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信息安全实验室

中文名 3·15信息安全实验室
成立时间 2022年1月
目录导航

发展历程

2022年1月2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3·15晚会节目组宣布创新建立“3·15信息安全实验室”。 [1]

2023年3月15日,3·15信息安全实验室再次升级,升级后的实验室消费品纳入了测试范围。[2]

主要职责

征集消费者投诉,对投诉样本进行归纳整理和调查分析,通过实验室定期发布“信息安全指数”,促进行业进步。[1]

曝光内容

2022年

2022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免费WiFi”App暗藏陷阱,不仅根本连不上,还致隐私大曝光。3·15信息安全实验室工程师对20余款打着免费WiFi旗号的应用程序进行测试,都是一直连一直失败,存在诱导用户下载其他应用程序的行为。比如,名叫雷达WiFi的应用程序一天之内收集这款测试手机的位置信息,竟然高达67899次。[3]

2023年

“隔空盗刷”钓鱼骗局

2022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隔空盗刷”钓鱼骗局,由于消费者的网络购物等需求越来越多,很多不法分子通过“ETC卡禁用”“快递丢失理赔”等骗局,诱骗消费者登录钓鱼网站对其进行诈骗。

3·15信息安全实验室提醒您:典型的钓鱼网站诈骗,消费者按照钓鱼网站的要求,每填写一项,系统就会自动记录下来。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账户信息甚至余额都会被不法分子掌握。所以,在收到一些陌生短信后,当有一些奇怪的链接时,不要去信,不要去点,特别是有个人信息填写的,更不要去提交。当对方发起屏幕共享,远程协助时,更要提高警惕,因为此刻消费者手机上的一举一动都会实时传递给诈骗分子。特别是老年人,因为他们对手机的操作不太熟悉,容易轻信对方是帮自己的,从而造成财产的损失[4]

旧电子产品内数据安全删除

电子产品迭代升级速度越来越快,消费者家中的旧手机、旧电脑也越来越多,一键删除、格式化、恢复出厂设置这些操作能彻底删除设备上的个人数据,保证信息安全吗?

3·15信息安全实验室对此展开了专门的测试,测试表明:一键删除、快速格式化和默认不勾选“格式化SD卡和手机存储”等操作都不能完全将数据删除。技术人员提示:手机恢复出厂设置操作要将所有存储项目都进行勾选,手机里的个人信息才会被安全删除;对电脑硬盘和U盘中数据进行格式化时要去掉快速格式化勾选,这样的完全格式化才能保证数据信息安全删除[5]

免费破解版App成手机窃听器

各种破解版App很受欢迎。不少消费者贪图便宜,免费使用了这些有问题的破解版App,如同给手机安了“监控”,埋了“地雷”,风险极高。

3·15信息安全实验室技术人员对十余款常用的视频、音乐、小说等应用软件的破解版,即盗版版本,进行了实时监测,发现了不少的猫腻。一款视频App的破解版,测试人员发现它被额外嵌入了3款和官方版本毫不相关的第三方插件,即SDK软件包。只要运行,这3款多出来的SDK包就能悄悄地偷走用户手机里的个人信息,从上网的硬件地址,到手机设备的识别号,再到电话卡的识别码,甚至手机操作系统的识别码,用户所有的关键识别信息都被一网打尽。只要掌握其中2-3种信息,即使用户更换了手机或电话号码,它也能精准锁定用户,实时捕捉和追踪用户动态,形成用户的精准画像,从而推送大量的广告,实现流量变现。更有甚者,一款破解版音乐App还可以监听用户的通话状态[6]

2024年

AI诈骗,围猎普通人

眼见并不为实。全球范围内,诈骗分子正利用AI技术精准围猎普通人。

2023年5月的一份报告显示,迈克菲(McAfee)安全技术公司在对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日本等在内的7个国家的7054人进行了调研,发现其中1/4的成年人曾经历过AI诈骗,而遭遇诈骗的人中,77%蒙受了经济损失[7]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