6万元,比上年增长3.3%。年末全镇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262人,其中参保职工247人,参保退休人员15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5人和3人。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