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夫人

美国夫人

目录导航

剧情简介

《美国夫人》以20世纪70年代《平等权利修正案》推动过程为背景,聚焦抵制平权运动的保守主义代表人物菲莉丝·施拉夫利(凯特·布兰切特饰)。故事从施拉夫利与“第二波女性主义”代表人物格洛丽亚·斯泰纳姆、贝蒂·弗里丹、雪莉·奇瑟姆、贝拉·艾布扎格及吉尔·拉克尔豪斯等等当时女性视角出发,重新见证70年代文化战争中的一场攻坚战是如何导致了日后“道德多数”运动的崛起,并永远改变了美国当代政治版图。

分集剧情

分集查询
  • 第1集

    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女性更多时候像是丈夫身边的陪衬、花瓶。即便政要家的夫人们也不能免俗,她们嘴上挂着的都是丈夫如何如何,生活都是以丈夫和家庭为中心,从没考虑过自己能否发挥什么作用。在她们固有的思维观念里,女人生孩子、照顾家庭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在民主党的推动下,一场女性平权运动悄然兴起,《平等权利修正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共和党人菲莉丝可能算是个异类,她对民主党提出的议案嗤之以鼻,自己却又热衷于政治,对国防战略有自己的见解,还在党派办公室任职。这些都得益于二战期间,她在华盛顿大学学习政治科学。在照顾六个孩子的同时,她仍保持充沛的精力著书写作,还两次参选众议员职位,均以失败告终。 菲莉丝应邀参加菲利普·克莱恩主持的《保守观点》访谈节目,对时任总统尼克松的政策颇有抨击之意。她不相信美苏之间会达成所谓的核战略平衡,更不相信苏联会遵守核武限制协议。言下之意,总统的政策令美国丧失核优势,是在自毁长城。直白的话语令同为共和党人的菲利普有些意外和尴尬,及时用广告打断了菲莉丝此后的发言。 后台休息时,菲利普向菲莉丝提出一个建议。
    实际上,菲利普和其他几名众议员正打算就限制核武协议一事,与参议员巴里磋商,劝阻尼克松总统签署协议。他希望菲莉丝能到华盛顿一同参与协商谈判,顺便还能介绍几位金主,为菲莉丝的下一届竞选提供资助。对菲利普的提议,菲莉丝欣然应允。 在丈夫弗莱德的选区,菲莉丝很有影响力。她定期编撰时事通讯文章,邮递给本州参众议员及官员。最近一篇《基辛格的大谎言》,可以说是狠狠打了那位国务卿的耳光。她还创立了“美国革命妇女会”,成员都是议员夫人和女儿们,在聚餐时倾听她的政治见解。在她的圈子里,有很多支持者,而她们有个疑问,为何菲莉丝没有强势反对《平等权利修正案》。菲莉丝对此不以为然,她擅长的是军事和国家安全,而不是去处理那些怨妇的抱怨。 菲莉丝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她不认为女性受到了歧视,又何来平等一说,女权主义者就是在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性别歧视。就算自己的父亲早逝,老母亲生活拮据,她也认为是父亲没有工作到足够年限,母亲才领不到养老金,并没有思考过母亲外出工作的可能性。 录制好访谈节目,又完成了每日必须的应酬,回到家已是晚饭时间。
    菲莉丝上楼叫孩子们吃饭,在女儿房间的纸箱里看到一些女权主义的书籍,随手拿出来看了一眼,又面带嘲笑的扔了回去。晚餐前,菲莉丝跟丈夫提起去华盛顿的事。弗莱德很不高兴,作为一家之主,他不希望妻子与家庭分开,他也不会离开奥顿。今天的晚饭吃得很不愉快,菲莉丝只是在孩子们面前保持着僵硬的微笑。 几天后,菲莉丝仍执意前往华盛顿。国会大楼外,聚集了很多支持《平等权利修正案》的年青女孩。菲莉丝从接受现场采访的奇泽姆众议员身边经过,不想多理会她的奇谈怪论,匆匆进了菲利普的办公室。去见巴里参议员之前,菲利普让菲莉丝打消今晚就回奥顿的念头。晚上要去公爵餐厅与那些潜在金主打打交道,还有政治行动委员会那帮人。 菲莉丝默然点头,跟着菲利普走进巴里办公室。然而很快她就发现在这个男人主导的国会大楼里,自己的意见根本没人在乎。直到此时,菲莉丝仍没有考虑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她把不重视女性的现象,归咎到美国四千万妇女不参与政治,不出门投票,才会被男性忽视。 既然女性在国会不会有所作为,那也就没必要再去巴结那些金主。
    菲莉丝心灰意冷,当天乘坐飞机返回奥顿。在晚餐时,她明确告知丈夫,不再参与竞选,会留在家里,把老母亲接来,一并照顾。 慢慢的,菲莉丝开始关注修正案对政治的影响,发现很多男性持反对修正案,都是出于自身的利益或面子,没人能够提出哪怕一条有理有据的反对意见。身为“美国革命妇女会”国防主席的菲莉丝,在成员聚餐会上,首次没有提到军事、核武,而是从自己的角度批驳提倡男女平等的《平等权利修正案》。 菲莉丝认为修正案是对传统美国家庭的威胁,也是对解放妇女运动的威胁。既然女权主义者提倡给妇女选择的权利,那为什么选择当全职母亲就有错。她拿出从女儿房间里找到的,女权运动之母贝蒂·弗莱顿著作《女性奥秘》,援引其中的一句话“婚姻是舒适的集中营”。菲莉丝据此假设修正案被通过,那以后女人也要上战场,是否留男人在家照顾宝宝?女性才是主要的家庭照顾者,逼迫女性工作就相当于加重女性负担。最终导致女性不愿生育,破坏了婚姻与家庭借以存在的基石。 菲莉丝编写了《女性“平权”错在哪里》的时事通讯文章,寄给有影响力的议员和他们的夫人。

