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

尧都区

中文名 尧都区
车牌代码 晋L
外文名 YaoduDistrict
所属地区 山西省临汾市
地理位置 山西省南部、临汾市中部
火车站 临汾站、临汾西站
邮政编码 041000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国家/地区 中国
政府驻地 临汾市尧都区华州路1号
区长 于乐
目录导航

基本概况

临汾市尧都区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市中部,地处临汾盆地中央。汾河由北向南穿境而过。东临雷首山、霍山,西控汾河、黄河、南通秦蜀,北达幽并,向称晋南重镇,现为临汾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现有国土面积1307平方公里[1],辖6乡1镇、9个办事处,381个 行政村、44个居委会。

行政区划

尧都区辖9个街道、10个镇、4个乡: 解放路街道、 鼓楼 西街街道、 水塔街街道、南街街道、 乡贤街街道、 辛寺街街道、 铁路东街道、 车站街街道、 汾河街道、 屯里镇、 乔李镇、 大阳镇 、 县底镇、 刘村镇、 金殿镇 、 吴村镇、 土门镇 、 魏村镇、 尧庙镇 、 段店乡 、 贾得乡、 一平垣乡、 枕头乡;滨河办事处(临汾 经济开发区)[7][8]

历史沿革

平阳是山西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的古文献中就有“尧都平阳”的说法。尧的传说应为原始社会向 奴隶社会过渡时期 华夏民族文化的产物,到春秋末,儒家又以尧为上古圣王和理想人格的楷模。随着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尧的美德和功业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始祖。

尧都区图册尧都区图册(9)目前,尧都区有关尧的古迹除了大家熟知的 尧庙外,还有位于郭行乡的古 帝尧陵。尧庙南边的伊村传为尧初生时所寄“伊长儒之家”。村西土丘上存有“帝尧 茅茨土阶”碑,这是根据古籍记载有关陶的故事镌立的。相传尧当年住在茅草搭建的宫廷中,在宫前的土阶缝隙中,生长着一种草,这种草每月初一开始生长一个豆荚,到月半长出15个,从十六以后又每天落一个豆荚,到月底落完。如是小月29天,那么就只剩一个豆荚焦枯而不落。尧就据此发明了月历和纪年。

在尧都区东还有个村庄叫 康庄,也叫康衢庄。据 《列子》记述,尧治理天下50年后,有一次微服游于康衢,听见小孩子们在唱 《康衢谣》:“立我蒸民,莫匪尔极,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意思是:使我百姓有衣食,莫不是你英明政策,大家不投机、不取巧,顺乎自然法则。尧看到百姓 怡然自足,非常高兴,于是“召舜,禅以天下”。

在康庄村边还有“ 击壤台”遗址。原有大碑刻“击壤处”三大字,另有一碑刻《 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这是为颂扬尧时天下太平, 壤父击壤于道中的历史故事而建的纪念地。

“尧都平阳”的传说和这里丰厚的尧文化资源,成为今天“尧都区”命名的历史渊源。

春秋时期,平阳一带是 晋国公族 羊舌氏的封地。但随着新兴私家贵族的兴起,代表没落宫室势力的羊舌公族走向衰亡。 西汉仍置平阳县,县治在今尧都区金殿镇。三国魏正始八年(247年),置平阳都,郡治在平阳县。晋永嘉三年(309年),汉王 刘渊特将国都从 蒲子县迁至平阳,并重筑陶唐金城,意在以帝尧自我标榜。这年友人在附近的 汾河中得到一方玉玺,刘渊认为是河献祥瑞,故改元“ 河瑞”。317年2月,石勒攻破平阳,纵火焚其宫室,刘汉都城顿成灰土。北魏建义元年(528年),平阳县治移驻 白马城,即今 临汾市区。

