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概况2.地理位置3.开发治理(1)城中泛舟游人醉(2)童叟流连不肯归
黎明河是贯穿东城区的主要水系,源头自春雷泵站起,流经王家围子地区、东城区,最后进入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流域内共有湖泡19个,其中水库两个,景观公园3个,自然泡13个,湿地自然保护区1个。河道全长37公里,流域面积161平方公里。在大庆的城市发展历程中,黎明河一直备受关注,如此引人注意,就因为它曾经是个“闹心”的龙须沟,臭气熏天,蚊虫成群。
黎明河的前身是“东二排干”,是条排污渠。在上世纪80年代开掘,东城区161平方公里区域内的地表水、19个湖泡的水或明走或暗流,和着排污水,一股脑地涌入到黎明河中。但由于大庆地势较为平缓的特点,水的流速慢,全长37公里的黎明河渐渐地“沤”住了。头些年还好,虽然是土堤,但是沿河居民不多,大庆的水源也充沛,尤其赶上泄洪的时候,大流量的冲刷,黎明河还挺清亮。可是随着大庆越来越干旱,地表水也萎缩得厉害,加上居民增多,排污量的加大,黎明河渐渐地“沤”臭了。沿河的居民一到夏天都不敢开窗,臭味熏得闻不了,蚊子咬得受不了,黎明河成了远近闻名的“龙须沟”。
其实在那些年里,政府始终坚持清淤,也没少掏钱。可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手段等原因,就是根治不了。百姓挺不住,政府更是坐不住了。上世纪末开始,黎明河整治纳入了大庆政府的长远规划。可是一直让老百姓耿耿于怀的水质改造却始终差强人意,找不到根本的解决办法。
从2003年开始,经过漫长的五年论证,一个振奋的整治改造方案终于出来了。黎明河沿岸的10万居民终于有了盼头儿!2008年3月,黎明河整治工程正式动工。
2009年9月23日,投资近5亿元的黎明河综合整治工程竣工,焕然一新的黎明河在沿岸数十万居民的翘首期盼中盛装亮相。其一改往日“藏污纳垢不出流,满河污水祸四周”的局面,由原来的排污干渠变为今天的水清岸绿、曲径通幽、河湖连通的滨水景观区。
如今,泛舟黎明河,一处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景观长廊渐渐浮现。除了为沿岸10万居民展现了水的秀美外,更已成为穿越东城区的主要亲水绿化景观轴线。现今的黎明河还连通了黎明湖与兰德湖,实现河湖通航,全长7公里,而作为大庆市市区水域内的首条航线,在旅游、文化、生态上都有其独特意义,体现了城市建设人文理念思想,开启了大庆水文化新篇章。
黎明河是一条人工河,全长37公里,深约1.3米。黎明河的前身叫“东二排干”,是上世纪80年代末,大庆油田开掘的排污渠。主要排放采油三厂、采油六厂的工业废水和上游居民的生活污水。前几年,除了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被排入,加上北引的嫩江水因水流慢等因素,使清凌凌的黎明河变成气味难闻的臭水沟。
虽然黎明河年年都进行排淤治理,但河水还是混浊不清,沉泥较深,尤其到了夏天,河水散发出的异味较大,使黎明河景观大煞风景。
经2009年的巨资改造后,成为了大庆市的一道靓丽的城市景观。
黎明河位于有着“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之称的黑龙江省大庆市。 它位于大庆市萨尔图区东侧(萨尔图区与大庆高新区分界线),东邻黎明湖,西侧为经九街,河流纵贯整个东城区(萨尔图区、高新区、龙凤区),最终流入龙凤湿地。
改造后的黎明河,有一条游河航线,既可白天泛舟,亦可夜晚赏景。
黎明河项目指挥部副总指挥姜德胜介绍,这条航线连通黎明湖与兰德湖,全长7公里,这是我市市区水域内的首条航线。如今,市民真的可以约上三五个好友,坐着一条小木船,游河入湖,观楼,赏花,玩水了。走近黎明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雕塑。看,一群孩子在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每个人物的表情丰富,或慌张、或开心,脸部表情刻画得入木三分,《老鹰抓小鸡》的雕塑把人带入了开心的童年。《腕儿》、《劲儿》,映射出人们生活中的印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穿过纬十一路桥,月牙岛第一个冲入视线,它是低洼处自然形成的一个岛屿,通过汀步与广场相连,游人可以通过汀步进入月牙岛,亲近自然,感受河水的温柔。月牙岛上还设计了跌水墙,汩汩清泉从石缝中流出,俨然一个天然瀑布,配上五光十色的灯光,在雾化灯的照射下,犹如身临仙境一般。低头看,水里更热闹,荷花、睡莲、菖蒲随风摇曳,水下喷泉形状各异,随着音乐的响起,在水光灯的照射下,色彩斑斓,变化多端的水柱将冲破水面,尽情展示水的柔美。
尽善尽美,是黎明河项目改造指挥部追求的目标,指挥部负责同志说,黎明河通航范围内,共经过8座桥,他们对每座桥的桥底都进行了彩绘处理,不让每个节点留下遗憾.蓝色的水面,成群的鱼儿从此游过;碧波荡漾的湖面,茂密的芦苇丛中、偶有水鸟飞过……一座座桥,把人从繁华的都市带入了草长莺飞的自然之中,共同演绎了人与自然共生的和谐画面,好一幅北国江南。
大庆的湖光水色格外迷人,数万市民更是陶醉于黎明河,老幼携手同游黎明河。每当夜晚,各色彩灯悉数亮起,点缀着柔美的河边景观,那美景让人流连忘返。现如今,黎明河已经成为附近的居民们茶余饭后的一个休闲散步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