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剧种,甬剧初期的名称。原为农村业余演出的“马灯班”,后出现营业演出,1910年进入宁波城内。表演时基本为一生一旦,有简单化妆。伴奏二人,一锣一板。
滩簧的曲调丰富,曲体结构可长可短,能伸能缩。唱腔舒展与繁促相间。演唱风格柔婉,音韵中和,接近口语,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郁。演出以在喜庆堂会场所为主,演唱者少至 3人,多至9~11人,通常是5人或7人,脚色分生、旦、净、丑4个行当。生又分小生、老生;旦又分小旦、老旦、彩旦。演唱者自操乐器,以鼓板击节,丝竹乐器有二胡、琵琶、三弦、筝、笙、箫、双清、扬琴,间或用笛;也有加小锣、小鼓的。唱正书前,有先奏音乐的,有先唱开篇或节诗的。加锣鼓的滩簧,以闹台为前奏曲。在应堂会演出时,一般先唱 4个前滩曲目,饭后再唱 4个后滩曲目。
约在1880年(光绪年间),奉化串客艺人邬拾(读尺)来邀集一批艺人组成串客班,首次到上海茶馆演出,改称为“宁波滩簧”。以后,又有几批串客班到上海茶馆、八仙桥、恒雅等小剧场演出。为了适应观众要求,求得自身发展,就在剧目、音乐、表演,直到化装、布景、道具等各方面作了很大改进;并扩大演出组织,向大戏班方向发展。民国初年,有女演员开始参加登台演出。这样,串客班已由原来的曲艺形态步入戏剧之中。l938年,宁波滩簧演出时装文明大戏时,始改称甬剧。
纵观串客一一串客班一—宁波滩簧——甬剧的历史,当时串客则是曲艺形式,串客班已孕育着向戏曲发展的种子,是串客向甬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界碑。从道光~同(治)、光(绪) ~民国期间,几度兴衰,历尽坎坷,道路曲折。建国后,串客之名演唱已成为历史名词。
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宁波市民间艺人演唱登记时,曾了解到老串客艺人傅彩霞在庄桥镇一带演出;还有倪月娥,邀集其姊妹倪凤娥、倪素娥以及串客老艺人崔定甫、包炳荣、王宝荣等人在月岛演出。所演多是《三县并审》等甬剧,只偶尔演几只《拔兰花》、《还披风》等串客时代的节目。[1]
“老艺人一个个过世,再不行动恐来不及”,宁波市艺研院甬剧传习部主任沃幸康谈起传承历史仍感心痛。据他介绍,这次整个甬剧老艺人抢救性保护工程将历时3年,第一年将通过文字、录音、摄影、录像等手段完成对上海地区共20多位老艺人的资料搜集;第二年完成对宁波地区老艺人的走访;第三年完成文字整理,编印《甬剧老艺人史料汇编》。
宁波市艺研院院长郭国强说,本次工程任务艰巨、工程量大,一段时间后将公开征集与甬剧有关的老物品,包括票根等民间收藏。如果一切顺利,还将开办甬剧资料陈列室或甬剧博物馆,展出收集到的各类说明书、票根、唱片、剧照、剧本以及服装、鞋帽、道具、布景等宝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