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

路基路面工程

中文名 路基路面工程
语言 简体中文
作者 陈忠达
页数 367页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目录导航

图书信息

   书 名: 路基路面工程

  作 者:陈忠达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

  ISBN: 9787114078552

  开本: 16开

  定价: 46.00元

内容简介

  全书共十六章,分为五个部分,包括路基路面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路基设计与施工,路基稳定性分析,挡土墙设计,路面结构类型、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与施工;路基路面排水系统与设计;路基路面养护与管理等内容。

  本书是21世纪交通版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适用于交通土建类专业(公路工程、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学生学习,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路基路面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路基路面的基本构造

  第三节 路面的等级与分类

  第四节 路基路面的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行车荷载与环境因素

  第一节 行车荷载

  第二节 公路自然区划

  第三节 路基干湿类型

  第四节 环境因素对路基路面的影响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路基路面材料的工程特性

  第一节 路基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

  第二节 路基的力学特性

  第三节 路基强度与刚度指标

  第四节 路面材料的力学特性

  第五节 路面材料的重复荷载作用特性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一般路基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路堤设计

  第三节 路堑设计

  第四节 路基附属设施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

  第三节 浸水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

  第四节 陡坡路堤稳定性分析

  第五节 路基边坡抗震稳定性分析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路基防护与加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坡面防护

  第三节 冲刷防护

  第四节 地基加固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挡土墙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土压力计算

  第三节 挡土墙公共构造与一般要求

  第四节 重力式挡土墙

  第五节 加筋土挡土墙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土质路基施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施工要点

  第三节 路基压实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计

  第三节 路面排水设计

  第四节 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 石料路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石料路面强度形成原理

  第三节 块料路面

  第四节 碎石路面

  第五节 级配碎(砾)石路面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十一章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基层

  第十二章 沥青路面

  第十三章 沥青路面设计

  第十四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

  第十五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

  第十六章 路基路面养护与管理

编辑推荐

《路基路面工程》可作为交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及工程监理等交通土建专业教材,也可供交通中等职业教育土建类专业及相关专业培训学习使用,还可作为从事公路施工、市政工程、试验检测等工作的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4.具有较小的收缩性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收缩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水分减少而收缩(干缩):二是由于温度降低而收缩,(温缩)。

缩性大的半刚性材料基层铺筑后,铺筑面层之前就可能产生干缩裂缝。含细粒土较多的基层材料,如果不及时养生或养生结束后未及时铺筑面层或沥青封层,经暴晒后就可能出现干缩裂缝,随暴晒时间增长,裂缝越加严重,乃至形成网裂。

半刚性基层内部的温度变化和温度坡差会引起温度应力。在温度下降时,半刚性基层表面的温度低于底部,因而会在基层顶面产生拉应力;在温度上升时,半刚性基层表面的温度高于底部,因而会在基层底面产生拉应力。这两种拉应力与行车荷载引起的拉应力相结合,会促使基层开裂。

5.具有足够的平整度

基层的平整度对沥青面层的平整度有着重要影响。同时,较差的基层平整度会引起沥青及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不匀,从而导致沥青面层在使用过程中平整度很快降低及路面有效承载厚度的不足。

6.与面层具有良好的结合性

面层与基层间的良好结合,可以减小面层底面由行车荷载引起的拉应力和拉应变,减小由温度变化引起的沥青面层内的拉应力和拉应变;面层与基层的良好结合还可以使薄沥青面层不产生滑移、推移等破坏。为此,基层表面应该稳定并且具有一定的粗糙度,表面应该结构均匀,无松散颗粒。

序言

本书是21世纪交通版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之一,针对交通土建类专业(如公路工程、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在总结应用型本科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写的。

路基路面工程是高等学校交通土建类专业的主要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工程性较强的课程,课程涉及内容广,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具有一定的区域特点。

本书以我国现行相关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为依据,吸取目前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重点阐述路基路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且尽可能地融入这一领域内的新技术、新理论和新进展。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要点后,结合有关规范,能自如地从事路基路面工程方面的技术工作,分析和解决路基路面工程中的问题。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注意到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力求结构的合理性、知识的实用性、内容的先进性、学习的方便性,并力争做到突出重点、循序渐进、通俗易懂以及理论联系实际。为便于学习,每章均附有小结和复习思考,小结对全章介绍的内容进行了高度归纳与总结,要求重点了解和掌握的内容则以复习思考题形式给出,便于学习过程中思考,此外,还增编了一部分算例。

与《路基路面工程》有关的课程较多,包括《公路工程地质》、《土质学与土力学》、《桥梁水力水文学》、《道路建筑材料》、《道路勘测设计》、《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等。授课时应注意各课程之间的衔接,并根据课时的多少适当增减授课内容。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共十六章。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介绍路基路面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第二部分(第四章至第八章)为路基工程部分,重点介绍一般路基设计、路基稳定性分析、路基防护与加固、挡土墙设计和土质路基施工;第三部分(第十章至第十五章)为路面工程部分,重点介绍石料路面、无机结合料稳定类路面、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并系统介绍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第四部分(第九章)为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系统介绍路基地表、地下排水和路面路界排水、路面内部系统排水;第五部分(第十六章)为路基路面养护与管理,介绍了路基和路面病害、养护、维修方法,同时介绍了路面使用性能的评价。

第一、二、三、十四章由钱金涛协助编写;第四、五、六章由张旭协助编写;第八、九、十六章由仝佳协助编写;第十、十一章由马进协助编写;第十二、十三章由王伟协助编写;第七章由陈忠达编写;第十五章由蒋应军编写,全书由陈忠达任主编并统稿,黄晓明教授任主审。

本书所引用的文献均列于书末,文中不再一一注明,对引用文献的作者表示谢意。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同行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媒体推荐

书评

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许多从事道路工程的技术人员,迫切要求提高专业素养,以适应工作需要。因此,近年来,函授道路专业的学生逐年增多。鉴于函授教学以自学为主的特点,不宜直接选用日校本科的教材,而作为道路专业主干课程的“路基路面工程”,多年来一直沿用日校教材,给教与学带来一定困难,影响教学效果。为此,编著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近年来在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施工技术等方面的新成果,依照函授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了本教材,以应函授教育发展之需。

本教材主要介绍:影响路基路面结构性能的诸因素;一般路基设计、路基稳定性分析和挡土墙设计;柔性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路面状况调查和评定;路基、基(垫)层与面层的材料组成及施工工艺等。着眼于学生掌握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从学科的高度来认识和解决路基路面工程中的问题。

鉴于路基路面工程的各种技术规范常随时间而作修改、补充和更新。所以,本教材所列各种规定、参数和计算公式,一般不能作为规范加以直接应用。

每一章开头都列有提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末尾均有小结,帮助学生掌握本章内容的主要点;每章均列有复习思考题和习题,供学生进一步消化各章内容;教材最后还附有测验作业,以便检查学习情况。

本教材也叮用于全口制本科生,但在讲授时,应对各章内容稍加调整和补充。

本书程家驹编写第二章、第八章和第十章,陆鼎中编写其余各章并统稿。

限于编著者水平,难免由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编著者

1990年5月于同济大学

作者简介

沙爱民,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汽车公路技术大学博士,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道路与铁道工程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1998年被陕西省教育委员会和陕西省人事厅联合授予“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荣誉称号,2003年获“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等荣誉称号,并入选“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入选,2004年获“陕西省青年突击手标兵”和“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

近年来主持开展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交通部跨世纪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基金项目等国家级和部委级纵项课题十余项。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获得授权的国家专利8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科研专著《半刚性路面材料结构与性能》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