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生活逐步提高,已有电源,用电灯照明,通程控电话。
历史沿革锦东旧名江头,即是从浮头湾海域进入浯江的开头之意。江头附近有大片的海积沃土,乌石林氏第九世林黻(字廷华)看中江头的地利,率子侄前来垦荒拓土,形成村社。嘉靖年间始建大祖祠“绍德堂”。历经清初“迁界”,族人内迁于乌石20年,“复界”后迁回江头。传至江头第七世,即乌石第十六世林升泽,由肩担小贩而经商致富,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开始建造圆土楼,命名锦江楼,江头自此易名锦江。民国23年实行保甲制度,多是将同姓的乡村编属同一个保。锦江原属海乌乡,民国33年编并乡保,锦江改属金塘乡,其附近的东埔社也为乌石所传衍的林姓所居,所以将其与锦江合编为一保,名锦东。解放后属第八区,1951年划属第九区(后改名深土区)。那时“区”之下的基层单位为“乡”(相当于现在的行政村),沿用“锦东”为乡名。人民公社时为深土公社锦江大队,公社改乡镇以后为锦东村,虽然后来东埔划属示埔村,而“锦东”村名一直沿用至今。现辖江头、西平、下江、楼脚4个社,全村540户,2500人。
交通、水利、教育设施 浯江河道逐渐淤浅,民国初年还可通小舟,现在如果遇到干旱便会断流,交通全靠陆路。锦东村修造一条公路至示埔与漳东线相接,长2分里,宽12米。农田水利建设实现灌溉渠道网络化,由眉力水库和东平水库放水灌溉。锦东有小学一所,原来利用旧祠堂为校舍,现建有教学楼一座,校园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26平方米,二层12开间,设12个班级,教师11人,学生374人。
文物古迹
锦江楼,亦称“江头楼”,门向正南,楼分内、中、外三圈,内楼是乾隆五十六年(1891年)林升泽所建,共三层,石门匾为“锦江楼”,后裔称林升泽为“楼祖”。中圈楼和外圈护厝是林升泽妻李灿续建,于嘉庆八年建成。中圈石门匾为“安澜著庆”。全楼共有房屋一百多间。1987年,电影《欢乐英雄》、《阴阳界》在楼中拍摄。2001年2月,经福建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锦东村地处城乡结合部,是连山区、龙港区的交界处,全村人口1090户,3150人,耕地面积1818亩,保护地面积1100亩。该村是蔬菜生产专业村,是连山区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设施农业的发展富了一批又一批村民,2009年村人均收入达到9503元,是远近闻名的致富典范。然而锦东村最闻名之处还并不在于富裕,而是其清洁的路面和优雅的环境。去年,村里开始向国家级环境优美村的目标冲刺。
“梅花香自苦寒来”,成绩的背后凝聚着村“两委”班子真抓实干、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和全村上下吃苦耐劳的劳动热情。“我们要因地制宜,全局规划,抓好当前,着眼未来,制定环境建设的长远规划,有步骤、有计划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锦东村人口密集,多年前环境压力尤为突出。据了解,当时在村内居住的人口达5000多人,每天日产生活垃圾10吨,村民从事农事工作产生的季节性植物垃圾每年近5000吨,同时,城市建设产生的各种建筑垃圾常常被投放于村内,既影响交通又污染环境,给村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面对如此复杂的环境问题,村“两委”班子认真研究调查,积极筹措资金,在村内建立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垃圾掩埋场,为垃圾的处理提供了合适的场所。同时,还沿路新建了垃圾箱,加大了环保宣传力度,改变了垃圾随处乱置的现象。为了形成环保的长效机制,村上每年投资10万余元清运垃圾,定专人,定专车清运,对村民居住集中区,卫生员定点清扫垃圾,垃圾清运车定点清运。做到生活垃圾不过夜,农业垃圾定期运,建设垃圾集中运,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道路变得整洁光亮,给村民乃至行路人带来了舒适与温馨。
2009年,锦东村有200户实施了“一池三改”工程,即沼气池建设配合改圈、改厕、改厨,一改猪圈和厕所不卫生的状况,给乡村又增添了几分城市的规整。同时又大大避免了资源浪费,在一定程度上为老百姓节约了用在燃料、肥料上的资金,全村 预计在3年之内以百分之百的普及率实现“一池三改”。
村民的经济收入除了来源于种植业,还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畜牧养殖,尤其是奶牛养殖,其产品专供蒙牛集团,为全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牲畜粪便的排放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全村现有近500头牛,日排放粪便20吨。尤其是由于牛尿的排放,在牛舍里形成了一个臭水坑,每天恶臭扑鼻,大大地影响了村民的身体健康。针对这种状况,2007年村委会筹资在臭水沟处建成一个500立方米的沼气池,其规模堪称辽西之最。牛粪排入池内后,与外界空气隔离,有效地避免了气味的蔓延,周围的空气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