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中文名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实质 年度人物评选活动
国家/地区 中国
播出时间 2021年2月17日20:00
评选原则 公平、公正、公开
投票时间 2020年12月
播出状态 已完结
目录导航

活动形式

活动规则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3)“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启动以来,始终秉承“公平、公正、公开”原则[3],获得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感动中国》节目组呼吁大家自觉遵守投票规则,共同维护评选活动的公平、公正。节目组将保留对违规投票进行相应票数核减的权利[4]

2021年2月17日晚8点,《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4]。获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荣誉的有: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为救援群众牺牲在洪水中的消防员陈陆,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张桂梅[5],创办爱心厨房温暖无数人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战功赫赫的志愿军英雄王海[6],疫情中志愿服务、守护医护的快递员汪勇,与时间赛跑的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毕生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女学者叶嘉莹,向绝壁要天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当代“愚公”毛相林,不畏艰险丈量祖国山河、六十七年初心不改的国测一大队[7]。另外,感动中国2020年度特别致敬抗疫英雄:点赞14亿人中的每一个你[8]

评选经过

2020年12月,央视网发布万佐成、熊庚香等20名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候选人事迹[4]

2021年2月17日20:00,2020《感动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央视新闻新媒体同步直播[4]

候选名单

万佐成、 熊庚香夫妇:创办一元爱心厨房的老夫妇
万佐成、熊庚香夫妇万佐成、熊庚香夫妇

万佐成和熊庚香是一对生活在江西南昌的普通夫妇。他们年过六旬,在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经营一间露天厨房。从2003年起,这里也是一间共享“抗癌厨房”。

最初,老两口在肿瘤医院旁的小巷里经营油条摊位。每当收摊时,总有患者家属前来借锅灶炒菜,夫妇俩从不拒绝。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求助,万佐成和妻子就买了10多套厨具和煤球炉,多的时候,一天有近三百人来炒菜。因为设备大家共用,所以这个厨房被亲切地称为“抗癌厨房”。

王海:志愿军的空中雄鹰
王海王海

王海1944年5月投身革命,1946年6月参军,1950年成为歼击机飞行员。在抗美援朝作战期间,他率领人民空军年轻的第一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敌机29架,本人击落敌机9架。因功勋卓著,该大队后来被命名为“王海大队”。

志愿军归国后,王海先后任师长、副军长、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司令员等职,是十二、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1988年9月被中央军委授予空军上将军衔。王海几乎亲历了解放军空军发展的所有历史性时刻。

毛相林:向绝壁要天路的当代愚公
毛相林毛相林

毛相林43年坚守偏远山村,坚持苦干实干,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

2005年以来,他培育“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提振信心志气,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让乡亲们改变了贫困落后面貌,过上了富裕文明生活。毛相林打通绝壁、誓拔穷根的事迹传遍了全国各地,赢得了人们广泛赞誉,他也陆续获得“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等荣誉称号。

卢仁峰:单手焊侠 焊接坦克陆战王
卢仁峰卢仁峰

2020年9月28日,中国坦克焊接大师卢仁峰再次发布新的科研创新成果“短段双向减应力焊接操作法”,为国内军用装备高强高硬度壳体批产制造奠定基础,获得军工界的高度评价。

卢仁峰的工作就是负责把坦克的各种装甲钢板连缀为一体,三十多年来,他不断突破自己的技术峰值,从最早的五九式坦克,到现在正在研发的第四代新型主战坦克,都有卢仁峰参与攻关研发。

叶嘉莹:古典文学的摆渡人
叶嘉莹叶嘉莹

1950年代,叶嘉莹先后在台湾大学、淡江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等校兼职教授诗词曲。几经辗转,1979年,叶嘉莹回到祖国,成为当时南开大学最受欢迎的古典文学教师。

七十年来,叶嘉莹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重要贡献。她不仅精于传统诗词学,而且融中西文化学识于一炉,相对于前辈学者,她是更切近我们时代的一位大师。

光明行跳绳队:在黑暗中感受生命律动的盲童
光明行跳绳队光明行跳绳队

江西南昌市盲童学校里有一支特殊的跳绳队——光明行跳绳队,2018年组建,有12名队员,最大的15岁,最小的不到9岁。

在黑暗中跳绳难度很大,孩子们没办法像正常人一样观察、模仿,学习动作十分困难,常常需要教练手把手教过很多遍后才能大致领悟,有一定基础的孩子掌握一个新动作一般需要一到两周,没有基础的要更久一些。