隋开皇元年(581年),改平阳县为平河县;三年,又改为临汾县。“临汾”,又名汾城,原为战国古邑名,旧址在今 襄汾县。金代兴定四年(1220年),分出临汾县河西地区置平水县。 中国文化史上闻名的“平水版” 雕版印刷术、平水 木版年画及 格律诗押韵标准《 平水韵》等都产生于这一地区。明代,平水县又并入临汾县。历代与临汾县同城而治的上一级 行政机构有:隋代临汾郡、唐代 晋州、宋代 平阳府、元代 晋宁路、明清平阳府。1912年3月, 山西省 军政府裁平阳府,留临汾县。1949年以来,临汾县为临汾专区、晋南专区、临汾地区驻地。1971年,临汾县改为临汾市(县级)。2000年,临汾地区撤地设临汾市,原县级临汾市改为尧都区。

尧都区图册尧都区图册(4) 尧都区图册尧都区图册(4)

自然特征

尧都区图册尧都区图册(4) 尧都区图册尧都区图册(4)

资源特点

境内东为 太岳山脉,西为 吕梁山余脉,中部为 断陷盆地,汾河纵贯南北,将全区分为 汾西、河东两个基本对等的部分,形成东西两山夹平原的地貌。全区 山地面积627平方公里,丘陵面积138平方公里, 台地134平方公里,平原417平方公里。2003年末耕地面积43423公顷。属 暖温带亚干旱第一气候区,暖温带大陆半干旱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 9-13 ℃, 无霜期197天 ,多年平均降水494.19毫米。

交通建设

农副土特产丰富,粮食主产小麦,经济作物 蔬菜为主,水果以苹果为主,生产临汾团枣为山西十大名枣之一,畜牧业发达。

城乡建设

2021年末,全区公路总里程为1877.30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0.314公里、一级公路171.265公里、二级公路159.831公里、三级公路610.967公里、四级公路894.93公里[6]

尧都交通发达,通讯便捷。 同蒲铁路复线贯通南北,大(同)运(城)高速公路横跨全境。发达的 公路网不仅直通 临汾市17个县市,而且连通陕、豫、冀等临省。区内公路四通八达、 公共汽车16条线路通车旅程400余公里。

人口

1999—2003年,辖区城乡建设随撤市设区,2001年的城建权上划,城乡建设职能转向以城市小区连片改造和村镇建设为主。1998—2003年,尧都区把旧城改造作为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由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牵头,本着“你挣钱、我发展”、“以房养路”服务居民的原则,大力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环境,建设智能化住宅小区。五年间,总投资16亿元,其中利用外地资金5个亿,实施了扁担巷开发改造小区、临港商贸城、西城开发区、东城商住小区、尧乡商住小区、洞子城商住小区、鼓楼北商住小区、青狮北街旧城小区、建设路拓宽改造小区、东关二期、钜鎏开发小区等社区旧城改造小区(街巷)11个,新建商住楼291幢,总面积180万平方米。2003年底,投资3.2亿元的福利巷拓宽工程、投资8000万元的平阳社区文体活动中心、投资3000万元的东关钢化小区等进入施工阶段。五年来,尧都区以治理城市脏、乱、差为重点,实施了社区环境整治工程。共筹措施资金700万元,整治市容摊点1290件,拆除违章建筑6000间、10万平方米,清运陈年垃圾40000余立方米,规范小区管理3100件。筹措资金3300万元,“四化”街巷230条,总面积达27.6平方米。五年来,尧都区把兴建市场作为居民就业和再就业的“民本工程”来抓,总投资2亿元,建成了普国装饰材料城、普国装饰机电城、城东旧货市场、新银河超市、鑫汇市场、神龙批发市场、尧乡家具城、临港商贸市场等8个大型专业化市场(超市)和6条商业街。各类市场累计占地1000余亩,建有门店摊位8000间(个),安排15000人就业。

