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伦堡的审判》电影剧照(5)纽伦堡本是德国东部一个知名度不高的城市,但1945 年在那里进行的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审判,使纽伦堡变得名闻暇迩。为履行1945 年8 月8 日伦敦协定和该协定所附的法庭条例,1945年11月20日,俄、美、英、法四国大法官走进德国纽伦堡法院第600号审判厅,举世瞩目的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法庭———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在这里开庭了。
21名同盟国认定的主要战争罪犯被推上了历史的审判台,其中包括前纳粹元帅赫尔曼•戈林、希特勒副手鲁道夫•赫斯、纳粹外长里宾特洛甫等。美国首席大法官杰克逊首先宣读总起诉书,罗列了法西斯灭绝人性的罪行,而狡猾的纳粹分子则想方设法为自己开脱罪责,并使尽各种花招,企图通过非常规手段逃出这次正义的终极判决。同时主审判长美国人赫鲁特、检查官罗森上校和德国司法部长亚林克三人因观点不同展开激烈的争论。
而美国的高级官员们则希望能在审判中提取德国所犯罪行的良好证明,因此对审判施以极大的压力。最后赫鲁特顶住压力,站在法律的正义立场上,给予了最公正的判决。在十分艰难的境况下,纽伦堡审判共持续了315天,开庭218次,正义与邪恶再次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激烈交锋。整个审判各方提供证词2630份,240名证人出庭作证,有30万份宣誓证书。
1946年9月30日,审判进入高潮,法官宣读了长达250页的判决书。公布了对被告人的判决:戈林等12人被判处绞刑,7人被判处无期和有期徒刑,3人被宣告无罪。10月1日下午,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告闭庭。1946年10月16日凌晨1时,被判死刑的纳粹战犯在纽伦堡监狱的操场被执行绞刑。纽伦堡审判揭开了国际法史上新的一页,它确立了许多国际法准则。在人类历史上,这是第一次给予侵略战争的密谋者、组织者、执行者以公正的审判。[2]
斯宾塞·屈塞Spencer Tracy .....Chief Judge Dan Haywood
伯特·兰卡斯特Burt Lancaster .....Dr. Ernst Janning (defendant judge)
理查德·威德马克Richard Widmark .....Col. Tad Lawson (prosecuting attorney)
玛琳·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 .....Mrs. Bertholt
马克西米·利安·谢尔Maximilian Schell .....Hans Rolfe (lead defense attorney)
朱迪·加兰Judy Garland .....Mrs. Irene Hoffman Wallner
蒙哥马利·克利夫特Montgomery Clift .....Rudolph Petersen (prosecution witness)
Ed Binns .....Sen. Burkette
Werner Klemperer .....Emil Hahn (defendant judge)
Torben Meyer .....Werner Lampe (defendant judge)
Martin Brandt .....Friedrich Hofstetter (defendant judge)
威廉·夏特纳 William Shatner .....Capt. Harrison Byers (Haywood's aide)
导演 Director
斯坦利·克雷默
Stanley Kramer
编剧 Writer
Abby Mann - story and screenplay
蒙哥马利·克利夫特 Montgomery Clift - uncredited
制作人 Produced by
斯坦利·克雷默 Stanley Kramer - producer
Philip Langner - associate producer
摄影 Cinematography
Ernest Laszlo - (photographed by)
剪辑 Film Editing
Frederic Knudtson
原创音乐 Original Music
Ernest Gold
艺术指导 Production Designer
Rudolph Sternad
布景师 Set Decoration by
George Milo
选角导演 Casting
James Lister[3]
制作公司
发行公司
《纽伦堡的审判》电影海报奥地利Austria:1961年12月
西德West Germany:1961年12月14日
瑞典Sweden:1961年12月18日
丹麦Denmark:1961年12月19日
美国USA:1961年12月19日
