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路基是指修建在不良地质现象,特殊地形地质情况,某些特殊气候因素等不利条件下的道路路基。特殊路基有可能因自然平衡条件被打破,或者边坡过陡,或者地质承载力过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除要按一般路基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外,还要针对特殊问题进行研究,做出处理。
(1)湿黏土路基、软土地区路基、红黏土地区路基、膨胀土地区路基、黄土地区路基、盐渍土地区路基、风积沙及沙漠地区路基;
(2)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涎流冰地区路基、雪害地区路基;
(3)滑坡地段路基、崩塌与岩堆地段路基、泥石流地区路基;
(4)岩溶地区路基、采空区路基;
(5)沿河(沿溪)地区路基、水库地区路基、滨海地区路基。
一、特殊路基施工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 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既有建(构)筑物、设备、管线等;
2 毗邻和施工范围内的既有交通设施;
3 影响施工的水;
4 岩溶及坑洞;
5 风沙地区、高原及冻土地区施工;
6 滑坡、崩塌、岩堆地段、泥沼地段、泥石流地区施工;
7 弃土;
8 特殊场所作业、季节性施工。
二、滑坡、崩塌、岩堆地段,风沙、高原地区路基施工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三、特殊路基施工应重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对天然植被和山体的破坏,防止诱发次生灾害。
四、特殊场所作业和季节性施工应符合《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第14、15章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