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钟峨,字雪原,又字雷泉,号芝麓,今四川省通江县兴隆乡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丙戌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授职翰林院编修、检讨,提督福建学政。历翰林院讲读,左右庶子掌坊,日讲起居注官,太常寺少卿,康熙壬辰科会试考官,雍正癸卯广西乡试正主考。李钟峨一生,曾任《三朝实录》、《方舆路程》、《国史》、《分韵近体唐诗》、《一统志》等各馆纂修官,主编《盛京志》、《保宁府志》、《通江县志》等,著述甚丰,有《垂云亭》文集行世。李钟峨尤长于赋律,为清初该体之肇端,影响深远。
李钟峨画像 钟峨幼时多病,6岁不能行。11岁始读书而不好学,15岁稍用功读书。16岁与四川井研县雷进士之女结婚。18岁正当芸窗苦读的时候,不幸父亲受诬入狱,与兄钟壁奔走营救无效。从中认识到清官难当,贪官易作,立志做父亲那样公正廉洁之士。于是,“且耕且读”,勤奋学习。
在“且耕且读”中,对钟峨学业有帮助的一是他的父亲,对他要求严格;二是胞兄李钟壁,弟兄情深,帮助指导;三是妻子雷氏,人称他的“二先生”,“春夜伴读,讲五经之义。雪朝吟咏,发诗词之微。”32岁中举人。42岁任遵义府仁怀县教谕。45岁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第三年殿试,成绩优异,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职。51岁授文林郎。52岁,以同考官身分参加康熙壬辰(1712)科会试阅卷。56~59岁,提督福建省学政,取文武生2700余人。
钟峨提督福建省学政时,兴利除弊,政绩显赫,受到福建省学界好评。是时,考官贪污成风,利用考试大敲竹杠。钟峨“绝请托”、“杜苞苴”,免除供给蔬米,使州官无法借机敲老百姓的竹杠。主考时,文武并重,纠正了重文轻武,武科人才得不到选拔的时弊。钟峨对考试的“贿属陋习”深恶痛绝,宣称:吾不忍名器滥至此,不卖秀才一名。其行为使很多读书人感激泣下。为纪念钟峨,经学界多次请求,批准在福建省城建诺水书院,崇祀宋儒李延平和李钟峨。朱评在《福建省学政李钟峨肖像诺水书院序》中写道:“延平先生为道学渊源,夫子为斯文主持,共堪不朽一也。”
康熙五十九(1720),钟峨任广西学政,六十一年任翰林院日讲起居注官。同年五月升翰林院侍讲,讲评文史,实为雍正皇帝参谋。七月,升右庶子掌坊(副职)。九月,转左庶子掌坊(正职)兼翰林院侍读并日讲起居注官。十一月,任广西省乡试正主考,取陈朝坦等48名举人,副榜10名。后授中宪大夫。雍正五年(1727)任太常寺少卿,时年已68岁。
钟峨在翰林院供职22年,特别重视选拔培养人才。据《清代四川征略》载:在雍正皇帝执政初,钟峨上一奏疏,称翰林院为储才重地,请广储才路。雍正皇帝览毕奏章,“甚嘉之”。经大学士及九卿会议评议,将李钟峨奏言所请迅急宣示国内。钟峨居太常寺卿职,多所见地,尤其在政务大事方面见解独异。卓越的政治才识,为中外官绅咸钦。
钟峨晚年“目昏耳重",“养疾乡居”。卒于乾隆十四年(1749),终年88岁。
钟峨一生,曾任《三朝实录》、《方舆路程》、《国史》、《分韵近体唐诗》、《一统志》等各馆纂修官,主编《盛京志》、《保宁府志》、《通江县志》,著述甚丰。李钟峨尤长于赋律,为清初该体之肇端,影响深远。乾隆以后,馆阁最重赋律,道光时与试帖诗同为进退人才之具。
李钟峨还喜诗,受官职所限,虽多颂圣应制之作,亦不乏雅洁之句。有步龙雨苍韵《赋得柳色微茫远岸村》“遥见轻鸥三两点,细看深柳几多丛。晴光淡荡青帘外, 秀色 飘飖 碧浪中。山碓自舂田上屋, 水禽群磨岸 头风。此间端有幽人住,靖节墙边径已通。”仅此数句,可品其浓郁的诗味。督学福建时,刻其父 李蕃《雪鸿堂文集》集,其兄李钟壁 《燕喜堂》集,并附自撰《垂云亭》诗文集于后,共以《雪鸿堂全集》刊印问世,后选人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