  • 第2集

    截止到1972年4月,全美38个州已有8个州批准了《平权修正案》。不过,菲莉丝邮寄的时事通讯也发挥了作用。她接到安·帕特森从俄克拉荷马州打来的电话,修正案未在俄州众议院通过,参议院口头表决不再举行听证,这可以说是反女权主义的一个胜利。安很支持菲莉丝,想尽自己所能做些事。但安向菲莉丝索要邮寄名单就显得很不专业了。邮寄名单是菲莉丝多年积累下来的人脉网络,哪能随便给他人。安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就说明她并不懂得政治,不是个可以合作的人。菲莉丝借口小儿子罗杰在捣乱,敷衍几句便挂断了电话。 女权运动成了大势所趋,菲莉丝却有信心阻止《平权修正案》的最终通过。只要到了1979年3月22日,修正案仍未能在全部38个州批准,就将自动作废。菲莉丝正是要抓住这一点,尽可能的扩大影响,拖延批准进度。如果修正案在自己的家乡密苏里州通过,也许有损脸面,可菲莉丝当前更关注的是丈夫选区所在地,伊利诺伊州的情况。这里是艾德莱·史蒂文森的大本营,此人是个极有辩论才能的民主党人。再加上戴利那台芝加哥宣传机器,想阻碍修正案,可以说难如登天。而菲莉丝就是要让女权主义者认为稳操胜券,不做提防时,反戈一击。
    菲莉丝来到埃莉诺主持的主妇形式会,借着埃莉诺讨论监狱系统的论题,说起誓言要废除美国监狱系统的黑豹党激进份子安吉拉。安吉拉在加州因涉嫌谋杀受审,谢丽·奇泽姆却公开支持她,格洛丽娅还是其辩护基金的财务员。奇泽姆和格洛丽娅均是女权运动的倡导者,形式会的议题自然而然转到了女权主义上。 在座的女性都是菲莉丝的支持者,对她可以说是言听计从。距离最终结果出炉还有七年时间,菲莉丝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让公众明白,修正案并不是两党之间的斗争,要让媒体注意到像她们这样的家庭主妇。为此,各位夫人们就要行动起来,发动一场投信运动,向各州立法者致电或写信,倡议他们对平权修正案投反对票。政治就是这样,得到的关注越多,谁的赢面就越大。 说起关注度,即便菲莉丝被推举为全职主妇代表发言人,她的名气也只限于右翼保守党内部而已,远远不及格洛丽娅。格洛丽娅面容娇好,身材苗条,年近四十仍坚持单身,简直就是破除婚姻的代言人。她创办有自己的杂志《女士杂志》,颇有争议,也因此成为媒体焦点。尤其杂志中的堕胎广告,让很多美国中部妇女大为光火,但格洛丽娅坚决认为女性拥有支配自己身体的权利。
    除此之外,格洛丽娅还想在下一期杂志封面使用谢丽·奇泽姆的照片,为她在民主党大会前夕造势。只不过赞助商克雷担心以黑人女性为封面,会惹怒南方分销公司和销售团队。在他的强烈反对下,格洛丽娅才作罢,打算改用“神奇女侠”的封面。 作为家庭主妇们的代言人,菲莉丝受邀上了《菲尔·多纳休秀》节目。菲莉丝全场保持着职业性的微笑,对平权修正案做出批驳。列举修正案通过后可能发生的种种恶果,诸如女性征兵,取消赡养费,取消抚养费,取消寡妇社会保障基金等不人道行径,说不定以后还会陷入类似男女同厕这种女性极权的噩梦之中。菲莉丝的演讲极富煽动性,成功影响了收看节目的伊利诺伊州参议长,决定在投票前先进行一次听证会。 到了听证会的日子,弗莱德向众议院委员会作证,家庭主妇并不认为被婚姻奴役,不想离开家庭和孩子,更不会为了达到某种虚假平等就放弃一些特权。与此同时,州议会大楼外,有数百名举着牌子,高喊口号,支持平权修正案的年青女性。菲莉丝意识到传统的老派作法已然行不通,主妇们必须走出厨房,公开表达自己的意愿。

  • 第3集

    仅仅过了两个月,又有10个州批准了《平权修正案》。受到伊利诺伊州的鼓舞,上百名菲莉丝时事通讯订阅者即将前往圣路易斯,了解革命妇女会的策略,帮忙开启全国运动。目标是一年内在全国开设25家分会,取名为反女权联盟。 在圣路易斯的午餐会上,各位来宾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反女权的看法和措施。她们誓言要保护美国家庭传统,没有家庭就没有国家。但这个新组建的联盟并非铁板一块,菲莉丝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坚定的支持者爱丽丝就认为玛丽·弗兰西斯是白人至上组织成员,不适合当路易斯安那州分会主席。激进的种族言论会招来不满,不利于组织形象。 爱丽丝在尝试沟通时,一言不和,南部各州支持者愤然离场。一直在后面观察的菲莉丝赶紧上前圆场,绕开投票环节,直接委任玛丽负责路易斯安那和密西西比的反女权活动,安·帕特林负责俄克拉荷马,杰奎负责德克萨斯,萝丝玛丽负责伊利诺伊……
    平息局面后,菲莉丝才婉转的说出会写一些与媒体和民众交流时的要点以及参考脚本。使用一致的语言风格才能更好的服务于联盟目标,也更符合全国性组织的风格。用同一个声音,表达同一个观点。对于菲莉丝的建议,玛丽欣然接受,还挑衅的看了一眼爱丽丝,完全不知道自己被菲莉丝算计了。 同样,谢丽的雄心壮志也不是一帆风顺。虽然在校园的支持率飙升,仅次于大热门麦戈文参议员。但从全国民间调查来看,她仅占1%,排名垫底。为了避免她把自由党的选票,从其他民主党竞选者身上抢走,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她退选。谢丽大为恼火,既然麦戈文很可能在迈阿密的民主党大会上得到提名,那谢丽就要放手一搏,以手中的黑人牌和女性牌要求成为麦戈文的竞选搭档,成为美国第一任黑人女副总统。

