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

中文名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
属性 省级一类示范性高中
现任校长 潘启祥
外文名 KailiNo.1HighSchoolofGuizhouProvince
所属地区 贵州省凯里市
主管单位 凯里市教育局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1941年建于炉山镇的“炉山国民学校师资培训所”。

1950年合并省立炉山师范、炉山县立初级中学、台江县立初级中学、雷山县立初级中学四校,在现凯里万寿宫建“贵州省立炉山初级中学”。

1951年初在凯里城东马鞍山下另建校舍,更名“贵州省炉山民族中学”。

学校图片学校图片

1956年9月增设高中部并于次年改称“贵州省凯里民族中学”。

1959年划归州政府管,1961年更名为“凯里第一中学”。

1963年8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9所重点学校之一。

1966—1978年先后改称永红中学、凯里新一中、凯里一中等。

1978年被省人民政府评为教育先进集体。

1984年凯里撤县建市,一中划归凯里市领导,称“凯里市第一中学”。

1990年凯里一中初中全部毕业,学校停办初中,全力办好高级中学。

1994年办学结构调整,重新办初中以及面向全州招收州民族班,挂牌黔东南州民族高中。

2000年停招初中班,并停止使用黔东南州民族高中名称。

2009年凯里市投入近4亿元全面启动了占地327亩的的凯里一中开怀新校区建设,并于2011年9月已经投入使用。

2017年开始,洗马河校区交由华鑫实验学校管理,停办初中部。

学校风景学校风景(3)2017年,在凯里市实验高级中学挂牌凯里一中开发区分校。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2011年,由凯里市政府投资4亿元建设的开怀新校区投入使用;2017年,在开发区实验高中挂牌一中分校。学校有两个校区:开发区校区(分校区)和开怀校区(主校区)。开怀校区作为本部重点发展,辐射开发区分校区发展。

2017年,洗马河校区交由华鑫实验学校办学,停办洗马河校区的教学,不再举办初中部。

学校鸟瞰学校鸟瞰

硬件设施

凯里一中开怀校区占地327亩,集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为一体。拥有可容纳上千人的大型室内体育馆、连接云端数字化的科技大楼、宏伟的教学大楼、音体美设施齐备的艺术楼、藏书十万余册的图书馆、六个食堂的两栋膳食中心,设施齐全的学生宿舍楼。

学校建筑学校建筑(4)学校积极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突出人文精神内涵。路旁绿化带茂盛,可绿化地绿化率为100%。几十种常绿乔木、灌木,绿茵茵的草坪、春有樱花、夏有槐花、秋有桂花、冬有梅花,把校园装扮得优雅大方,生意盎然。书香气氛浓郁,自然环境育人。

学校还设有医务站、国学馆、文学院、社团活动室、音乐练习教室等诸多学生活动教室。拥有三个专用报告厅、电脑教室、多媒体演播厅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学校办公和教学全面实行云端一中网络管理。校园拥有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和超市为一体的“学生后勤服务中心”,400米跑道的标准田径运动场等等。

教师团队

截至2024年2月29日,学校有正高级教师14人,特级教师12人,省级骨干教师30人,州级骨干教师55人。近五年来,有60多人晋升各级职称,10人晋升正高级职称,3人评为特级教师,5人评为省级教学名师,6人评为高中省级骨干教师,9人评为州级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24人评为州级骨干教师,6人评为州级骨干班主任,5人获得省级优质课竞赛一等奖,15人获得州级优质课竞赛一等奖[4]

发展规划

总体目标

把凯里一中建设成为省内领军,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化优质高中。

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16---2017学年度为过度性一年,2017年年底要全面完成学校发展的人事和制度重构,建立并形成学校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

第二阶段:2018年,使学校“特色化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三大工程建设形成体系;使“有效预习---激情课堂---课后追问---考试提高”的教学轨迹走向成熟;教育教学在社会上拥有高声誉、高品质。

第三阶段:从2019到2021年计划完成时,学校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形成自身独特的五个“一流”校园文化。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美誉度稳定在贵州省前列。

大门广场大门广场

学校荣誉

贵州省重点中学 1963年
贵州省先进教育集体 1978年
贵州省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 1999年
凯里市文明学校 2000年
全国学校群众体育先进集体 2001年
贵州省绿色学校 2001年
贵州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2001年
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 2002年
贵州省中小学校培训学习调研基地 2002年
贵州省“五·一”劳动先进集体 2003年
黔东南州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 2006年
全国校园文化先进单位 2007年
南京大学优质生源基地 2007年
北京交通大学生源基地 2008年
贵州省(一类)示范性高中 2013年
北京化工大学优秀生源基地 2013年
贵州省校本研修示范校 2014年
清华大学优质生源中学 2016年
贵州省文明校园 2017年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6] 2019年