芬兰Finland:1961年12月29日
东德East Germany:1963年11月29日
斯宾塞·屈塞:
史宾塞·屈塞曾想成为一名牧师。一战时屈赛加入海军,后作为军官被送到威斯康星大学读书,在那里他参加了一些业余演出,并决定成为一名演员。他进入了纽约的表演学院深造,并参加了百老汇的一些演出,还从事了多种工作,丰富的阅历使得屈赛很快在百老汇脱颖而出,在《最后一里》一剧中领衔主演。他因此剧被导演约翰·福特看中,从而正式开始电影生涯,而此前他虽演过一些短片,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帅,演电影不会有前途。1930年的监狱片《在河之上》,他以老道的演技成功的诠释了一个社会底层的流氓,片子大获成功,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在好莱坞一直出演类似的犯罪分子和粗汉的形象,同时也逐步确立了自己在好莱坞的明星地位。
1933年的《男人的城堡》里屈赛的形象开始有所改变,而同年的《力量和荣耀》一片中他更脱胎换骨,扮演一个无情势力而又命运悲惨的工厂主。屈赛又为福克斯拍了不少的类型片直到合约结束。成为自由身的他被米高梅的奇才欧文·萨尔伯格看中,后者认为他可以成为一线巨星们很好的搭档,遂于1935年签了一份长期合约。屈赛因此得以和当时为数众多的巨星合作。1936年他以《圣弗朗西斯科》获奥斯卡提名,转年以《勇敢的船长》获得奥斯卡奖,而再转年又以《孤儿乐园》再获奥斯卡奖。
1942年屈赛初次和赫本合作,两人长达26年的恋情从此揭开,斯宾塞因宗教信仰一直没有和妻子离婚。他们俩一共合作拍摄了9部影片。五六十年代年代是屈赛的巅峰时期,他的《新娘父亲》(1950)、《黑石边的衰日子》(1955)、《老人与海》(1958)、《风的传人》(1960)、《纽伦堡的审判》(1961)和《猜猜谁来吃晚餐》(1967)都赢得了奥斯卡提名。但在最后一部影片《猜猜谁来吃晚餐》拍过之后不久,史宾塞·屈赛就因心脏病去世,去世前一直是赫本陪伴在他的身边。他出演的其他著名影片还有经典科幻片《化身博士》等。[4]
伯特·兰卡斯特:
伯特·兰卡斯特(Burt Lancaster),出生于纽约一个邮局工人家庭,共有弟兄姐妹5人。还在街头乱跑的时候,兰卡斯特就对体操运动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他到一个马戏团当上了杂技演员,受伤后才离开那里。第二次世界大战服兵役期间,他被引荐到美国劳军联合组织做宣传表演。
1946年,他第一次参加电影拍摄,在《The Killers》中充当一个配角,从此一鸣惊人,成为电影明星。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但他肯于自学,掌握了不少当演员的技巧。1948年,和哈勒德·赫克特及詹姆斯·希尔一商量,三人成立了自己的制片公司。在事业追求的道路上,兰卡斯特先后塑造过各种不同的电影角色,主要电影作品包括《红海盗》(The Crimson Pirate,1952),《乱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1953),《灵与欲》(Elmer Gantry,1960) 和《大西洋城》(Atlantic City,1980)等。
兰卡斯特的电影制片公司--赫克特-希尔-兰卡斯特公司,先后出品了《马蒂》(Marty)和《之子与归》(The Catered Affair)等影片,其中《马蒂》获1955年奥斯卡奖最佳影片奖。1980年,兰卡斯特在《南方英雄》(Local Hero)和《梦幻之地》(Field of Dreams)等几部影片中担任过配角。兰卡斯特最令人难以忘记的,是他独特的说话声音,和他与众不同的开怀大笑风格。
第3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马克西米·利安·谢尔
《纽伦堡大审判》根据约瑟夫•E•珀西科的同名原著改编,影片以二十一名纳粹战犯在法庭上最后的表演,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揭示了二战中纳粹所犯下的滔天大罪,生动地重现了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法庭的戏剧性和悲剧性。本片着力透过人物的言行揭示了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矛盾冲突,并试图告诉人们谁应对纳粹的罪行负责。由于本片深刻的历史意义和较高的艺术水平,
担任主审判长的是美国人赫鲁特,他主张其中两个被告无罪;而德国司法部长亚林克竟对此事保持沉默,但检查官罗森上校却激烈的指责被告,因此三个人展开激烈的辩论。审讯继续进行下去。而美国的高级官员们希望能在审判中获提德国所犯罪行的良好证明,因此对审判施以极大的压力,但赫鲁特坚守法律的正义立场,给予了最公正的判决。在宣布判决结果时,只有亚林对赫鲁特审判长的态度表示赞赏。 在双方律师的激辩过程中,我们从法官的眼中看到了对人性的反思。[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