  • 第4集

    1973年1月,全美已有30个州批准了《平权修正案》。而且在贝蒂组织的全国堕胎权行动联盟努力下,最高法院做出裁决,堕胎在怀孕的头三个月里应完全由母亲和医生决定。该司法解释的出台,很可能影响各州关于堕胎的相关法律。菲莉丝对裁决很失望,神职人员更是公开表示不满。 贝蒂很高兴,这不仅是女权运动的胜利,也是她对格洛丽娅的一场胜利。她还是个严厉的单身母亲,对前夫分了一半她写书的钱养年青老婆耿耿于怀,更可恨的是女儿艾米丽居然跟那个后妈的关系更亲密。好友娜塔莉想帮她介绍个男友,她暂时还没兴趣,起码要等到女性党团大会之后再说。 自从迈阿密大会后,贝蒂就跟格洛丽娅和贝拉没了联系。她在媒体上批评了那俩人,那俩人也不示弱,在《绅士》杂志上狠狠的黑了她一把。贝蒂和格洛丽娅之间的竞争一时半会结束不了,长得好看就是占便宜,大家都乐于接近格洛丽娅。而贝蒂清楚的认识到,菲莉丝才是最大的威胁。只是党团里的人都听格洛丽娅的建议,贝蒂必须想办法让她们注意到自己的想法。

  • 第5集

    1974年,格洛丽娅最想要的40岁生日礼物,可能是剩下的5个州批准《平权修正案》。越到后期,阻力越大,要是能拿下伊利诺伊州,就会成为关键转折点。她在自己的杂志上刊登过揭露菲莉丝的文章,效果不大。新任司法部长助理斯坦有意成立一个女性工作组,需要与女权组织合作,避免产生分歧。在听了格洛丽娅的抱怨后,斯坦觉得可以在电视上与菲莉丝进行一场全国直播辩论。格洛丽娅可不想再犯贝蒂那样的错误,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菲莉丝提高知名度。为此,她想到了一个人,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律师,《女士杂志》创办人之一的布兰达·法斯托。布兰达有积极性,有口才,思维缜密。最重要的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 自从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辩论之后,媒体对菲莉丝的关注增加了不少。但菲莉丝识趣的,尽量少出现在媒体,把更多的镜头让给丈夫,即便记者询问的问题都与自己有关。
    对于女权组织此次主动出击,菲莉丝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对方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这让她觉得有些羞辱的意味。而且对方是哈佛法学院毕业,可以说是丈夫弗莱德的同门学妹,万一拿出学位证书,自己免不了又是一番屈辱。如果拒绝,只怕会被说成胆怯。进退两难之际,弗莱德出了个主意。既然《平权修正案》想摧毁现有的婚姻制度,那辩论就应在夫妻之间进行。如此一来,菲莉丝就能名正言顺的带上自己的律师丈夫。 当然,菲莉丝认为在这件事上,不可能总是依靠丈夫弗莱德。弗莱德一直要求儿子布鲁斯继承他的衣钵,报考法学院。菲莉丝心里知道布鲁斯的兴趣在于学医,便偷偷与校方联系,修改报名表,自己去参加入学考试。弗莱德事后得知,大为光火。

