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患者性染色体或性激素并无异常。个别报道有颞叶脑电异常,但仅见于极少数病例。最合理的解释还是恋物癖中所作的解释:正常的性发育受到阻碍而又加上条件性的学习。[2]
CCMD-2-R有关异性装扮癖的诊断标准为:
①符合性变态的诊断标准;
②成年人穿着异性服装,不是由于特殊文化背景与社会流行风尚所致,纯属个体特殊行为,主要是为获得性的兴奋;
③反复出现此种行为半年以上,行为受到强烈欲望所驱使,行为的抑制可引起明显不安情绪;
④除异性装扮外,不要求改变自身性别解剖生理特征,否则诊断为性别变换癖。同性恋者异性装扮的目的是吸引同性对象,其异性装扮本身不引起性兴奋者,亦不属此诊断。
异性装扮癖者一般从青春发育期开始主动穿戴异性服饰。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刚开始时患者所穿内衣裤为异性服装,并且是偷偷穿戴,如男性戴胸罩、穿连袜裤等,外套仍为符合自己性别的服装;之后穿戴的异性服装逐渐增多,以致全身上下、内外都是异性服装;最后在公共场所也穿戴异性服装并佩带异性饰物。穿戴异性服饰时有明显性兴奋感。
异性装扮癖者男女均有,但多数是男性。倘若是男性,大多数都是异性恋者和非易性别癖者,但倘若是女性,则几乎都是女同性恋者或易性别癖者。
1.与同性恋的鉴别:同性恋者虽然有时也穿戴异性服饰,但这是因其行为带有异性特点而喜欢模仿异性生活使然。异性装扮癖者穿戴异性服饰则是为了寻求性刺激,达到性兴奋和性满足。
2.易性癖:异性装扮癖者对异装的具体细节均感到称心,而易性癖者对异装并不十分关注。异装癖着异装的时间较易性癖长。异装癖自儿童早年开始,而易性癖多在年长性别意识巩固建立后才出现。异装癖着异装有象征或引起性激动,而易性癖着异装纯系基于对其女性性别的喜爱。
3、颞叶癫痫:颞叶癫痫患者可有异装癖表现,但尚有癫痫其他表现及EEG异常。[3]
治疗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如精神分析治疗、厌恶疗法。异装症者通过心理治疗增强其克制能力。
1.精神分析治疗
其方法为先让病人舒适地斜靠在沙发上进行自由联想,并不加选择地把潜意识内容自由地表达出来,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不要轻易加以打断。但要特别留意病人不能流畅地叙述或已涉及却又突然避而不谈的问题,这往往是异装症的症结所在,让病人了解这种症结并予以消除,既是矫正异装症者病态行为的关键,也是进行精神分析的突破口。
然后,针对病人自由联想的内容,尤其是与异装症行为相关联的关键内容,进行分析和阐释,引导病人进一步体验当时的感受。通过启发使其意识到异装症行为与以前经历中的某个内容有关。这时病人可能会产生对心理医生的移情,或爱或恨,心理医生就应该巧妙地利用这种移情,把病人以往的情绪态度引出潜意识,使其情感得到完全宣泄。
同时,通过暗示和疏导,帮助病人了解自己的心境和人际关系,将病人的感情通过正常生活中的正常途径,而不是通过改穿异性服装升华或转移出去,从而使异装症行为得以纠正。用精神分析治疗矫治异装症虽然不是短时期所能奏效的,但它能使病人了解异装症行为的根源所在,对进一步激发病人的求治愿望和坚定求治信心,使其更好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厌恶疗法
即在出现异性装扮欲望和行为时,病人立即主动拉弹预先套在手腕上的橡皮圈,使手腕产生明显的疼痛刺激,直至抑制这种欲望和行为为止,并计算拉弹次数。如果在用此法纠正异性装扮欲望和行为过程中,拉弹次数逐渐减少,则经过一段时间,这种欲望和行为便可得以控制和消除,此时可将橡皮圈脱掉。这样,即使以后偶有轻微反复,也完全可以通过自我控制予以消除。
厌恶疗法会给求治者带来非常不愉快的体验,施治者在决定采用此法之前,务必向求治者解释清楚,在征得求治者的同意后,方可进行治疗。并且,施治者一般应把厌恶疗法作为最后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