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坛社区

南坛社区

中文名 南坛社区
建立时间 1993年
行政级别 社区
目录导航

基本概况

南坛社区辖区面积约0.3平方公里。当前总人口达到6358人,实有住户2106户,居委会现在工作人员7名,党员5名;设主任、书记各一名,中专学历5人,平均年龄38岁;社区居住的市区老干部比较多,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比较高,在辖区内创建有老人活动中心,市文明学校。 辖区内有南湖公园等风景名胜。

基础设施

截止2010年底,南坛社区已实现通水 、通电 、通路 ,无路灯。全社区有 0户通自来水,有 15 户饮用井水,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 100 %)。有 15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5户;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15户。

该社区到金塘乡道路为通路;进社区道路为土路面;社区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3 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 13公里,全社区共拥有汽车0辆,拖拉机 1 辆,摩托车6辆。

全社区建有沼气池农户11 户;装有太阳能农户 4户;建有小水窖 6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 0 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162亩,有效灌溉率为 90 %,其中有高稳高产农田地面积 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0 亩。

该社区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其中有 0 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 5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0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 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社区工作

南坛社区坚持每月一次社区工作者政治、业务学习。成立了社区志愿者队伍,有义务巡逻队、义务护绿队、义务宣传队等,社区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率超过85%。 社区有文化团体,下辖3支社区文体骨干队伍,包括腰鼓队、兴趣爱好小组、高跷狮子队等,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凝聚社区民心,引导社区群众追求高尚道德和文明行为社区本着“管理并举,重在服务”的原则,社区积极拓展服务功能,现有55平方米左右的社区服务站,开设便民利民的自行车维修、家政服务、家电修理、美发、补鞋等为民服务摊点10个。全年开展志愿者大型活动4次,如学雷锋为民服务活动、党员为民服务活动、助残日为民服务活动等等。特别重视对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特困户和确有困难的统战对象的服务,经常走访他们,尽一切所能为其解决实际困难.每逢重大节日,社区对优抚、特困对象或高龄老人进行上门慰问,全年慰问活动已达2次以上,慰问人数100多人。我们还积极发动全社区居民奉献爱心,互帮互助,在社区内进行结对帮困,帮抚率达100%,通过一系列的优抚帮困活动,让每一位居民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将服务型社区贯穿于其他各项工作中,使社区居民有口皆碑,充分体现新时代、新形势下的社区水平,真正实现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经济状况

南坛社区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04.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68万元,占总收入的27.8%;畜牧业收入128万元,占总收入的21.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40头,肉牛22头,肉羊100头);林业收入66万元,占总收入的11%;第二、三产业收入26.1万元,占总收入的4.3%;工资性收入30万元,占总收入的5%。农民人均纯收入1692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社区外出务工收入3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41人(占劳动力的23.3%),在省内务工106人,到省外务工335人。

特色产业

南坛社区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10年花椒主产业全社区销售总收入50万元,占社区经济总收入11.9%。该社区目前正在发展蚕桑、花椒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蚕桑、花椒畜牧产业。

社区单位

南坛社区内有三个市级单位(无线电研究所、民航幼儿园、房修二公司)及交道口办事处、交道口房管所、东城综合高中等单位,还有修理自行车、美容美发、餐厅等大小商家共26个。其中近两年建成并投入运营的东不压桥菜市场给社区及周围居民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设在雨儿胡同及东不压桥胡同的街道红十字会主办的卫生站,为社区居民预防疾病及健康保健带来一定的保证。社区内民宅大多是明、清时代的四合院建筑,文革后,尤其是1976年唐山地震前后,院内翻建、改建、临建的大量增加,使大部分四合院格局受到破坏。目前保存较完整的所剩无几,现有雨儿13号、乙10号、福祥5号、地东大街84号等院保存完好。其余多数院内主房仍以明清建筑为主体。胡同经几年街道的进行整治(粉刷墙面、油漆街门、改造公厕等),外观较为整洁,街面干净,使古都风貌重放光彩。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