1-5集 6-8集
查看全部剧情

演职员表

分集查询
  • 第1集

    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女性更多时候像是丈夫身边的陪衬、花瓶。即便政要家的夫人们也不能免俗,她们嘴上挂着的都是丈夫如何如何,生活都是以丈夫和家庭为中心,从没考虑过自己能否发挥什么作用。在她们固有的思维观念里,女人生孩子、照顾家庭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在民主党的推动下,一场女性平权运动悄然兴起,《平等权利修正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共和党人菲莉丝可能算是个异类,她对民主党提出的议案嗤之以鼻,自己却又热衷于政治,对国防战略有自己的见解,还在党派办公室任职。这些都得益于二战期间,她在华盛顿大学学习政治科学。在照顾六个孩子的同时,她仍保持充沛的精力著书写作,还两次参选众议员职位,均以失败告终。 菲莉丝应邀参加菲利普·克莱恩主持的《保守观点》访谈节目,对时任总统尼克松的政策颇有抨击之意。她不相信美苏之间会达成所谓的核战略平衡,更不相信苏联会遵守核武限制协议。言下之意,总统的政策令美国丧失核优势,是在自毁长城。直白的话语令同为共和党人的菲利普有些意外和尴尬,及时用广告打断了菲莉丝此后的发言。 后台休息时,菲利普向菲莉丝提出一个建议。
    实际上,菲利普和其他几名众议员正打算就限制核武协议一事,与参议员巴里磋商,劝阻尼克松总统签署协议。他希望菲莉丝能到华盛顿一同参与协商谈判,顺便还能介绍几位金主,为菲莉丝的下一届竞选提供资助。对菲利普的提议,菲莉丝欣然应允。 在丈夫弗莱德的选区,菲莉丝很有影响力。她定期编撰时事通讯文章,邮递给本州参众议员及官员。最近一篇《基辛格的大谎言》,可以说是狠狠打了那位国务卿的耳光。她还创立了“美国革命妇女会”,成员都是议员夫人和女儿们,在聚餐时倾听她的政治见解。在她的圈子里,有很多支持者,而她们有个疑问,为何菲莉丝没有强势反对《平等权利修正案》。菲莉丝对此不以为然,她擅长的是军事和国家安全,而不是去处理那些怨妇的抱怨。 菲莉丝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她不认为女性受到了歧视,又何来平等一说,女权主义者就是在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性别歧视。就算自己的父亲早逝,老母亲生活拮据,她也认为是父亲没有工作到足够年限,母亲才领不到养老金,并没有思考过母亲外出工作的可能性。 录制好访谈节目,又完成了每日必须的应酬,回到家已是晚饭时间。
    菲莉丝上楼叫孩子们吃饭,在女儿房间的纸箱里看到一些女权主义的书籍,随手拿出来看了一眼,又面带嘲笑的扔了回去。晚餐前,菲莉丝跟丈夫提起去华盛顿的事。弗莱德很不高兴,作为一家之主,他不希望妻子与家庭分开,他也不会离开奥顿。今天的晚饭吃得很不愉快,菲莉丝只是在孩子们面前保持着僵硬的微笑。 几天后,菲莉丝仍执意前往华盛顿。国会大楼外,聚集了很多支持《平等权利修正案》的年青女孩。菲莉丝从接受现场采访的奇泽姆众议员身边经过,不想多理会她的奇谈怪论,匆匆进了菲利普的办公室。去见巴里参议员之前,菲利普让菲莉丝打消今晚就回奥顿的念头。晚上要去公爵餐厅与那些潜在金主打打交道,还有政治行动委员会那帮人。 菲莉丝默然点头,跟着菲利普走进巴里办公室。然而很快她就发现在这个男人主导的国会大楼里,自己的意见根本没人在乎。直到此时,菲莉丝仍没有考虑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她把不重视女性的现象,归咎到美国四千万妇女不参与政治,不出门投票,才会被男性忽视。 既然女性在国会不会有所作为,那也就没必要再去巴结那些金主。
    菲莉丝心灰意冷,当天乘坐飞机返回奥顿。在晚餐时,她明确告知丈夫,不再参与竞选,会留在家里,把老母亲接来,一并照顾。 慢慢的,菲莉丝开始关注修正案对政治的影响,发现很多男性持反对修正案,都是出于自身的利益或面子,没人能够提出哪怕一条有理有据的反对意见。身为“美国革命妇女会”国防主席的菲莉丝,在成员聚餐会上,首次没有提到军事、核武,而是从自己的角度批驳提倡男女平等的《平等权利修正案》。 菲莉丝认为修正案是对传统美国家庭的威胁,也是对解放妇女运动的威胁。既然女权主义者提倡给妇女选择的权利,那为什么选择当全职母亲就有错。她拿出从女儿房间里找到的,女权运动之母贝蒂·弗莱顿著作《女性奥秘》,援引其中的一句话“婚姻是舒适的集中营”。菲莉丝据此假设修正案被通过,那以后女人也要上战场,是否留男人在家照顾宝宝?女性才是主要的家庭照顾者,逼迫女性工作就相当于加重女性负担。最终导致女性不愿生育,破坏了婚姻与家庭借以存在的基石。 菲莉丝编写了《女性“平权”错在哪里》的时事通讯文章,寄给有影响力的议员和他们的夫人。