政治

2021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944276人,比上年末减少15072人。其中,城镇人口为691561人,城镇化率为73.24%,乡村人口252715人。全年出生人口8328人,出生率为6.6‰;死亡人口5995人,死亡率为6.25‰;自然增长率0.35‰,人口性别比为97.64[6]

截至2022年10月,总人口96万人,市区常住人口就达70万人[10]

202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944669人,比上年末增加393人。其中,城镇人口为696064人,城镇化率为73.68%,乡村人口248605人。全年出生人口7089人,出生率为7.51‰;死亡人口7850人,死亡率为8.31‰;自然增长率-0.81‰,人口性别比为97.89[2]

截至2023年8月,全区常住人口为959198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44050人相比,十年间增加了15148人,增长1.60%,年平均增长率0.16%[3]

经济

区长:于乐[9]

综合

第一产业

2021年,全年辖区生产总值累计完成40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增速比同期回升3.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1亿元,同比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102.2亿元,同比增长15.1%,第三产业增加值285.3亿元,同比增长5.8%。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6.2亿元,同比下降1.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6.5亿元,同比增长7.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7亿元,同比增长31.6%;金融业增加值30.2亿元,同比增长2.2%;房地产业增加值74.1亿元,同比增长7.4%;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02亿元,同比增长7.7%。

2021年,从三次产业对经济的作用看,第一产业贡献率为2.9%,拉动经济0.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58.1%,拉动经济4.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39%,拉动经济3.0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占比由上年的2.7:19.6:77.7调整为3.3:25.5:71.2。

202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2%,其中,交通和通信类上涨5.3%。

2021年,全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155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86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367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3%,从业人员持证率达40.2%,全部超额完成目标任务[6]

第二产业

2021年,全年农林牧渔服增加值实现13.7亿元,同比增长7.9%。

2021年,全年全区粮食总产量20.04万吨,同比下降1.5%。其中,夏粮总产量10.6万吨,同比增长3.7%、单产284.2公斤/亩,同比下降11.3%、面积37.4万亩,同比增长1.2%;秋粮总产量9.4万吨,同比下降6.9%、单产278.6公斤/亩,同比下降20%、面积31.4万亩,同比增长8.1%。

2021年,全年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2.45万亩,同比增加3.5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8.79万亩,同比增加2.75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66万亩,同比增加8115亩。果园面积38464.70亩,同比减少936.7亩。

2021年,年末全区猪牛羊禽肉产量1.2万吨,同比增长41.98%。其中,生猪出栏12.5万头,猪肉产量9839.8吨,同比增长45%;羊肉产量405.58吨,同比增长45.18%;牛肉产量347.5吨,同比增长57.4%;禽蛋产量1.34万吨,同比减少11.2%;水产品产量1196吨,同比增长2.66%。2021年末生猪存栏8.97万头。

2021年末林地总面积为39.63万亩,草地面积20万亩,森林覆盖率16.41%;当年造林面积1.26万亩,封山育林0.4万亩,四旁植树150万株,育苗面积1万亩,全年木材产量3330立方米[6]

第三产业

工业

2021年,年末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4家。辖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31.1%。其中,采矿业增长35%、制造业增长19.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3%。代表新动能的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0.6%、4.6%、17.5%。

2021年,分行业看,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排在前四位的“煤电化非”行业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4.2%。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累计完成1224.7万吨,同比增长35.2%;洗精煤548.6万吨,同比增长36.3%;生铁28.1万吨,同比下降39.3%。

2021年,全年辖区规上工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223.9亿元,同比增长60.4%;完成利税总额39.8亿元,同比增长176.9%;实现利润24.9亿元,同比增长216.9%;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4%。四大骨干行业中,企业利润主要来自于煤炭行业。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31.9亿元,同比增长322.3%。

建筑业

2021年,全年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1.8亿元,同比增长7.8%。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05.3亿元,增长19.8%,共签订合同额171.3亿元,下降7.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9.2万平方米,增长5.7%。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共147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10家,二级资质企业44家,三级资质企业93家[6]

