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中文名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外文名 GuiZhouVocationalTechnologyCollegeofElectronics&Information
学校类型 理工
校址 贵州省凯里市华联路1号
成立时间 1973年5月
录取批次 专科批
主管部门 贵州省
主要院系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系、智能制造与装备系、信息与智能电子系、财政金融系、传媒与设计系、电力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数字商贸系、汽车工程系
现任院长 崔邦军
简称 贵州电子信息学院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 贵州无线电工业学校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环境图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环境图(16)1973年7月,四机部委托083基地举办一所技工学校,校名为"贵州无线电技工学校",设车、钳、铣等工种,校址在830厂电镀车间。

1974年5月,改为"贵州无线电工业学校"。

1977年7月,经083基地报四机部批准,将原专业调整为: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机械加工。

1980年,四机部下文,从当年起,各专业均招收高中毕业生,面向全国招生分配。

1985年3月8日,时任电子工业部部长的江泽民同志到校视察工作。

1987年,学校随振华公司整体下放贵州省管理。

1993年11月8日,省政府授予学校为"贵州省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2000年5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 贵州省电子工业职工大学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1992年6月25日,经省政府批准,083基地电子工业职工大学从都匀迁至贵州无线电工业学校,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1998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083基地职工电子大学更名为贵州省电子工业职工大学[5]

合并之后

2000年7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获批,贵州无线电工业学校与贵州省电子工业职工大学合并组建成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并正式定名为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5]

2003年,通过国家高职高专办学水平评估。

2011年,建成贵州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2021年9月30日,通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的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验收。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设8系1部,有40个专科专业。

所属院系

专业名称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系

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软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智能制造与装备系

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含数控技术方向)、工业互联网应用、大数据技术(工业互联网方向) 

信息与智能电子系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

财政金融系

财务管理、会计、证券与期货

传媒与设计系

广告设计与制作、影视动画、建筑室内设计

电力工程系

供用电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源变换技术与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管理

建筑工程系

建筑施工技术、建筑经济管理、建筑工程监理、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数字商贸系

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行政管理、旅游管理

汽车工程系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车身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

师资力量

所属院系

专业名称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系

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软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智能制造与装备系

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含数控技术方向)、工业互联网应用、大数据技术(工业互联网方向) 

信息与智能电子系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

财政金融系

财务管理、会计、证券与期货

传媒与设计系

广告设计与制作、影视动画、建筑室内设计

电力工程系

供用电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源变换技术与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管理

建筑工程系

建筑施工技术、建筑经济管理、建筑工程监理、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数字商贸系

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行政管理、旅游管理

汽车工程系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车身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

教学建设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教职工517人,其中专任教师427人,教授、副教授105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比达69%,有省级优秀科研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团队8个。

省级优秀教学名师(1人):龙星 

省级优秀科研教学团队(2个):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团队、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团队 

校级教学团队

序号

团队名称

工作部门

项目负责人

获批时间

1

旅游管理教研科研团队

管理工程系

杨前

2012年

2

财务与金融教研科研团队

管理工程系

王皑雪

2012年

3

通信管理教研科研团队

通信工程系

王祝

2012年

4

信息与通信教研科研团队

通信工程系

范泽良

2012年

5

软件教研室教学科研团队

计算机科学系

李梅

——

6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计算机科学系

——

——

7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学团队

计算机科学系

——

——

8

移动应用开发教学团队

计算机科学系

——

——

合作交流

序号

团队名称

工作部门

项目负责人

获批时间

1

旅游管理教研科研团队

管理工程系

杨前

2012年

2

财务与金融教研科研团队

管理工程系

王皑雪

2012年

3

通信管理教研科研团队

通信工程系

王祝

2012年

4

信息与通信教研科研团队

通信工程系

范泽良

2012年

5

软件教研室教学科研团队

计算机科学系

李梅

——

6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计算机科学系

——

——

7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学团队

计算机科学系

——

——

8

移动应用开发教学团队

计算机科学系

——

——

学术研究

  • 质量工程

据2017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专业1个,省级高职示范专业7个,贵州省首批示范性专业5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27门,院级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示范性专业3个,全国高职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资源研究项目2个。

2016年-2018年学院获得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立项(27项):省级骨干专业建设项目5个、省级重点专业群建设项目3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5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开放实训基地2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现代学徒制试点1个。