  • 第2集

    截止到1972年4月,全美38个州已有8个州批准了《平权修正案》。不过,菲莉丝邮寄的时事通讯也发挥了作用。她接到安·帕特森从俄克拉荷马州打来的电话,修正案未在俄州众议院通过,参议院口头表决不再举行听证,这可以说是反女权主义的一个胜利。安很支持菲莉丝,想尽自己所能做些事。但安向菲莉丝索要邮寄名单就显得很不专业了。邮寄名单是菲莉丝多年积累下来的人脉网络,哪能随便给他人。安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就说明她并不懂得政治,不是个可以合作的人。菲莉丝借口小儿子罗杰在捣乱,敷衍几句便挂断了电话。 女权运动成了大势所趋,菲莉丝却有信心阻止《平权修正案》的最终通过。只要到了1979年3月22日,修正案仍未能在全部38个州批准,就将自动作废。菲莉丝正是要抓住这一点,尽可能的扩大影响,拖延批准进度。如果修正案在自己的家乡密苏里州通过,也许有损脸面,可菲莉丝当前更关注的是丈夫选区所在地,伊利诺伊州的情况。这里是艾德莱·史蒂文森的大本营,此人是个极有辩论才能的民主党人。再加上戴利那台芝加哥宣传机器,想阻碍修正案,可以说难如登天。而菲莉丝就是要让女权主义者认为稳操胜券,不做提防时,反戈一击。
    菲莉丝来到埃莉诺主持的主妇形式会,借着埃莉诺讨论监狱系统的论题,说起誓言要废除美国监狱系统的黑豹党激进份子安吉拉。安吉拉在加州因涉嫌谋杀受审,谢丽·奇泽姆却公开支持她,格洛丽娅还是其辩护基金的财务员。奇泽姆和格洛丽娅均是女权运动的倡导者,形式会的议题自然而然转到了女权主义上。 在座的女性都是菲莉丝的支持者,对她可以说是言听计从。距离最终结果出炉还有七年时间,菲莉丝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让公众明白,修正案并不是两党之间的斗争,要让媒体注意到像她们这样的家庭主妇。为此,各位夫人们就要行动起来,发动一场投信运动,向各州立法者致电或写信,倡议他们对平权修正案投反对票。政治就是这样,得到的关注越多,谁的赢面就越大。 说起关注度,即便菲莉丝被推举为全职主妇代表发言人,她的名气也只限于右翼保守党内部而已,远远不及格洛丽娅。格洛丽娅面容娇好,身材苗条,年近四十仍坚持单身,简直就是破除婚姻的代言人。她创办有自己的杂志《女士杂志》,颇有争议,也因此成为媒体焦点。尤其杂志中的堕胎广告,让很多美国中部妇女大为光火,但格洛丽娅坚决认为女性拥有支配自己身体的权利。
    除此之外,格洛丽娅还想在下一期杂志封面使用谢丽·奇泽姆的照片,为她在民主党大会前夕造势。只不过赞助商克雷担心以黑人女性为封面,会惹怒南方分销公司和销售团队。在他的强烈反对下,格洛丽娅才作罢,打算改用“神奇女侠”的封面。 作为家庭主妇们的代言人,菲莉丝受邀上了《菲尔·多纳休秀》节目。菲莉丝全场保持着职业性的微笑,对平权修正案做出批驳。列举修正案通过后可能发生的种种恶果,诸如女性征兵,取消赡养费,取消抚养费,取消寡妇社会保障基金等不人道行径,说不定以后还会陷入类似男女同厕这种女性极权的噩梦之中。菲莉丝的演讲极富煽动性,成功影响了收看节目的伊利诺伊州参议长,决定在投票前先进行一次听证会。 到了听证会的日子,弗莱德向众议院委员会作证,家庭主妇并不认为被婚姻奴役,不想离开家庭和孩子,更不会为了达到某种虚假平等就放弃一些特权。与此同时,州议会大楼外,有数百名举着牌子,高喊口号,支持平权修正案的年青女性。菲莉丝意识到传统的老派作法已然行不通,主妇们必须走出厨房,公开表达自己的意愿。

  • 第3集

    仅仅过了两个月,又有10个州批准了《平权修正案》。受到伊利诺伊州的鼓舞,上百名菲莉丝时事通讯订阅者即将前往圣路易斯,了解革命妇女会的策略,帮忙开启全国运动。目标是一年内在全国开设25家分会,取名为反女权联盟。 在圣路易斯的午餐会上,各位来宾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反女权的看法和措施。她们誓言要保护美国家庭传统,没有家庭就没有国家。但这个新组建的联盟并非铁板一块,菲莉丝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坚定的支持者爱丽丝就认为玛丽·弗兰西斯是白人至上组织成员,不适合当路易斯安那州分会主席。激进的种族言论会招来不满,不利于组织形象。 爱丽丝在尝试沟通时,一言不和,南部各州支持者愤然离场。一直在后面观察的菲莉丝赶紧上前圆场,绕开投票环节,直接委任玛丽负责路易斯安那和密西西比的反女权活动,安·帕特林负责俄克拉荷马,杰奎负责德克萨斯,萝丝玛丽负责伊利诺伊……
    平息局面后,菲莉丝才婉转的说出会写一些与媒体和民众交流时的要点以及参考脚本。使用一致的语言风格才能更好的服务于联盟目标,也更符合全国性组织的风格。用同一个声音,表达同一个观点。对于菲莉丝的建议,玛丽欣然接受,还挑衅的看了一眼爱丽丝,完全不知道自己被菲莉丝算计了。 同样,谢丽的雄心壮志也不是一帆风顺。虽然在校园的支持率飙升,仅次于大热门麦戈文参议员。但从全国民间调查来看,她仅占1%,排名垫底。为了避免她把自由党的选票,从其他民主党竞选者身上抢走,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她退选。谢丽大为恼火,既然麦戈文很可能在迈阿密的民主党大会上得到提名,那谢丽就要放手一搏,以手中的黑人牌和女性牌要求成为麦戈文的竞选搭档,成为美国第一任黑人女副总统。

  • 第4集

    1973年1月,全美已有30个州批准了《平权修正案》。而且在贝蒂组织的全国堕胎权行动联盟努力下,最高法院做出裁决,堕胎在怀孕的头三个月里应完全由母亲和医生决定。该司法解释的出台,很可能影响各州关于堕胎的相关法律。菲莉丝对裁决很失望,神职人员更是公开表示不满。 贝蒂很高兴,这不仅是女权运动的胜利,也是她对格洛丽娅的一场胜利。她还是个严厉的单身母亲,对前夫分了一半她写书的钱养年青老婆耿耿于怀,更可恨的是女儿艾米丽居然跟那个后妈的关系更亲密。好友娜塔莉想帮她介绍个男友,她暂时还没兴趣,起码要等到女性党团大会之后再说。 自从迈阿密大会后,贝蒂就跟格洛丽娅和贝拉没了联系。她在媒体上批评了那俩人,那俩人也不示弱,在《绅士》杂志上狠狠的黑了她一把。贝蒂和格洛丽娅之间的竞争一时半会结束不了,长得好看就是占便宜,大家都乐于接近格洛丽娅。而贝蒂清楚的认识到,菲莉丝才是最大的威胁。只是党团里的人都听格洛丽娅的建议,贝蒂必须想办法让她们注意到自己的想法。

