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恩·德·帕尔玛
布莱恩德帕尔玛,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纽华克市,室女座。被誉为“美国的希区科克”,“当代悬疑大师”。由于童年时父母离异,年幼的德帕尔玛为搜集父亲不忠的证据而花了几天时间跟踪记录,以致这段不幸的儿时经历成为他日后偏好偷窥主题的心理根源。
布莱恩·德·帕尔玛被奉为“当代美国的希区柯克”,他也是最具争议的好莱坞导演。德帕玛的父亲是一名整容医生,他从小目睹父亲在手术台上的工作,那些血淋淋的场面对他造成了终生影响,使他不断在影片中表现出对鲜血淋漓的强烈兴趣。而童年时父母离异,年幼的德帕尔玛为搜集父亲不忠的证据而花了几天时间跟踪记录的经历成为他日后偏好偷窥主题的心理根源。
德帕尔玛在步入电影界之前本来学习物理,在高中时还曾赢得当地科技博览会的大奖,其设计项目是“应用模拟计算机解决微分方程”(关于这位理科天才的少年经历,参见影片《剃刀边缘》)。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之后,德帕尔玛开始拍摄了一些业余短片(多为讽刺剧),其中一部拍于1962年的短片《沃坦的苏醒》还为他赢得了奖学金,使他进入萨拉劳伦斯大学深造,师从戏剧导演威尔弗·德里奇。
茜茜·斯派塞克
其貌不扬的茜茜·斯派塞克是好莱坞老一代演技派中的佼佼者,如今的她更多地是在淡定从容地享受表演带给自己的幸福。
派珀·劳瑞
原名罗塞塔·雅各布斯,生于底特律。50年代好莱坞的女角,主要在环球影片公司的喜剧和古装片中饰演漂亮而天真的姑娘。60年代成为性格演员。曾获两次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
南茜·艾伦
南茜·艾伦,美国电影女演员,生于纽约曼哈顿区,曾就读于一所天主教办的私立女子学校,后进入纽约表演艺术中学。十五岁开始当模特儿,也演过电视广告片,1970年,她在杰克·尼科尔森主演的影片《最后细节》里扮演一个小角色后引起了对电影的兴趣,遂前往洛杉矶。
1975年在布赖恩·迪·帕尔马导演的惊险恐怖片《卡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79年参加影片《1941》的演出,随后又在帕尔马导演的《化装杀人》(1980)和《车胎爆裂》(1981)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这些影片里,艾伦扮演的是一个个被疯子、变态心理者、暴徒所追逐、杀害、蹂躏的女人。
电影中还有很多手法都很特别,比如嘉丽参加舞会,母亲在家拿着一把菜刀剁胡萝卜,镜头用顶拍拍摄,剁一刀镜头断开切换顶拍近景,再一刀再近,这样推进行的快速剪辑有一中“快刀斩乱麻”的感觉;再有猪血被浇在嘉丽头上之后,她出现了晕眩的效果,画面被处理成多个画面旋转并使之重叠,犹如一个万花筒,每个人的嘲笑在万花筒中变成了一种丑态;电影结尾,苏去嘉丽的墓碑看望,为了表现苏的古怪动作,导演在拍摄时让苏倒着向后走,然后用倒放,在电影中就变成往前走,所以走路姿势会感觉很怪异。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周围的两辆车辆都是倒着开的。还有开场网球赛结束后,女生们去在更衣室,有全裸的、半裸的和穿着内衣的,用慢镜头+长镜头推进到嘉丽在里面淋浴,整个画面和音乐达到一种和谐的氛围,拍得很唯美。
最后嘉丽和母亲葬身火海之后,苏去嘉丽的目的看望就已经表现出一种略微诡异的气氛,然后一只血手从坟头伸出来抓住了苏的胳膊,苏从梦中惊醒苏的母亲也抓着苏的胳膊告诉她“没事,没事。”这幕恐怖的平行蒙太奇叫我看后难忘。这种以假乱真的噩梦式结局在导演后来的《剃刀边缘》中也出现过,而在《蛇蝎美女》中则被发扬得更加广大。
德帕尔玛的电影中经常会出现咎由自取的人,此片也不是例外,如果没有当初那些嘲弄嘉丽的女生或许不会有这样的结局,如果克里丝和比利没有对嘉丽搞恶作剧或许也不会出现这样的结局,这些成了必然的因果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