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辖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7亿元(含开发区),同比增长14.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3亿元,同比增长41.6%;第二产业投资14.3亿元,同比增长191.2%;第三产业投资105.1亿元,同比增长5.2%。

2021年,辖区房地产开发投资50.8亿元,同比下降16.3 %。其中,住宅投资41.0亿元,同比下降19.1%。商品房销售面积142.2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9%;商品房销售额95.6亿元,同比增长15.1 %;商品房待售面积22.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6%。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全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1.2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限上零售额完成107.7亿元,同比增长15.7%。

2021年,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3.7亿元,同比增长12.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4亿元,同比增长7.7%。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全区海关进出口总额70997万元,同比增长79.6%。其中出口总额70914万元,同比增长79.4%;进口总额82.6万元,同比增长33061%。

旅游

2021年,全年全区重点监测景区旅游接待人数19.2万人次,下降31.1%;门票收入307.1万元,增长117.8%;旅游经营收入373.5万元,增长561.1%。

财政金融

2021年,全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7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税收收入17.9亿元,增长22.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78.8%。

2021年,全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9亿元,下降8.3%。其中,节能环保支出增长4.5%;教育支出增长0.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3.7%;交通运输下降42.4%;科学技术下降75.9%。

2021年,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54.9亿元,比年初增长5.9%。各项贷款余额1068.5亿元,比年初增长12.1%。

2021年,年末全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本外币存款余额510.5亿元,比年初增加46.4亿元,贷款余额384.7亿元,比年初增加12.9亿元[6]

能源事业

邮电通讯

2021年,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原煤产量1224.7万吨,增长35.2%;发电量62.3亿千瓦小时,增长3.6%;煤气生产量1.2亿立方米,下降36.3%。  

2021年,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未向省外运输原煤;向省外运输洗精煤93.1万吨,占洗精煤产量的16.7%。

2021年,全年全区全社会用电量35.4亿千瓦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0.2亿千瓦时,占全部用电量的0.5%;第二产业用电10.8亿千瓦时,占全部用电量的30.5%,其中,工业用电10.0亿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9.4亿千瓦时,占全部用电量的26.5%;城乡居民用电8.8亿千瓦时,占全部用电量的25%[6]

教育事业

2021年,全年全区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91.72亿元,增长11.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61亿元、电信业务总量191.1亿元(包括移动375345万元、联通1522348万元、电信13226万元、铁通234万元)。年末全区固定电话7.1万户、移动电话年末达142.4万户。其中4G 移动电话用户101.4万户,下降16 %;5G移动电话用户42.8万户,增长160%。年末全区宽带接入用户39.4万户,增长19.7%[6]

科学技术

2021年,尧都区现有公办普通中小学校147所(其中:小学110所、初级中学1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6所、高中4所) 、教学点40个;在职教职工5651名,在校生66535名(其中:小学生49307名、初中生9211名、普通高中生8017名);职业技术学校1所,在校生852名;特殊教育学校1所,学生197人;各类幼儿园205所(其中:各类公办95所,民办110所),在园幼儿22285名;民办中小学校14所(其中:小学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在校生10971名;短期培训学校20所。

2021年,尧都区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教科书费,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非寄宿学生生活费进行了补助。继续落实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建立健全了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全面覆盖的“奖、贷、助、补、减”有机结合的资助政策体系[6]

文化卫生

2021年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29家,高新技术产品收入33.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2.4亿元,高新企业科技人员总数1417人,占职工总数41%,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31家。

2021年全年辖区获得授权专利数为439件(其中,发明专利15件、外观专利36件、实用新型专利388件),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6]

体育事业

2021年,年末全区证照齐全正常营业的网吧45家,娱乐场所30家,旅行社1家,电影院12家,书店101家(包括网络书店),印刷厂70家,跆拳道26家,棋牌室17家,文艺演出团体2家,263个行政村、71个社区建有农家书屋,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各1座。

