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台东地区有一处集丑、幻、奇于一身的世界级地理景观——利吉恶地形。剑锋般的神奇地貌让人震撼,恶劣的土地又孕育出风味独特的番石榴。
来到台东,除了知本温泉和东海岸等“好山好水”,还有鲜为人知的海岸山脉恶地形。走出台东火车站,稍为仰头远眺,可以清楚看到有如“月世界”景观的不毛山壁,这就是利吉恶地的南端。
利吉恶地和高雄冈山的“月世界”恶地不同,后者主要由土壤风化和冲刷形成。利吉恶地是菲律宾板块和欧亚板块撞击后,地壳的泥岩隆起所致,因此夹杂着深层土壤的“蛇绿岩”,在炽阳照射下绿光闪闪。
台东市由南往北,沿着中华路过了中华大桥,左转弯往富源山上,
找到了富山小学分校,沿着进入学校的产业道路走到尽头,即是世界级的地理景观——恶地的东边。在雨水的冲刷下,形成面貌狰狞的蚀沟、蚀谷、有些宛如尖锐的刀背,锋利的指向天际。
集丑、幻、奇于一身的地貌,相当震撼,感受各有不同,有人惊叹“大峡谷”,有人推崇“万剑峰”,有人喜欢这处被遗忘的世界。
恶地的西边是利吉村,这个以阿美人居多的部落,经过几世代的尝试,终于找到了“生命”的出口,在这块贫脊的土地,种出来的番石榴竟然又脆又甜,相当抢手。“恶地”不再是“恶梦”,“恶地番石榴”是苦尽甘来,逆境中的甜果。
去年,台东县观光团体认为恶地一词象征“困厄又败坏”的地方,于是发起“利吉恶地”更名活动,未料遭到了当地人民强大的反弹,“恶地”对他们而言,不再是抬不起头,而是跨出去的骄傲。
位于台东市北侧之利吉小区,夹处于卑南溪与草木稀疏的低矮山丘之间,后者是著名的「利吉混同层」,主要由层理混乱的泥岩所组成,因渗水性及透气性不佳,不利植物生长,雨水于地层表面形成带状的雨蚀沟,俗称「利吉恶地」。
另外,隔着背南溪与小区对望,则有一片宽达2公里的断崖地形,属于中央山脉末端的卑南山,经雨水冲刷为类似水墨效果的独特景观,一般称为「小黄山」。
利吉恶地(左图)与小黄山(右图)为利吉小区著名地理景观
利吉小区发展协会为深入调查与整理当地资源及特色,于2007年,在农委会林务局台东林管处协助下,完成小区导览折页之编印工作。折页封面上,直截了当写着:
恶地水当当
恶地有恶人
恶地产好果
恶地树抱石
以有别于传统之风趣诙谐方式,重新思考与定位当地丰富性之自然资源及文化特色。
为测试运用诸此小区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之可能性,富山国小利吉分校与利吉小区发展协会,在2008年5月17日至18日,策划举办为期2天1夜的旅游活动,并邀请花莲教育大学生态与环境教育研究所及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学研究所等师生共同参加。
行程依据上述 4大主题进行规划及设计,简要说明如下:
(1)恶地有恶人:阿美文化
利吉分校黄主任及部落陈主席,引导众人体验植物染制作方法,并协助3位利吉分校小朋友示范原住民编织工艺。之后则由利吉小区发展协会曾理事长进行小区简报。
(左)利吉分校小朋友示范原住民编织技术(右)曾理事长进行小区资源之简报及说明
(2)恶地水当当:利吉地景
离开利吉分校,开始骑脚踏车逛小区的户外行程。除参观当地颇富盛名之雍雅坊农庄,并绕经聚落环境外,主要由曾理事长进行利吉恶地及小黄山之导览与解说,此外,亦越过卑南溪畔之卵石区域,来到利吉桥下,凭吊过往对外交通工具-流笼(简易缆车)缆索基石遗迹,见证交通不便之过往历史。
