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阴假性湿疣女阴假性湿疣是发生于女性外阴的息肉样红丘疹或绒毛状突起,又称女阴乳头状多毛症、绒毛状小阴唇、女阴多毛状乳头瘤。多发生于20-30岁的女性。病因可能是生理性异常,也可能与感染有关,如念珠菌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与长期阴道分泌物刺激有关。主要症状是外阴瘙痒、白带多。皮肤损害表现为粘膜色或粉红色簇集的鱼卵样光滑丘疹,互不融合,对称分布,大小一致,少数为乳头状、绒毛状突起,触之有沙粒感,于大小阴唇内侧密集成片或条带状分布,偶见于阴道、尿道口。
女阴假性湿疣是Ahmeyes于1982年首先提出的,称为女阴乳头状多毛症,也有称之为女阴尖锐湿疣样丘疹。1986年Kohda报道称为多毛状乳头瘤。Macnab等称之为绒毛状小阴唇或女阴乳头状多毛症。1987年远腾显子报告了4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组织病理改变,建议用假性湿疣这一名称。
假性湿疣是新的一种疾病。假性湿疣多见于青年妇女,未婚或已婚均可发生;发病年龄主要为18~41岁,发病率为16%~18%。临床表现为1~2毫米大小的丘疹,淡红色,群集不融合;表现光滑,形似鱼子状或绒毛状,触之有颗粒样感;分布在小阴唇内侧面或阴道前庭。一般没有什么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瘙痒感,临床上容易与尖锐湿疣相混淆。
假性湿疣需要医生诊断。可能与念珠菌、滴虫感染,慢性炎症刺激,同房时机械摩擦有关,也可能是黏膜的生理变异。如果是由于分泌物刺激,炎症(如白带多)引起的,查找原因。对症治疗。如果是发育异常(生殖器黏膜的生理变异)无须治疗。假性湿疣无不良后果,对健康无影响。 对做爱有影响。
女阴假性湿疣是一种良性乳头状瘤,其病因仍不清楚。有学者认为是由于HPV感染所致。陈乐真等对假性湿疣进行HPV DNA的检测结果表明假性湿疣与HPV感染无关。林汉良等对用肉眼形态、组织学特征和人乳头瘤病毒核壳抗原(HPV-Ag)来检测诊断为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的两组病例,用广谱人乳头瘤病毒DNA探针,作核酸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尖锐湿疣组HPV DNA检出率为90.9%(30/33),而假性湿疣组检出率仅为2.6%(1/38),提示假性湿疣并非为HPV感染引起,或HPV感染的可能性很小。但也有资料显示假性湿疣HPV感染率为40.4%,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有学者认为假性湿疣是由于局部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所致。也有学者认为念珠菌感染可能与本病症发生有一定关系。有学者观察妊娠期本病症会加重、分娩后减轻,则认为与体内激素水平有关。但有学者强调这是一种解剖学变异、与男性阴茎珍珠状丘疹一样属生理性异常,是一种返祖畸形。作者观察了142例女阴假性湿疣患者,检出HPV 4例,检出真菌38例,检出滴虫23例,检出淋球菌8例,其余病例无明显感染,但局部分泌物多、卫生状况差且潮湿。故作者认为感染以及局部状况如阴道白带等分泌物增多、卫生差、局部潮湿等对局部组织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慢性炎性刺激可能是引起假性湿疣的重要因素。
女阴假性湿疣在临床上常见。国内于1990年首次报道了此病的发病情况。随后有关本病症的报道逐渐增多。郑敏心等在137例18—30岁妇女中发现23例,其发病率为16.8%;叶兆龙等在调查的772例中发现218例,发病率为28.24%;赖永珲等在511例求诊于性病及妇科病的患者中发现249例,发病率为48.73%;胡熙茹调查了500名妇女,其中有41例患有本病,发病率为8.2%。作者在性病门诊中观察女阴假性湿疣占31%。
一般来说对女阴假性湿疣不必治疗,重要的是要查找某些可能引起或加重假性湿疣的因素,如检查患者有无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生殖道炎、真菌或滴虫性阴道炎等感染,并进行相关疾病的治疗。局部卫生状况差、潮湿、受磨擦等刺激也可加重本病,故要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卫生、保持干燥,减少对局部皮肤的刺激。对有些思想负担重、害怕本病症会引起不良后果者,可用冷冻疗法、激光疗法或局部涂擦药物疗法等去除病变组织。但有些病变去除后可能再发。 郑州协和医院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查假性湿疣患者33例,人类乳头瘤病毒全部为阴性,说明女阴假性湿疣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无关。治疗此病时主要应治疗其他的感染,若有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或泌尿系感染要首先治疗。
建议正规医院皮肤性病科就诊,做醋酸白试验,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如果不变白考虑假性湿疣,如果变白考虑尖锐湿疣,治疗必须积极正规,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以免传染或再次感染。
定期复查,要保证半年以上不复发才算痊愈。
注意休息,调畅情志,适当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洪淡华等用阴道镜观察假性湿疣并将其图像分为以下两型:①丝状增生型:多见于小阴唇内侧、尿道口及阴道口,呈对称密集分布的单枝丝状或小息肉状突起,直径约1mm增生明显的突起物可长达4-5mm,但无分枝,不互相融合,表面光滑呈淡红色。如病变位于阴道口和尿道口,可见模糊的发夹状血管,涂醋酸后血管消失,病灶不变。②水疱状增生型:多见于小阴唇内侧面,呈对称分布针尖大小的水疱状隆起,表面为水肿透亮,直径约为1mm,表面有淡红色上皮披覆,隆起顶端有时可见模糊的点状血管,涂醋酸后血管消失,病灶不变色,此型主要见于病程短者。假性湿疣的细胞学检查无明显异常,HPV抗原和HPV DNA检测绝大多数为阴性结果。
假性湿疣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在光镜下见鳞状上皮增厚,轻度乳头瘤状增生,棘细胞浅层细胞呈空泡化,其细胞分布均匀呈网状,见核固缩,可见轻度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真皮层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在电子显微镜下表现为粘膜上皮细胞增生,细胞核轻度肿胀增大,在棘细胞胞浆中有糖原颗粒,无凹空细胞,也无病毒颗粒发现,基底细胞无增生及核分裂相,间质中毛细血管扩张,有丰富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
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应当互相区别。假性湿疣是新认识的一种疾病。假性湿疣多见于青年妇女,未婚或已婚均可发生;发病年龄主要为18~40岁。
女阴假性湿疣应加强预防,避免感染这类疾病。若没有感染,阴道分泌物不多,就不会有外阴瘙痒的症状,女阴假性湿疣的皮损就会逐渐减少。因而,对女阴假性湿疣皮肤损害从医疗上的角度来讲不需要特殊治疗。
治疗湿疣的方法很多,根治又是另一回事。PDT疗法治疗原理是先将光敏剂注入患者病变部位,然后用特定波段激光照射病变部位。光敏剂激活后产生光动力反应并导致病变部位出现光性过程,产生活性氧如单线态氧等杀死异常增生的细胞,而邻近组织则不受任何影响。PDT光动力疗法治疗优势主要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