  • 第5集

    1974年,格洛丽娅最想要的40岁生日礼物,可能是剩下的5个州批准《平权修正案》。越到后期,阻力越大,要是能拿下伊利诺伊州,就会成为关键转折点。她在自己的杂志上刊登过揭露菲莉丝的文章,效果不大。新任司法部长助理斯坦有意成立一个女性工作组,需要与女权组织合作,避免产生分歧。在听了格洛丽娅的抱怨后,斯坦觉得可以在电视上与菲莉丝进行一场全国直播辩论。格洛丽娅可不想再犯贝蒂那样的错误,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菲莉丝提高知名度。为此,她想到了一个人,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律师,《女士杂志》创办人之一的布兰达·法斯托。布兰达有积极性,有口才,思维缜密。最重要的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 自从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辩论之后,媒体对菲莉丝的关注增加了不少。但菲莉丝识趣的,尽量少出现在媒体,把更多的镜头让给丈夫,即便记者询问的问题都与自己有关。
    对于女权组织此次主动出击,菲莉丝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对方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这让她觉得有些羞辱的意味。而且对方是哈佛法学院毕业,可以说是丈夫弗莱德的同门学妹,万一拿出学位证书,自己免不了又是一番屈辱。如果拒绝,只怕会被说成胆怯。进退两难之际,弗莱德出了个主意。既然《平权修正案》想摧毁现有的婚姻制度,那辩论就应在夫妻之间进行。如此一来,菲莉丝就能名正言顺的带上自己的律师丈夫。 当然,菲莉丝认为在这件事上,不可能总是依靠丈夫弗莱德。弗莱德一直要求儿子布鲁斯继承他的衣钵,报考法学院。菲莉丝心里知道布鲁斯的兴趣在于学医,便偷偷与校方联系,修改报名表,自己去参加入学考试。弗莱德事后得知,大为光火。

1-5集 6-8集
查看全部剧情

演员表

分集查询
  • 第1集

    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女性更多时候像是丈夫身边的陪衬、花瓶。即便政要家的夫人们也不能免俗,她们嘴上挂着的都是丈夫如何如何,生活都是以丈夫和家庭为中心,从没考虑过自己能否发挥什么作用。在她们固有的思维观念里,女人生孩子、照顾家庭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在民主党的推动下,一场女性平权运动悄然兴起,《平等权利修正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共和党人菲莉丝可能算是个异类,她对民主党提出的议案嗤之以鼻,自己却又热衷于政治,对国防战略有自己的见解,还在党派办公室任职。这些都得益于二战期间,她在华盛顿大学学习政治科学。在照顾六个孩子的同时,她仍保持充沛的精力著书写作,还两次参选众议员职位,均以失败告终。 菲莉丝应邀参加菲利普·克莱恩主持的《保守观点》访谈节目,对时任总统尼克松的政策颇有抨击之意。她不相信美苏之间会达成所谓的核战略平衡,更不相信苏联会遵守核武限制协议。言下之意,总统的政策令美国丧失核优势,是在自毁长城。直白的话语令同为共和党人的菲利普有些意外和尴尬,及时用广告打断了菲莉丝此后的发言。 后台休息时,菲利普向菲莉丝提出一个建议。
    实际上,菲利普和其他几名众议员正打算就限制核武协议一事,与参议员巴里磋商,劝阻尼克松总统签署协议。他希望菲莉丝能到华盛顿一同参与协商谈判,顺便还能介绍几位金主,为菲莉丝的下一届竞选提供资助。对菲利普的提议,菲莉丝欣然应允。 在丈夫弗莱德的选区,菲莉丝很有影响力。她定期编撰时事通讯文章,邮递给本州参众议员及官员。最近一篇《基辛格的大谎言》,可以说是狠狠打了那位国务卿的耳光。她还创立了“美国革命妇女会”,成员都是议员夫人和女儿们,在聚餐时倾听她的政治见解。在她的圈子里,有很多支持者,而她们有个疑问,为何菲莉丝没有强势反对《平等权利修正案》。菲莉丝对此不以为然,她擅长的是军事和国家安全,而不是去处理那些怨妇的抱怨。 菲莉丝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她不认为女性受到了歧视,又何来平等一说,女权主义者就是在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性别歧视。就算自己的父亲早逝,老母亲生活拮据,她也认为是父亲没有工作到足够年限,母亲才领不到养老金,并没有思考过母亲外出工作的可能性。 录制好访谈节目,又完成了每日必须的应酬,回到家已是晚饭时间。
    菲莉丝上楼叫孩子们吃饭,在女儿房间的纸箱里看到一些女权主义的书籍,随手拿出来看了一眼,又面带嘲笑的扔了回去。晚餐前,菲莉丝跟丈夫提起去华盛顿的事。弗莱德很不高兴,作为一家之主,他不希望妻子与家庭分开,他也不会离开奥顿。今天的晚饭吃得很不愉快,菲莉丝只是在孩子们面前保持着僵硬的微笑。 几天后,菲莉丝仍执意前往华盛顿。国会大楼外,聚集了很多支持《平等权利修正案》的年青女孩。菲莉丝从接受现场采访的奇泽姆众议员身边经过,不想多理会她的奇谈怪论,匆匆进了菲利普的办公室。去见巴里参议员之前,菲利普让菲莉丝打消今晚就回奥顿的念头。晚上要去公爵餐厅与那些潜在金主打打交道,还有政治行动委员会那帮人。 菲莉丝默然点头,跟着菲利普走进巴里办公室。然而很快她就发现在这个男人主导的国会大楼里,自己的意见根本没人在乎。直到此时,菲莉丝仍没有考虑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她把不重视女性的现象,归咎到美国四千万妇女不参与政治,不出门投票,才会被男性忽视。 既然女性在国会不会有所作为,那也就没必要再去巴结那些金主。
    菲莉丝心灰意冷,当天乘坐飞机返回奥顿。在晚餐时,她明确告知丈夫,不再参与竞选,会留在家里,把老母亲接来,一并照顾。 慢慢的,菲莉丝开始关注修正案对政治的影响,发现很多男性持反对修正案,都是出于自身的利益或面子,没人能够提出哪怕一条有理有据的反对意见。身为“美国革命妇女会”国防主席的菲莉丝,在成员聚餐会上,首次没有提到军事、核武,而是从自己的角度批驳提倡男女平等的《平等权利修正案》。 菲莉丝认为修正案是对传统美国家庭的威胁,也是对解放妇女运动的威胁。既然女权主义者提倡给妇女选择的权利,那为什么选择当全职母亲就有错。她拿出从女儿房间里找到的,女权运动之母贝蒂·弗莱顿著作《女性奥秘》,援引其中的一句话“婚姻是舒适的集中营”。菲莉丝据此假设修正案被通过,那以后女人也要上战场,是否留男人在家照顾宝宝?女性才是主要的家庭照顾者,逼迫女性工作就相当于加重女性负担。最终导致女性不愿生育,破坏了婚姻与家庭借以存在的基石。 菲莉丝编写了《女性“平权”错在哪里》的时事通讯文章,寄给有影响力的议员和他们的夫人。