(左)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之解说步道(右)卑南溪畔流笼缆索基石遗迹
(3)恶地有恶人:阿美美食
骑了大半天之脚踏车,众人皆已饥肠辘辘,更加强利吉美食馆之部落风味餐的丰美与可口。
(4)恶地生态丰:溪流生态
将行李放置于小区居民家中,并进行短暂休息后,继续由曾理事长带领众人进行卑南溪夜间生态观察。
(5)恶地有恶人:阿美文化
虽然夜色已深,利吉小区为展现阿美族文化之活力与热情,精心准备了原住民歌舞及魔术表演,以及充满趣味性之捣麻糬活动。
(6)恶地产恶果:释枷果园
隔天晨起,享受简单又温馨的早餐后,来到当地颇负盛名的释枷果园,实地了解释枷授粉与接枝等农业知识,并探访已有60年历史之朱家土角厝,目前仍居住于此之老奶奶也很开心与众人聊天、合影。
(左)释枷果园主人介绍人工受粉的相关步骤(右)众人与朱家土角厝老奶奶合影
(7)恶地生态丰:养羊山步道
穿过利吉分校,前往养羊山步道。除却是眺望周遭景观的良好地点,亦可于此认识小区植物、昆虫、蝙蝠等生态资源。另亦前往利吉小区重要供水源头之阿邦安水源地,并参观咸水温泉及树抱石等特殊自然景观。
阿邦安水源地(左图)与树抱石景观(右图)等自然景观
(8)恶地产恶果:番石榴果园
悬挂于电线杆之恶地番石榴招牌
释枷、芒果、番石榴是目前利吉小区产量最大的3种水果。因为当地泥岩地质为海底沉积物,富含矿物质,导致果实特别甜美。近来利吉番石榴以「恶地番石榴」于市场上闯出名号,可说是结合在地资源进行产业营销的成功案例之一。众人于果园主人之细心带领下,实际体验采番石榴的乐趣,也更加了解当地农业环境与产业特色。
2天1夜的行程,在丰盛午餐及午后讨论会中划下句点。
参照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之网站内容,以及观景台、凉亭、步道等现地解说设施,主要针对当地地质、地形、生态等资源进行介绍及说明。量体庞大之游客服务中心,内部除于入口处摆放大型立体模型,仅有少数老照片及农具展览,无法呈显当地自然与人文之多元样貌及丰富内涵。
解说设施以传递科学知识为主轴(左图),量体庞大之游客服务中心则缺乏实质机能(右图)
欣见利吉分校与利吉小区发展协会费心策划及安排此次别开生面之生态旅游游程,尝试回归小区观点,并突破过往自然解说之局限及困境,呈现部落文化、地理环境、产业型态、景观生态等总体面貌。
稍嫌美中不足的是,为将丰富且别具特色之小区资源进行完整介绍,造成行程安排过于紧凑,并与目前强调劳动、慢活、自主、体验等生态旅游特质相互冲突。另外,不同导览主题之明确划分,亦陷入以知识传递为主轴之传统解说窠臼。
若由地理学域所着重之「人地互动」传统,乃至世界遗产文化景观所强调的「自然与人类的整合作品」等观点进行检视,利吉小区4大导览主题中,最具在地特色之地理环境(恶地水当当),并非个别性之独立存在,而是部落文化(恶地有恶人)、产业型态(恶地产恶果)、景观生态(恶地生态丰)等其他课题之关键与基础。
以前述利吉番石榴为例,其于市场上闯出名号,除却果园园主之悉心栽培,更与当地独特性之土壤、空气、水文、生态等环境条件息息相关。若能于解说策略,加强不同主题之互动模式,以及时间轴向之演进过程的介绍及说明,将有助于化解科学及文化知识之冰冷与疏离,并重新转变为在地居民与外来游客可以共同分享及相互理解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