刘秀祥:曾经最美孝子 如今最美教师
刘秀祥刘秀祥 刘秀祥从小学三年级起就一边上学,一边照顾生活无法自理的母亲,被当地人称为“贵州第一孝子”。2008年,媒体报道了他“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事迹。2012年毕业后,他回到贵州大山里当了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开始助力贫困学子圆大学梦。教学之余,他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全国巡回励志演讲1000多场,听众上百万人,牵线一对一资助贫困学子1700多人。
刘仙:逆行武汉为医护送上两万份盒饭的雨衣妹妹
刘仙刘仙 新冠疫情初发阶段,刘仙得知武汉抗疫的医务人员物资短缺,饮食得不到保障,她带上厨师、食材从成都出发,逆行14个小时到武汉,为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提供免费盒饭。“雨衣妹妹”的称呼来自于她的着装:没有专业的防护服、护目镜,她穿着雨衣,戴着滑雪眼镜和口罩奔走在武汉市各医院之间。妈妈担心她,催她早点回家,她对妈妈说:“我在这边很安全,我会保护好自己,我要送餐到不需要送为止”。
刘运英:坚持20年助学的豆芽奶奶
刘运英刘运英

1999年,刘运英在报纸上读到了一则捐助信息,一个小女孩母亲因病去世,辍学在家。这和她的童年经历很相似。刘运英按照报纸上写的捐助程序,把400块钱交到了安徽省妇联儿童部,这是她第一次捐助失学儿童,那时她每个月的退休工资,只有410块钱。后来,报纸上不定期刊登的儿童捐助信息,成为老人剪不断的牵挂。

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刘运英开始自制豆芽,用卖豆芽的钱资助了100多名贫困儿童,她也因此被孩子们称为“豆芽奶奶”。如今,老人已年过八旬,身体不太好,右眼已经失明。但只要一有积蓄,她首先想到的还是贫困孩子。

孙景坤:不忘初心的志愿军老战士
孙景坤孙景坤

1948年,24岁的孙景坤告别新婚妻子参军,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到解放海南岛战役,随40军119师357团从北打到南。

1950年孙景坤随部队入朝作战,在上甘岭战役中,他英勇作战、坚守阵地,荣获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1953年6月被授予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1955年,孙景坤复员后主动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将组织关系交给村党支部,对自己的功绩只字未提,村民们并不知道他是一位大英雄。此后,孙景坤在老家山城村担任村干部,带领乡亲们一起挡河造田,改造了一百多亩耕地,大力发展粮菜生产,用几年时间在荒山上栽下了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

汪勇:最美快递员
汪勇汪勇

武汉抗疫最前线的金银潭医院就在汪勇的服务区。2020年除夕晚上,汪勇得知金银潭医院的护士约不到车回家,在线求助。他就说服家人,赶到金银潭医院,把护士送回家。看到那么多医生护士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连睡个安稳觉的地方都没有,汪勇心一横不再回家团聚,新年第一天他连续送了30名医护回家。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他就发动朋友圈来帮忙。司机缺口太大,汪勇就联系上了多家企业,最终让医护人员有了保障。

出行问题解决后,汪勇又多方联络,让便利店再次开工,解决了很多医护人员的用餐需求。疫情期间,汪勇专门建了一个医护服务群,只要医护人员在群里喊一声,汪勇和他的志愿队就会出来搞定。

张桂梅: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云南公益校长
张桂梅张桂梅

2000年,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

2007年,张桂梅成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她向公众讲述了自己的梦想,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学校建校12年以来,已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

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患上了10余种疾病。张桂梅说:“当听到学生大学毕业后能为社会做贡献时,我觉得值了。她们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张定宇:身患绝症的人民英雄
张定宇张定宇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抗击疫情的最前沿。身为院长的张定宇日夜坚守,果断决策,处理得当,带领全体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做出重要贡献。张定宇自己还是一位病人, 2018年10月他被确诊为患有渐冻症,在新冠袭击武汉时,张定宇隐瞒了病情,也无法照顾已感染新冠的妻子,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
邱海波:奋战在最前线的抗疫专家
邱海波邱海波

邱海波是我国第一批重症医学博士,曾参加非典、H7N9禽流感疫情、汶川地震和响水“3·21”特大爆炸事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抢救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邱海波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第一时间奔赴武汉,一直坚守在金银潭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等医院的重症病区,近距离救治重症患者。邱海波制定的俯卧位通气治疗方法已被写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有人劝他,作为专家组成员,每天都到病房亲自动手,有些“大材小用”了。邱海波说:“ICU医生是为重症患者而生的,重症患者在哪,我就应该在哪。”

从年初参加武汉抗疫,到此后转战东北、新疆等地,邱海波一直没有离开过抗疫前线。

陈陆:为救援群众牺牲在洪水中的消防战士
陈陆陈陆

2020年夏天,安徽庐江县遭受百年一遇洪灾,7月22日,庐江县石大圩漫堤决口,约6500人被洪水围困,情况危急。

当天,陈陆带领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辗转5个乡镇,连续奋战,成功转移群众2665人。在营救过程中,决口突然扩大,救援队员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侧翻,陈陆英勇牺牲。

