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莲实力追古人,笔力稳健。其画仕女图,运笔精细,造型准确、生动,人物神采灿然,且用笔清秀而又细劲有力,敷彩淡雅自然,人物的动态、神情无不生动传神。而他作的《达摩图》(刊于《广东名画家选集》)则是以木石的斧劈皴法、笔墨的豪纵、淋漓,衬托出人物的宁静端坐,鲜红的衣袍与水墨、浅绛的木石也是鲜明、强烈的对比,是极为成功的人物画佳作。人物之外,蒋莲也能画山水,且别具情趣。如他的绢 蒋莲画作本设色《停琴听阮图轴》,以山水占画幅之大半,用笔细致,清丽幽雅,亦为佳作。广州美术馆、广州市文物总店藏有其多幅作品。中山市博物馆曾藏有其《麻姑献寿图》(中堂)、《高仕图》(条幅)。中山一女收藏家黄某曾藏过其精致的洒银人物扇面,可惜在迁居中遗失。笔者在中国嘉德广州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拍卖会上曾见过其四屏绢本《仕女图》,非常精美,且完整无缺,十分难得。
他不仅善画神仙、高仕、仕女等人物画,传说他亦善画“春画”。“春画”即描写男女裸体合欢场面的画,用于女子出嫁时,女方家长放在嫁妆衣栊上的画图,亦是封建社会性教育的形式之一。又说书画收藏家的书画箱内,如放有春画,书画盗贼见之而逃,藏家以此作“符咒”保护藏品。这也可推断,当时他因出于需要,已进行人体写生,但只在隐蔽中进行,而不同于现在美术学院由众多学生对着模特儿的写生法而已。由于他所画的人物逼真传神,而此类画亦有一定需求,相信人们对于其画“春画”是理解的。传说由于他画春画多而患眼疾,并将近盲,于是其到观音庙许愿祈福:若能治愈眼疾,就亲手画一百个观音像以作还愿。不久,眼疾果然治愈,他也履了愿。看来他也是个佛教徒,至少在这个期间是。现在听来像是滑稽之谈,但其生长在封建社会,有此观念和行为是可理解的。
传说归传说,他的工笔画艺术成就是公认的,至少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在全国受到青睐,在中国美术史上也占有了一席之地。这在中国美术史的许多典籍中可查找到有关佐证。这些传说或故事不会对他的艺术成就有何影响,相反对这位出色的艺术大师的生平,增加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我们可惜的是其寿缘有限,英年早逝。这或许是其过分投入艺术,精力耗尽之缘故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