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勾儿茶,鼠李科勾儿茶属植物。产云南(彝良、大关)、四川(峨眉山)、贵州(毕节、纳雍)。生于山地林中或灌丛中,海拔1400-19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彝良。
攀援灌木;幼枝黄绿色,平滑无毛。叶纸质或近革质,卵形、矩圆形或椭圆形,长6一10厘米,宽3.5—6.5厘米,顶端钝或圆形,稀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稀截形,上面绿,无毛,干时变栗色,下面被密柔毛,侧脉每边12—17条,叶脉上面下陷,下面明显凸起;叶柄长1.5—4厘米,无毛;腋芽大,宿存,边缴具缘毛。花芽卵球形,顶端钝;花黄绿色,无毛,排成顶生宽聚伞圆锥花序,花序长可达18厘米,分枝长达7厘米,花序轴被短硬毛,花梗长2—3毫米,无毛。核果短小,长6—8毫米,直径3—4毫米,顶端具小尖头,基部宿存花盘皿状,成熟时紫红色;果梗长2—3毫米。 花期7—9月,果期翌年5—6月.
本变种以花序轴无毛,叶下面仅沿脉被疏短柔毛或脉腋被疏毛,与原变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