  • 第2集

    截止到1972年4月,全美38个州已有8个州批准了《平权修正案》。不过,菲莉丝邮寄的时事通讯也发挥了作用。她接到安·帕特森从俄克拉荷马州打来的电话,修正案未在俄州众议院通过,参议院口头表决不再举行听证,这可以说是反女权主义的一个胜利。安很支持菲莉丝,想尽自己所能做些事。但安向菲莉丝索要邮寄名单就显得很不专业了。邮寄名单是菲莉丝多年积累下来的人脉网络,哪能随便给他人。安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就说明她并不懂得政治,不是个可以合作的人。菲莉丝借口小儿子罗杰在捣乱,敷衍几句便挂断了电话。 女权运动成了大势所趋,菲莉丝却有信心阻止《平权修正案》的最终通过。只要到了1979年3月22日,修正案仍未能在全部38个州批准,就将自动作废。菲莉丝正是要抓住这一点,尽可能的扩大影响,拖延批准进度。如果修正案在自己的家乡密苏里州通过,也许有损脸面,可菲莉丝当前更关注的是丈夫选区所在地,伊利诺伊州的情况。这里是艾德莱·史蒂文森的大本营,此人是个极有辩论才能的民主党人。再加上戴利那台芝加哥宣传机器,想阻碍修正案,可以说难如登天。而菲莉丝就是要让女权主义者认为稳操胜券,不做提防时,反戈一击。
    菲莉丝来到埃莉诺主持的主妇形式会,借着埃莉诺讨论监狱系统的论题,说起誓言要废除美国监狱系统的黑豹党激进份子安吉拉。安吉拉在加州因涉嫌谋杀受审,谢丽·奇泽姆却公开支持她,格洛丽娅还是其辩护基金的财务员。奇泽姆和格洛丽娅均是女权运动的倡导者,形式会的议题自然而然转到了女权主义上。 在座的女性都是菲莉丝的支持者,对她可以说是言听计从。距离最终结果出炉还有七年时间,菲莉丝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让公众明白,修正案并不是两党之间的斗争,要让媒体注意到像她们这样的家庭主妇。为此,各位夫人们就要行动起来,发动一场投信运动,向各州立法者致电或写信,倡议他们对平权修正案投反对票。政治就是这样,得到的关注越多,谁的赢面就越大。 说起关注度,即便菲莉丝被推举为全职主妇代表发言人,她的名气也只限于右翼保守党内部而已,远远不及格洛丽娅。格洛丽娅面容娇好,身材苗条,年近四十仍坚持单身,简直就是破除婚姻的代言人。她创办有自己的杂志《女士杂志》,颇有争议,也因此成为媒体焦点。尤其杂志中的堕胎广告,让很多美国中部妇女大为光火,但格洛丽娅坚决认为女性拥有支配自己身体的权利。
    除此之外,格洛丽娅还想在下一期杂志封面使用谢丽·奇泽姆的照片,为她在民主党大会前夕造势。只不过赞助商克雷担心以黑人女性为封面,会惹怒南方分销公司和销售团队。在他的强烈反对下,格洛丽娅才作罢,打算改用“神奇女侠”的封面。 作为家庭主妇们的代言人,菲莉丝受邀上了《菲尔·多纳休秀》节目。菲莉丝全场保持着职业性的微笑,对平权修正案做出批驳。列举修正案通过后可能发生的种种恶果,诸如女性征兵,取消赡养费,取消抚养费,取消寡妇社会保障基金等不人道行径,说不定以后还会陷入类似男女同厕这种女性极权的噩梦之中。菲莉丝的演讲极富煽动性,成功影响了收看节目的伊利诺伊州参议长,决定在投票前先进行一次听证会。 到了听证会的日子,弗莱德向众议院委员会作证,家庭主妇并不认为被婚姻奴役,不想离开家庭和孩子,更不会为了达到某种虚假平等就放弃一些特权。与此同时,州议会大楼外,有数百名举着牌子,高喊口号,支持平权修正案的年青女性。菲莉丝意识到传统的老派作法已然行不通,主妇们必须走出厨房,公开表达自己的意愿。