全国高职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资源研究项目(2个):综合布线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专业(1个):通讯技术

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模具设计与制造

国家级精品专业(1个):模具设计与制造

省级高职示范专业(7个):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市场营销

省级首批示范性专业(5个):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信息安全与管理、通讯技术、应用电子技术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机械制图》、《移动通信技术》

省级精品课程(11门):《塑料模具设计》、《机械制图》、《电子产品装接工艺》、《计算机维护维修与实训》、《网络数据库技术》、《移动通信技术》、《PLC应用技术》、《Web项目开发技术(ASP.NET)》、《电气控制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数控加工技术》 

院级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示范性专业(3个):通讯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

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课程(1门):《交换与路由实用配置技术》

院级精品课程(27门):《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广告创意设计》、《电机与机床电气控制》、《网络互联技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服务器安装与配置》、《家用电器维修技术》、《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市场营销》、《塑料模具设计》、《机械制图》、《电子产品装接工艺》、《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维护维修与实训》、《PLC应用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系统维护》、《服务器安装与配置》、《C语言程序设计》、《Web项目开发技术(ASP.NET)》、《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电气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基于C语言)、《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数控加工技术》

  • 教学成果

2016年4月,在2016年全省职业技能大赛汽车类赛项中,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选手李云乔、张小生、熊小刚获得了“汽车检测与维修”综合技能项目二等奖、“汽车电气系统检修”项目二等奖、“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项目三等奖;汽车营销赛项两位选手郑传鑫、陶蓉获得“汽车营销技能”项目二等奖,并将代表贵州省参加五月份在长春举行的全国大赛。

2016年,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欧东、刘胜两名同学参加第七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贵州省选拔赛,分别获得嵌入式设计与开发组一等奖、单片机设计与开发组一等奖。 

2016年,在2016年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中,学院参赛选手获得电子产品芯片级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赛项一等奖、物联网技术应用赛项一等奖。

2016年4月,在2016年贵州省职业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信息类、文化教育类)选拔赛中,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艺术设计系代表队参加了电子信息类的学生组、教师组共6个项目的比赛,此次比赛取得学生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教师组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2016年,在贵州省2016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中,学院欧军欢、廖永杰两位同学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获一等奖,赵传彬、曾德芝两位同学获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获二等奖。2016年,在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教师组、学生组比赛中,学院廖永杰、欧军欢、吴长骞、邱键、强曹平、刘胜、欧东、杨华同学获得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高职组)、电子芯片级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物联网技术应用全省第一名,将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

2016年5月,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赛项中,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曾祥坤、黄志明、舒科三位同学获团体三等奖。

2016年5月,在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联网技术应用比赛中,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杨华、刘胜、欧东三位同学获团体三等奖。

2016年5月,在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赛中,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杨林、丁林、杨丽坤三位同学获全国三等奖。

2016年5月,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学院两支代表队荣获贵州赛区“二等奖”及“三等奖”。

2016年6月,在贵州省第三届“联盟杯”高校英语写作大赛初赛中,学院刘瞾同学荣获高职组省级特等奖(第一名),61504班的王磊同学荣获高职组省级二等奖。

2016年6月,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贵州赛区选拔赛,学院“三人行”团队的“奔跑吧-黑毛猪”创业项目作品获得了二等奖。

2016年6月,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高职组)“先电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赛项中,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熊敏、贺小露和软件技术专业的杨传磊三位学生组成的团队荣获团体二等奖。

2021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名单。

科研成果

  • 校际交流

2015年8月,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杨治华、院长王丹中、副院长陈刚、院办主任陶大伟、教务处处长薛苏云、人事处处长骆建建、发展规划处处长赵佩华、副处长丁振中一行8人到访学院,双方就学院沿革、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校园风景等问题进行了交流[7]

2015年11月,学院党委书记邱兴萍、院长崔邦军率学院相关领导干部一行十人赴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参观考察,双方参会人员到该院各办公室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希望今后两校进一步加强交流,共同发展[8]

2016年5月,学院党委书记邱兴萍教授带领计算机科学系、艺术设计系党总支书记鲁辉、艺术设计系艺术教研室教师一行到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考察交流,双方就党建工作、艺术类专业开设情况、招生情况、专业未来发展方向、校企合作情况、实训室建设情况、人才培养方案、艺术设计大赛开展等方面进行了交流[9]