2021年,年末区直综合卫生计生单位中综合医院 1个,专科医院3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乡镇卫生院14个,村卫生室29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1个。全区现有民营医院3家,个体诊所344个[6]

人民生活

2021年全区运动员积极组队参加省、市级比赛6场;组织区级比赛2场,共获得5金、3银、5铜。尧都区共有10所小学被认定为“临汾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全年组织开展省、市、区体育赛事活动27场,参与人数1万余人[6]

社会保障

2021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3792元,同比增长7.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1754元,同比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8925元,同比增长8.7%[6]

资源环境

2021年,全年全区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7296人,发放城乡低保资金3606.7万元,比上年减少306.8 万元;城乡特困供养941人,累计支出1176.5万元;临时救助1613人次,累计支出265.9万元;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668.3万元。

2021年,全区共有养老服务机构43家(其中民办养老机构16家,公办养老机构 1 家,农村日间照料中心26家),床位2603余张;我区办理结婚登记5395对,补领结婚证5555对,离婚登记1300对,补领离婚证201件。

2021年末全区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人数为63605人,比上年末增加2735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的人数为20600人,增加318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数为265765人,增加10814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615475人,增加6309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38849人,增加1665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49035人,增加249人。完成社保卡发放678372张,电子社保卡签发548845张。

2021年,全年共检查各类用人单位3856家,受理举报案件1265起,共为3954名劳动者追回拖欠工资2768.3万元;共接待来电来访案件达337件,结案率100%,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02件,结案率达到95%;共鉴证6106人次,办理因聘用岗位变动、个人辞职等原因解聘备案684人次[6]

安全生产

2021年末全区实有耕地面积61.76万亩。

2021年,全年全区总用水量16484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3978万立方米,同比增加286.2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量516.3万立方米,同比减少86.4万立方米;农业用水9762.6万立方米,同比减少747.5万立方米;生态补水2190.4万立方米,同比增加411.1万立方米。建筑用水量37万立方米,同比增加8.5万立方米。

2021年,全年有效灌溉面积42.5万亩,实际灌溉面积40.5万亩。水保综合治理全年完成3.7万亩;地下水压采量完成200万方。全年完成水资源税征收额3896万元。

2021年,全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32,综合指数改善率为12.2%,超过省内平均改善率11.3%。优良天数平均为194天,同比增加 1 天;优良天数比例为 53.2 %(有效监测天数365天);重污染天数为11天,同比减少12天。地表水汾河下靳桥断面、涝洰河高河店西断面分别达到市定四类和五类要求。市区PM2.5浓度均值为 53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9.7%[6]

旅游资源

2021年,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亡人事故11起、死亡13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发生6起,死亡8人;建筑事故发生2起,死亡2人;煤矿事故1起,死亡1人;建材行业事故1起,死亡1人;机械行业事故1起、死亡1人。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为0.032人/亿元,低于市下达年度控制目标(0.059人/亿元)0.027人/亿元;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08人/百万吨[6]

主要景点

尧都区地处黄河中游、汾水下游,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人文、自然资源众多,旅游业发展优势明显,潜力巨大。在“54321”发展思路的指导下,根据旅游带动战略的安排部署以及经济强区、文化名区、文明新区的“三区”建设总体要求,文物旅游局1998年11月成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加大文物旅游工作力度,开拓创新,努力进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成效。1999—2003年,全区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总投资9000万元;接待游客共计270余万人次,其中1999年40万人次,2000年50万人次,2001年60万人次,2002年70万人次,2003年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9000余万元,其中1999年200万元,2000年1080万元,2001年1300万元,2002年2800万元,2003年4000万元。实现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接待、经济效益的“四大”突破,旅游文化活动、宣传等其它也卓有成效。