  • 第3集

    仅仅过了两个月,又有10个州批准了《平权修正案》。受到伊利诺伊州的鼓舞,上百名菲莉丝时事通讯订阅者即将前往圣路易斯,了解革命妇女会的策略,帮忙开启全国运动。目标是一年内在全国开设25家分会,取名为反女权联盟。 在圣路易斯的午餐会上,各位来宾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反女权的看法和措施。她们誓言要保护美国家庭传统,没有家庭就没有国家。但这个新组建的联盟并非铁板一块,菲莉丝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坚定的支持者爱丽丝就认为玛丽·弗兰西斯是白人至上组织成员,不适合当路易斯安那州分会主席。激进的种族言论会招来不满,不利于组织形象。 爱丽丝在尝试沟通时,一言不和,南部各州支持者愤然离场。一直在后面观察的菲莉丝赶紧上前圆场,绕开投票环节,直接委任玛丽负责路易斯安那和密西西比的反女权活动,安·帕特林负责俄克拉荷马,杰奎负责德克萨斯,萝丝玛丽负责伊利诺伊……
    平息局面后,菲莉丝才婉转的说出会写一些与媒体和民众交流时的要点以及参考脚本。使用一致的语言风格才能更好的服务于联盟目标,也更符合全国性组织的风格。用同一个声音,表达同一个观点。对于菲莉丝的建议,玛丽欣然接受,还挑衅的看了一眼爱丽丝,完全不知道自己被菲莉丝算计了。 同样,谢丽的雄心壮志也不是一帆风顺。虽然在校园的支持率飙升,仅次于大热门麦戈文参议员。但从全国民间调查来看,她仅占1%,排名垫底。为了避免她把自由党的选票,从其他民主党竞选者身上抢走,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她退选。谢丽大为恼火,既然麦戈文很可能在迈阿密的民主党大会上得到提名,那谢丽就要放手一搏,以手中的黑人牌和女性牌要求成为麦戈文的竞选搭档,成为美国第一任黑人女副总统。

  • 第4集

    1973年1月,全美已有30个州批准了《平权修正案》。而且在贝蒂组织的全国堕胎权行动联盟努力下,最高法院做出裁决,堕胎在怀孕的头三个月里应完全由母亲和医生决定。该司法解释的出台,很可能影响各州关于堕胎的相关法律。菲莉丝对裁决很失望,神职人员更是公开表示不满。 贝蒂很高兴,这不仅是女权运动的胜利,也是她对格洛丽娅的一场胜利。她还是个严厉的单身母亲,对前夫分了一半她写书的钱养年青老婆耿耿于怀,更可恨的是女儿艾米丽居然跟那个后妈的关系更亲密。好友娜塔莉想帮她介绍个男友,她暂时还没兴趣,起码要等到女性党团大会之后再说。 自从迈阿密大会后,贝蒂就跟格洛丽娅和贝拉没了联系。她在媒体上批评了那俩人,那俩人也不示弱,在《绅士》杂志上狠狠的黑了她一把。贝蒂和格洛丽娅之间的竞争一时半会结束不了,长得好看就是占便宜,大家都乐于接近格洛丽娅。而贝蒂清楚的认识到,菲莉丝才是最大的威胁。只是党团里的人都听格洛丽娅的建议,贝蒂必须想办法让她们注意到自己的想法。

  • 第5集

    1974年,格洛丽娅最想要的40岁生日礼物,可能是剩下的5个州批准《平权修正案》。越到后期,阻力越大,要是能拿下伊利诺伊州,就会成为关键转折点。她在自己的杂志上刊登过揭露菲莉丝的文章,效果不大。新任司法部长助理斯坦有意成立一个女性工作组,需要与女权组织合作,避免产生分歧。在听了格洛丽娅的抱怨后,斯坦觉得可以在电视上与菲莉丝进行一场全国直播辩论。格洛丽娅可不想再犯贝蒂那样的错误,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菲莉丝提高知名度。为此,她想到了一个人,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律师,《女士杂志》创办人之一的布兰达·法斯托。布兰达有积极性,有口才,思维缜密。最重要的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 自从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辩论之后,媒体对菲莉丝的关注增加了不少。但菲莉丝识趣的,尽量少出现在媒体,把更多的镜头让给丈夫,即便记者询问的问题都与自己有关。
    对于女权组织此次主动出击,菲莉丝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对方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这让她觉得有些羞辱的意味。而且对方是哈佛法学院毕业,可以说是丈夫弗莱德的同门学妹,万一拿出学位证书,自己免不了又是一番屈辱。如果拒绝,只怕会被说成胆怯。进退两难之际,弗莱德出了个主意。既然《平权修正案》想摧毁现有的婚姻制度,那辩论就应在夫妻之间进行。如此一来,菲莉丝就能名正言顺的带上自己的律师丈夫。 当然,菲莉丝认为在这件事上,不可能总是依靠丈夫弗莱德。弗莱德一直要求儿子布鲁斯继承他的衣钵,报考法学院。菲莉丝心里知道布鲁斯的兴趣在于学医,便偷偷与校方联系,修改报名表,自己去参加入学考试。弗莱德事后得知,大为光火。

1-5集 6-8集
查看全部剧情

职员表

分集查询

角色介绍

荣誉记录

第1集

播出信息

第2集

台前幕后

第3集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