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第三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高端访谈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
——专访英国学派理论领军人物巴里·布赞教授
“吉林大学首届公共外交论坛”发言选登
吉林大学举行公共外交学院揭牌仪式暨首届公共外交论坛
公共外交的十大关系
公共外交、公民意识与外交教育
“孔子学院事件”对中国文化公共外交的启示
孔子学院文化传播模式探索
——以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中外关系研究
中美在缅甸的地缘政治竞争
中国与非洲:对称性跨国高等教育南南合作前景与可持续发展
里海地区对中国能源安全政策的重要性分析
中国为何“强硬”?
——海外学者对中国“强势外交”的分析
地区国别研究
儒家文化对东亚一体化的双重影响
儒学与越南文化性格
博士论坛
从温和行动到地区领袖:巴西对南美国家的外交
后冷战时代的中巴关系:合作、局限和前景
书讯书评
李光耀眼中的天下大势
中国现代性的重新审视
——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的多维解读
汉语走向世界
从中国小城市中领悟到的大思想
“暹罗”成长岁月
《中国与世界(第一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卷首语:认识一个新的中国和一个新的世界
《中国与世界》献词
中国学研究
东西方的“天下”
从黑格尔说起——中西思想文化的比较视野:民粹、语境与哲思
后冷战时代的民族主义与中国的外交政策
当代世界研究
中亚:中国的西部邻邦
当NBRICS技术遭遇“金砖国家”——迈向新的国际安全体系
双边关系研究
中俄关系的政治经济因素分析
中欧关系中的认同与差异之探究
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探究
非洲经济社会发展中正在崛起的中国作用:问题与挑战
中外关系史研究
维持东亚封贡体系的代价——清与朝鲜“朝贡贸易”收支考
中英现代海关制度形成之比较
学者访谈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及其意义——朱寰教授访谈录
面对面
中国崛起的世界视角
汉语走向世界
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的乌兰巴托情缘
赴泰志愿者经历之思考
英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