根祖文化

尧庙、华门、华表、中国地形微缩景观、尧典壁廊、尧陵、仙洞沟、大中楼、元代戏台、庞杜墓地、上太明墓地、朱村墓地等旅游景点及名胜古迹。

历史名人

挖掘根祖文化内在潜力,展示尧都历史文化风采,是尧都根祖文化旅游的活力所在。五年来,在根祖文化研究上,坚持多方面切入,多领域进行,社会各界参与的办法,加快根祖文化研究步伐,成效显著。首先,根祖文化为中华民族的血源之根、文化之根、精神之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根系,而且有中国最早的诗歌、最早的文字、最早的戏曲、最早的围棋诞生于尧都的历史依据,尧都乃华表的故乡,华夏第一都的定论确凿。同时,研究成果先后结集成书出版的有侥都史鉴)、《帝尧与平阳)、《尧都寻根》、《尧庙)、《尧都人杰)、《尧都沧桑)、<尧舜禹传说)、<三圣宝典)等13本文史研究专著和11本根祖文化著作。《三圣宝典>一书喜获2003年全国十五省市图书展哲学社会科学类优秀奖。根祖文化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根祖文化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确立了尧都无以取代的文化根祖地位。

重大活动

中国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尧,西汉著名军事家卫青、霍去病,西汉著名政治家霍光,东汉著名史学家班超,南宋著名僧人法显。

历史人文

为了提高尧都知名度,扩大尧都对外影响。相继举办了1999年尧宫落成庆典暨首届祭尧大型文化活动,规模空前,尧都及周边地区近百万游人纷至沓来;2000、2001年分别在尧都区和台湾两度举行了尧文化研讨会;2000、2001、2003、2004、2005年正月庙会、2001年11月举办了盛大的尧都华表暨尧都广场竣工庆典、2002年金秋十月·尧庙根祖文化旅游月及大型全国明星演唱会轰动全国各省市;2003年正月庙会及大型灯展;2003年金秋十月·尧庙根祖文化旅游月,2004风光五月·尧庙根祖文化旅游月以及2005世界环球比基尼小姐中国大赛等重大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尧都的知名度,尧都根祖文化旅游品牌唱响海内外。

荣誉记录

尧都区有关尧的古迹除了大家熟知的尧庙外,还有位于郭行乡的古帝尧陵。尧庙南边的伊村传为尧初生时所寄“伊长儒之家”。村西土丘上存有“帝尧茅茨土阶”碑,这是根据古籍记载有关陶的故事镌立的。相传尧当年住在茅草搭建的宫廷中,在宫前的土阶缝隙中,生长着一种草,这种草每月初一开始生长一个豆荚,到月半长出15个,从十六以后又每天落一个豆荚,到月底落完。如是小月29天,那么就只剩一个豆荚焦枯而不落。尧就据此发明了月历和纪年。

在尧都区东还有个村庄叫康庄,

尧都区也叫康衢庄。据《列子》记述,尧治理天下50年后,有一次微服游于康衢,听见小孩子们在唱《康衢谣》:“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意思是:使我百姓有衣食,莫不是你英明政策,大家不投机、不取巧,顺乎自然法则。尧看到百姓怡然自足,非常高兴,于是“召舜,禅以天下”。

在康庄村边还有“击壤台”遗址。原有大碑刻“击壤处”三大字,另有一碑刻《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是为颂扬尧时天下太平,壤父击壤于道中的历史故事而建的纪念地。“尧都平阳”的传说和这里丰厚的尧文化资源,成为今天“尧都区”命名的历史渊源。

历史名人有中国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尧,西汉著名军事家卫青、霍去病,西汉著名政治家霍光,东汉著名史学家班超,南宋著名僧人法显。

主要景点有尧庙、华门、华表、中国地形微缩景观、尧典壁廊、尧陵、仙洞沟、大中楼、元代戏台、庞杜墓地、上太明墓地、朱村墓地等旅游景点及名胜古迹。

词条图册

2018年6月,尧都区被评为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1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