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到山西汾阳医学院学习。1937年到延安。抗日战争爆发后到绥德警备区司令部医务处任医生。部队缺少医务人员,他因陋就简自编教材、开办医务学校,为部队培养医务人员。1938年5月到山东抗日根据地,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卫生部部长,八路军第115师暨山东军区卫生部部长,山东省人民政府卫生总局局长,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卫生部副部长。
解放战争期间,历任华东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山东军区卫生部部长,山东省人民政府卫生厅厅长。他亲赴淮海战役的最前线,组织指挥救治伤员的工作,提出了“三快”(快收、快转、快治)方针,挽救了无数伤员的生命。[1]
解放后,1952年9月兼任新成立的山东医学院院长。1954年起,历任华东行政委员会卫生局局长,上海市人民政府第二办公室副主任,人民卫生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卫生部血防局局长。1976年任上海市红十字会第三届会长,期间大力恢复建立上海市各级红十字会组织、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交往。
1983年6月13日在上海病逝,遗体捐献给上海医科大学。[1]
白备伍深知人体解剖学在医学研究和教育方面的重要性。数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使我国在尸体解剖、遗体捐献方面阻力都很大。为此,他在1982年联络医学界一些同志共同倡议:“遗体捐献,开社会之新风”,他第一个在倡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1]
这一倡议受到上海市卫生局的重视,委托上海市红十字会拟定《自愿捐献遗体实施办法》,报市政府审核同意后,由市红十字会负责办理、登记、发证等工作。此后,上海每年都有自动报名和登记捐献遗体者。[1]
白备伍在因心脏病复发病危前几天,要求爱人张令仪在病床前执笔记录他口述的遗嘱:“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不举行告别仪式,遗体捐献给上医大,供医学研究”。遗嘱写好了,他又曾试图自己亲笔写,但那颤抖的手已不听指挥,写出的蝌蚪文无法辨认。他只好反复嘱咐妻子和孩子一定要完成他最后的遗愿:死后把遗体捐献给上海医科大学做医学研究。[1]
1986年6月13日,白备伍在上海病逝,次日,遗体被送往上海医科大学,取出重要器官后火化。他的老战友,原上海市委组织部部长叶尚志用这二句话来概括了他的一生:[1]
寡欲无私,唯有人道不舍;淡名泊利,只求光明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