2016年5月,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副校长徐国庆一行4人来该校交流学习,谢朝明副院长介绍了学院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以及招生就业情况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希望双方以后继续加强学习与交流[10]

2016年6月,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处长谌洪琴处长一行四人到学院进行交流,双方参会人员对进一步加强组织人事、招生就业、学生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了对口深度交流[11]

  • 校企交流

2016年5月,学院与圣泓工业设计创意有限公司校企共建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基地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学院将与圣泓工业设计创意有限公司共建“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杭州天阔创意有限公司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在学院举办“圣泓创意班”。

2016年5月,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工程师与学院开展了本年度第二次的订单班教学活动,此次中达电子工程师访校的主要内容安排为开展订单班班级交流会、沟通技巧训练、户外团队活动以及Solidworks基础课程、产线常用工具及设备介绍、手工焊锡等素质与专业课程辅导。

2016年6月,学院与中科汉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联网创新实训基地落成,正式开始试生产性运营。该基地采用“共建共享、培教结合”方式,由校企双方共建共管,由校企共建的集学生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职工培训与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实训基地。

2016年6月,学院与东南药业校企共建“东南物流管理学院”成立仪式在黔东南药业有限公司隆重举行。

2016年6月,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培训班在学院开班,来自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所属企业的69名学员将参加计算机辅助设计、普通车工、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维修电工等四大工种的培训。

2016年6月,在黔东南州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协调和沟通下,学院科研所、电子信息及电力工程系教师一行十余人,赴贵州全世通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调研工作。校企双方就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校外实训基地等相关校企合作事宜达成了共识[12]

学术资源

文化传统

2014年,学院共编写出版教材31本,在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320篇,其中公开发表论文221篇(中文核心期刊26篇,EI收录2篇),出版《学报》四期,刊登论文99篇。成功申请国家专利7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4项已在企业实现成果转化应用。成功结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课题2项,成功申报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职教学会等5个部门课题24项[13]

2015部分教研科研、专利列表
序号 名称或内容提要 课题来源/认定机构 主持(参与)人 日期
1 贵州省高职教育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制和模式改革研究 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刘沁易 2015年
2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体制下的黔东南州生态文明旅游文化建设 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刘沁易 2015年
3 城镇化背景下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研究 贵州省教育厅 吴琼 2015年[14]
专利统计一览表(2014年)
序号 专利名称 负责人及主研人 专利类型 授权时间
1 烘烤自动翻动装置 吴政江 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2014年1月15日
2 包装盒(柴火腊味火腿) 吴政江 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2014年6月4日
3 包装盒(柴火腊味分享包1) 吴政江 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2014年6月5日
4 包装盒(柴火腊味分享包2) 吴政江 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2014年6月6日
5 一种车床卡盘用安全扳手 王建、赵传彬、姜天根、裘敏浩、阳乾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 2014年1月29日
6 一种便携式粉笔盒 高桥金、姜天根、王建、赵传彬、阳乾权、杨晓婷 实用新型专利权 2014年7月9日
7 一种便携式刀架卡盘扳手 王粟、王建、裘敏浩、许世锋、李和林、季炜 实用新型专利权 2014年7月9日[15]

学校标识

2015部分教研科研、专利列表
序号 名称或内容提要 课题来源/认定机构 主持(参与)人 日期
1 贵州省高职教育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制和模式改革研究 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刘沁易 2015年
2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体制下的黔东南州生态文明旅游文化建设 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刘沁易 2015年
3 城镇化背景下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研究 贵州省教育厅 吴琼 2015年[14]

精神文化

专利统计一览表(2014年)
序号 专利名称 负责人及主研人 专利类型 授权时间
1 烘烤自动翻动装置 吴政江 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2014年1月15日
2 包装盒(柴火腊味火腿) 吴政江 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2014年6月4日
3 包装盒(柴火腊味分享包1) 吴政江 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2014年6月5日
4 包装盒(柴火腊味分享包2) 吴政江 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2014年6月6日
5 一种车床卡盘用安全扳手 王建、赵传彬、姜天根、裘敏浩、阳乾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 2014年1月29日
6 一种便携式粉笔盒 高桥金、姜天根、王建、赵传彬、阳乾权、杨晓婷 实用新型专利权 2014年7月9日
7 一种便携式刀架卡盘扳手 王粟、王建、裘敏浩、许世锋、李和林、季炜 实用新型专利权 2014年7月9日[15]