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看望并慰问了陈陆等牺牲同志亲属。习近平说,他们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我们都会崇敬他们。每当危难时刻总有英雄挺身而出,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体现。

俞贺楠:带着父母去扶贫的博士
俞贺楠俞贺楠

2018年俞贺楠主动请缨扶贫,到山西贫困村薛牛坊村任第一书记,他充分发挥人社部门优势,在党建引领、消费扶贫、产业扶贫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使薛牛坊村贫困发生率由70%下降至0.47%,实现整村脱贫。

俞贺楠父亲患脑梗塞长达14年,今年初母亲又被确诊为晚期肺癌脑转移,为了更好地照顾父母,他把父母从沈阳接到山西大同天镇县一块居住。

相久大:辞职卖房 托起植物人尊严的北京外科医生
相久大相久大

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相久大看到了许多植物人家庭倾家荡产,因病返贫。他希望由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减轻他们的负担。

2015年,相久大辞去北京某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的职务,卖掉房产作为第一笔启动资金,创立全国第一家民间非营利慈善机构“延生托养中心”。公益之路相当艰难,资金不够时,他又将另一套房产拿去抵押。在没有一丝收益的情况下,相久大已经累计支出500多万元。五年时间里,托养中心接收了74位病人,有43人在这里离世。因为得到专业的照顾,这些病人体面地走过生命最后一程。
徐芑南:蛟龙号之父
徐芑南徐芑南

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下潜深度达到10909米,创下新纪录。“奋斗者号”的总设计师叶聪正是徐芑南院士的学生。

徐芑南是我国第一批为深海研发培养的人才,从最初的一名舰务兵到科研带头人,徐芑南在钻研进取中见证了新中国潜艇科学从无到有的发展进程。2002年,我国7000米载人深海潜水器科研项目成功立项,退休已六年的徐芑南不顾年迈,再度站上熟悉的科研一线,带领国内50多家科研院所精英攻克一项又一项科研难题。2012年6月24日,由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蛟龙号”7000米海试成功,“蛟龙号”潜航员与“天宫一号”航天员成功进行了“海天对话”,中国也再度刷新了在世界载人深潜榜上的记录。

国测一大队:60多年奋斗 逐梦珠峰之巅
国测一大队国测一大队

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互致信函,代表中尼两国向全世界正式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

珠峰高程测量工作是由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中国登山队等相关单位共同完成的。这是国测一大队第七次深入生命禁区测量珠峰,并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峰顶停留时长新纪录。

国测一大队自1954年建队以来,坚持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他们徒步行程60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500多圈,他们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用血汗乃至生命绘出祖国的壮美蓝图。国测一大队的历史,就是一部挑战生命极限的英雄史。建队以来,有46名职工牺牲,还有许多人姓名难以寻找,连一块墓碑也没来得及立。他们的生命传奇唯有大地作证。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邵世坤等6位参加首次珠峰测量的老队员、老党员回信,充分肯定他们爱国报国、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

谢军: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
谢军谢军

2020年6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卫星发射成功,这代表着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谢军与北斗的故事很早就开始了。1982年,谢军大学毕业后即投身航天工业,参与了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海洋二号卫星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并用了3年多的时间,让北斗卫星用上了自主研制的精准的原子钟。2004年,谢军担任北斗二号导航卫星总设计师。

在北斗三号卫星研制过程中,谢军团队创造性地实现了卫星批量化生产,仅用1年零14天的时间,将19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航天发射史的新纪录。

获奖名单

万佐成、 熊庚香夫妇:创办一元爱心厨房的老夫妇
万佐成、熊庚香夫妇万佐成、熊庚香夫妇

万佐成和熊庚香是一对生活在江西南昌的普通夫妇。他们年过六旬,在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经营一间露天厨房。从2003年起,这里也是一间共享“抗癌厨房”。

最初,老两口在肿瘤医院旁的小巷里经营油条摊位。每当收摊时,总有患者家属前来借锅灶炒菜,夫妇俩从不拒绝。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求助,万佐成和妻子就买了10多套厨具和煤球炉,多的时候,一天有近三百人来炒菜。因为设备大家共用,所以这个厨房被亲切地称为“抗癌厨房”。

词条图册

王海:志愿军的空中雄鹰
王海王海

王海1944年5月投身革命,1946年6月参军,1950年成为歼击机飞行员。在抗美援朝作战期间,他率领人民空军年轻的第一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敌机29架,本人击落敌机9架。因功勋卓著,该大队后来被命名为“王海大队”。

志愿军归国后,王海先后任师长、副军长、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司令员等职,是十二、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1988年9月被中央军委授予空军上将军衔。王海几乎亲历了解放军空军发展的所有历史性时刻。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