办学成果

贵州省重点中学 1963年
贵州省先进教育集体 1978年
贵州省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 1999年
凯里市文明学校 2000年
全国学校群众体育先进集体 2001年
贵州省绿色学校 2001年
贵州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2001年
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 2002年
贵州省中小学校培训学习调研基地 2002年
贵州省“五·一”劳动先进集体 2003年
黔东南州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 2006年
全国校园文化先进单位 2007年
南京大学优质生源基地 2007年
北京交通大学生源基地 2008年
贵州省(一类)示范性高中 2013年
北京化工大学优秀生源基地 2013年
贵州省校本研修示范校 2014年
清华大学优质生源中学 2016年
贵州省文明校园 2017年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6] 2019年

录取金榜

高考状元

学校风景学校风景(4)多年来,凯里一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德行并重的优秀学子,造就了近7万余名栋梁之材,涌现了6名全省高考状元,21人次全省高考单科第一名、580多人次全国各类学科竞赛一、二、三等奖、1500多人次全省各类学科竞赛一、二、三等奖,多名同学保送进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等高等学府深造。

高考成绩

1982年省理科状元:陈小英

1985年省文科状元:杨建英

1987年省理科状元:孙军

1998年省理科状元:谭磊

2001年省文科状元:黄小倩

2002年省文科状元:廖衍杨韬

现任领导

2013年高考,7人录取清华北大。

2014年高考,张明剑同学以686分位列全省文科第五名,9位同学跻身全省前一百名。成绩600分以上的有165人。5人被清华北大录取。

2015年高考,王瑜同学以697分排列全省文科第三名,罗延桢同学以694分排列全省文科第五名。6人被清华北大录取,成绩600分以上有104人。

2016年高考,徐嘉诚同学以700分全省裸分列第三名,熊祖逊同学以698分列全省理科总分前十名。高考总分600分以上194人。贵州省文理科前一百名有12人,位列全省第二名。

2017年高考,冉诗睿同学以总分708位居全省第二名,全省前十名有3人,高考总分600分以上共有146人,贵州省文理科前一百名有12人。15人达清华北大录取线。

学校风景学校风景(2)2018年高考,何培雨同学以总分703分跻身全省前十,高考总分600分以上的有354人,其中文科171人,理科183人,10多人达清华北大录取线。

截止2018年,学校已经成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国防科大、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

校园文化

党委书记 杨和宝
校长 潘启祥
副校长 潘安华、杨海、杨光、周汉湘、刘寅
党委副书记 杨光[2]

学校定位

党委书记 杨和宝
校长 潘启祥
副校长 潘安华、杨海、杨光、周汉湘、刘寅
党委副书记 杨光[2]

文化标识

校园活动

办学理念:激情校园、潜能一中,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

管理理念:精心策划、狠抓落实、督查反馈、务求高效!

办学特色:严爱勤进、追求卓越!

校园精神:艰苦奋斗、自信自强、敢于亮剑、追求卓越!

培养目标:民族先锋、国家栋梁

发展目标:省内领军、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化优质高中

管理机制: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突出年级部的管理作用和各处室的服务功能,使学校行政从管理向服务转轨

教学大楼教学大楼

学生发展

校训:严爱勤进、追求卓越

校风:知行合一、奋发有为

教风:严谨治学、为人师表

学风:勤奋刻苦、求实进取

校歌:腾飞的凯里一中

知名校友

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在办学理念的支撑下,凯里一中以一类示范性高中积极带动黔东南地区素质教育发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平台,释放青春激情,学校将体艺教育融入多种民族元素,开创独具特色的校本操,使优秀的民族遗产在年轻一代中得到传承和弘扬。并在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书香文化、民族文化和社团文化“三大校园文化特色”。

学校艺术节学校艺术节

学校秉承“激情校园、潜能一中,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放飞自我,凸显个性。校团委牵头成立各类社团45个,创立社团联合会统一科学管理,逐渐培育了如模拟联合国协会、武道社、青禾社等社团。校内外的所有活动,完全由学生自行策划、组织、实施,每年由学生会、团总支等学生组织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科技周。既让所有同学都获得了表现自我的平台,也产生了一批学生领袖。

词条图册

亚太学生领袖峰会亚太学生领袖峰会(2)学校坚持“激情校园,潜能一中,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理念,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阵地,一直致力于学生探究能力、自主学习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实践创新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学校通过创建学生研究会为研究性学习提供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开拓视野,锻炼自我。从而进一步完善学校综合实践课程体系,为培养“民族先锋、国家栋梁”奠定基础。

在良好的培养体系下,学生培养取得成果。学生学科竞赛省级国家级以上获奖1379次。更有学子在欧洲的青少年八国峰会崭露头角,在全国学生领导力大赛上荣获一等奖,在亚太学生领袖峰会上与各国学生自信交流、在环渤海拟联合国大会上荣获最佳代表、贵州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崭露头角、民乐团在省级示范性高中生交响乐(器乐)展演一等奖,在全国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荣获器乐展演金奖、合唱团在市艺术节中荣获一等奖、舞蹈队全国文艺汇演暨第八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获银奖、校篮球队在贵州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获第一名,全国中西部U17篮球总决赛第三名、足球队在贵州省校园足球四级联赛获第四名等等[7]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