学校领导

  • 馆藏资源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图书馆图书馆共有馆藏纸质图书55万册,超星电子图书共648350种,硕博论文收录841178篇,万方电子期刊8000余种。

  • 学术期刊

截至2014年6月,学院开办有《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刊期,刊期以学术性论文为主,兼顾多职教育教学研究,刊载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介绍电子信息相关学科、行业的学术动态。主要栏目有:职教论坛、教育教学研究、应用技术、实践论坛、对外交流等[16]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徽释义:

校徽校徽标志是由“贵州”“电子”的英文字头“GE”为设计元素,变为电子运行轨道,无线延伸的条束和舞动的人形。标准图形中的三条横快代表了三条起跑线,同时也代表了学院的最主要的三个专业。然而圆球体象征太阳,学院学子迎着潮阳人向前奔跑,向前进。其中电子运行轨道突出学院的专业特色,电子又似冉冉朝阳,象征学院各项事业发展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无限延伸的条束排列有序,象征各学科间协调持续发展的良好势态;条束又似向上的阶梯,象征学院勇攀职业教育事业高峰的强大实力和十足自信。舞动的人形象征学院以人为本、为社会培养高级应用型电子信息人才的目标和理念[17]

标志的大部分颜色采用蓝色,局部采用红色。蓝色象征着大海,天空等,给人一种拼搏,奋进,而红色充满激情。

校训

求知思进、厚德载物

其寓意为:要求学生在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上,要努力探索,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积极向上,追求品学兼优的人生境界,力求使在校学习期间具备高尚、美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获得广博丰厚的知识、技能。迈出校园,走向社会,成为祖国建设的合格人才。

(注:厚德载物:德,思想品德;物,知识技能。释义: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出处:《易经》有坤卦,其《大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4]

校歌

《起航》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歌

作词:殷海春、邱兴萍、娄性诚

校歌校歌作曲:郑建安

我们从清水江畔扬帆起航,

时代精神激励着跨越梦想。

青春如歌我们激情飞扬,

文明勤奋勇做民族脊梁。

啊----

电子学院人才的摇篮,

校企合作桃李芬芳。

求知思进谋发展,

厚德载物谱华章。

我们在苗岭之都铸就辉煌,

军工传统鼓舞着赶超力量。

前程似锦我们展翅翱翔,

敬业创新不负人民期望。

啊----

电子学院人才的摇篮,

校企合作桃李芬芳。

求知思进谋发展,

厚德载物谱华章。

校歌说明

1、第一段从学生的角度,写同学们青春飞扬、积极向上、勤奋学习的校园生活和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第二段从学校的角度,写学院美好的发展前景和继承军工传统,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决心、信心。

2、歌词展示了“赶超”、“跨越”的贵州精神;点明了“苗岭之都”、“清水江畔”的地域;突出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特点;嵌入了学院“文明勤奋敬业创新”的校风;特别是通过结尾的反复吟唱,强调了学院名称和“求知思进,厚德载物”的校训,表达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倾向。

3、歌词体现了学院校园文化特色,歌颂了继承军工光荣传统、奋发有为的校园精神,抒发了全校师生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坚定追求,催人奋进。歌词简洁凝练,一二段整体对偶,讲究押韵,读来琅琅上口。

4、歌曲用进行曲节奏,铿锵有力,昂扬向上,表现出无比的坚定、自信与豪迈[18]

校区环境

学院实行半军式化管理,在思想教育中渗透军工文化教育,积极倡导以职业品质养成为重点的全面素质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依托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院学生在国家、省级各类技能大赛中频频获奖,仅2013年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三等奖以上就有65项(100多人次),多次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充分体现了我院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学院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毕业生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深受企业欢迎,近几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形成了“就业兴——招生兴——学校兴”的良好发展态势[19]

学校荣誉

报考条件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鲁轶 
院长 崔邦军
党委副书记 黄美煜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吕自力
党委委员、副院长 谢朝明、龙光涛、孔杰、郑海东

资料来源:2022年5月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官网[3]

词条图册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鲁轶 
院长 崔邦军
党委副书记 黄美煜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吕自力
党委委员、副院长 谢朝明、龙光涛、孔杰、郑海东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