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论坛

国医论坛

中文名 国医论坛
语言 中文
编辑部地址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路1439号
主管单位 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编辑单位 《国医论坛》编辑部
国际刊号 1002-107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目录导航

办刊历史

1986年,《国医论坛》创刊,刊期为季刊。

1989年,《国医论坛》以双月刊稳定发行。[3]

自2012年开始,改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联合主办,升格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国家级)。[4]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5]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 主要栏目

《国医论坛》开设有张仲景学说研究、经方实验录、老中医经验、医案医话、理论探讨、研究生论坛、临床报道、中西医结合等栏目。[1]

  • 期刊内容

《国医论坛》以中医为主,兼顾中西医结合;以医疗为主,兼顾教学科研等内容。[4]

  • 读者对象

《国医论坛》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医疗、教学、科研的中医药工作者,中医院校及大中专在校学生,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其他中医爱好者。

人员编制

据2020年5月9日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官网显示显示,《国医论坛》第四届编辑委员会有编委50人,编辑部有编辑4人。[2]

《国医论坛》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及编辑部成员名单
职务 名单
编委 王义祁、王立义、王庆国、王振亮、王清海、王端权、卞华、方家选、朱桂、刘平、刘玉三、刘冰、刘庆林、刘延泽、刘轲、孙世发、李宇航、李建生、李素云、李晓辉、李俊德、张怀亮、张金玺、张荣华、张重刚、张须学、张喜奎、张新、陈明、陈国权、庞景三、胡义扬、赵文霞、赵玉亭、赵付生、赵体浩、侯江红、夏祖昌、徐成贺、徐江雁、郭选贤、郭遂成、唐祖宣、姬淅伟、曹正逵、梁华龙、董正华、詹红生、蔡永敏、樊英戈
编辑 李晓辉、张方毅、李超慧、魏怡晨

办刊成果

《国医论坛》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及编辑部成员名单
职务 名单
编委 王义祁、王立义、王庆国、王振亮、王清海、王端权、卞华、方家选、朱桂、刘平、刘玉三、刘冰、刘庆林、刘延泽、刘轲、孙世发、李宇航、李建生、李素云、李晓辉、李俊德、张怀亮、张金玺、张荣华、张重刚、张须学、张喜奎、张新、陈明、陈国权、庞景三、胡义扬、赵文霞、赵玉亭、赵付生、赵体浩、侯江红、夏祖昌、徐成贺、徐江雁、郭选贤、郭遂成、唐祖宣、姬淅伟、曹正逵、梁华龙、董正华、詹红生、蔡永敏、樊英戈
编辑 李晓辉、张方毅、李超慧、魏怡晨

出版发行

收录情况

据2020年5月9日中国知网显示,《国医论坛》共出版文献8622篇。[3]

据2020年5月9日万方数据显示,《国医论坛》共出版文献4843篇、基金论文量401篇。[1]

影响因子

《国医论坛》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荣誉表彰

据2020年5月9日中国知网显示,《国医论坛》总被下载次数808350次、总被引次数24794次、(2019)复合影响因子为0.370、(2019)综合影响因子为0.173。[3]

据2020年5月9日万方数据显示,《国医论坛》被引量18615次、下载量75898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0.47,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第3596名。[1]

文化传统

《国医论坛》连续5届被评为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期刊奖。[1]

精神理念

投稿指南

  • 办刊方针

《国医论坛》以中医为主兼顾中西医结合,以医疗为主兼顾教学科研,提高与普及并重以提高为主,理论与临床兼顾尤重理论。[4]

  • 办刊宗旨

《国医论坛》的办刊宗旨是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中医政策,报道中国国内外研究张仲景学说以及中医基础理论的新成果,交流运用中医传统技术的创新方法和经验体会,介绍名老中医的治学精神和中青年的成才之道,传递中医药在医疗、教学、科研方面的情报和信息。[4]

期刊标志期刊标志

期刊领导

1、题目:应简明、确切,能反映文章的主体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署名:先写出单位全称和邮政编码,然后空一格写作者姓名。

3、摘要:论著、临床报道、实验研究等长篇文章应有200~300字的内容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一般不用第一人称,不分段,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

4、关键词:写在摘要的下方。选取能反映文章主题及主要内容的关键词3~6个即可,每词之间用“;”隔开。

5、层次标题:体现层次的小标题一般不超过3级,各层次的序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并顶格书写。

6、图表:图与表的内容不能与文字重复。表格采用三线表,若内容过多可加辅助线。表与图均置于正文相关位置,先见文字后见图、表。

7、计量单位:文中涉及的量和单位,严格执行GB3100~310293规定的名称、符号和书写规则,量的符号一律斜体书写,单位的符号一律正体书写。

8、数字: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两位数以上的数字、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间,表示计数和计量的数字等。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古文献卷次、篇次和药量,不表示科学计量和没有统计意义的一位数字,定型词组及约略概数,则均用汉字。

9、参考文献:按“顺序编码制”附于文末。[6]

历任领导

现任领导

《国医论坛》杂志第一届编委会名单

主编:赵清理

编辑部主任:廖国玉

《国医论坛》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名单

主编:赵清理

编辑部主任:廖国玉

《国医论坛》杂志第三届编委会名单

名誉主编:庞春生

主编:吴林鹏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