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快车(5)比起大多数演员来说,百老汇导演奥斯卡·贾飞是一个更有意思的做事过头的人,但是在紧张的压力下,通过过人的天赋,他仍能建立起一种成功的职业生涯。当他发掘出来的演员丽丽·加兰特,冉冉上升为一颗明星并获得好莱坞青睐并被好莱坞挖走之后,奥斯卡的职业生涯也开始滑坡。很快地,他越来越糟,似乎要断送职业前途了。就在这时,他再次在偶然之中,在一辆开往二十世纪的列车上,遇到了丽丽·加兰特。奥斯卡从所有倒霉的事情中摆脱出来,与他的这位从前的明星再次签约。但这依然是异常战斗,因为丽丽与奥斯卡一样易动感情,而且并不想与她那位从前的良师益友再有任何关系。[2]
《二十世纪快车》截图(5)中文名:二十世纪快车[3]
外文名:20th Century
发行公司:Columbia Home Video
导 演:霍华德·霍克斯
片 长:91 min
上映时间:1934年5月3日 美国
对白语言:英语 / 德语
主 演:约翰·巴里摩尔、卡洛·朗白 、沃尔特·康诺利
编 剧:本·赫克特、查尔斯·麦克阿瑟
制片地区:美国
类型:喜剧
导 演:霍华德·霍克斯
主 演:约翰·巴里摩尔、卡洛·朗白 、沃尔特·康诺利
编 剧:本·赫克特、查尔斯·麦克阿瑟
《二十世纪快车》剧照(5)霍华德·霍克斯(1896年5月30日—1977年12月26日)美国电影导演,他几乎能在所有的类型片领域内游刃有余。
在纽约康乃尔大学上学时,在暑假到美国西海岸的好莱坞电影制片厂打工,那个时候可能就已经决定了自己的一生的走向,就是当一个电影导演。
进入电影界
1918年他加入了空军,担任空军的教练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他在一个飞机制造厂工作,因为放不下自己的电影梦,就又来到了好莱坞,先是在派拉蒙公司作助理导演、编辑、剪接,1922年被聘任为编剧。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派拉蒙公司出品的电影的剧本都经过了他的挑选。他还在拍摄现场担任制片,对电影的生产流程十分熟悉。
20年代
为了能够担任导演,他把自己的剧本《光荣之路》(TheRoadtoGlory,1926年)卖给了20世纪福克斯公司,条件是由他来执导这部影片,于是他终于走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导演之路。由于不堪忍受好莱坞陈规的约束,为争取自己应有的创作权利,霍华德·霍克斯不得不辗转于各制片公司之间。
30年代—50年代
1932年,他执导并担任联合制片人的《疤脸大盗》(Scarface,1932年)取得巨大成功后,终于对自己的作品有了一定的自主权。《疤脸大盗》被认为是最好的黑帮题材影片之一,可以说为黑帮犯罪题材电影的开山之作,影响了几乎此后的所有此类型影片。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霍华德·霍克斯的声誉日隆并且达到了顶峰,被称为当时好莱坞著名的四大导演之一。在他拍摄的电影当中,最著名的除了《疤脸大盗》,还有“神经喜剧” 《育婴奇谭》(BringingUpBaby,1938年)、《星期五女郎》(HisGirlFriday,1940年),传记片《约克军曹》(SergeantYork,1941年),冒险片《江湖侠侣》(ToHaveAndHaveNot,1944年),黑色电影《夜长梦多》(TheBigSleep,1946年),西部片《红河》(RedRiver,1948年)、《赤胆屠龙》(RioBravo,1959年),歌舞片《绅士喜欢金发女》(GentlemenPreferBlondes,1953年),科幻片《外星来客》(TheThingfromAnotherWorld,1951年)等。
60年代
艺术解放的风潮弥漫全球,霍克斯渐渐失去了把握时代的能力,逐渐地退出了影坛。
霍华德·霍克斯一生拍了47部电影,精品迭出,而且类型多样,被称为“类型片大师”。但是,影片商业上的成功并没有给他带来荣誉,他没有得到过一次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事实上甚至提名也只有一次。 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电影手册》的影评家开始为他正名,认为他是好莱坞少数具有个人风格的“电影作者”之一。此后,美国电影史学界和理论界也开始重新认识霍克斯,对他的评价也越来越高。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鲁·萨瑞斯认为霍华德·霍克斯对各种类型影片都驾轻就熟,并认为对于他这样一个伟大的导演来说,不存在什么次要的类型。莱昂纳德·马丁在他的《电影百科全书》里说道:“虽然霍华德·霍克斯这个名字并没有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但称他为伟大的导演并不是轻率之举。他的影片的视觉风格干净、整齐,几乎看不到人为的痕迹。而且不像其他只导过一两种类型的导演,霍华德·霍克斯涉猎过所有的类型。”面对如此高的评价,霍华德·霍克斯本人则始终很谦虚地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匠人”,而不是一个“艺术家”。
1974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因他“以创造性成果在世界电影中的显著地位”授予他奥斯卡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