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伴侣

致命伴侣

目录导航

影片简介

致命伴旅[5]

《致命伴旅》剧照《致命伴旅》剧照

片名:The Tourist

译名:致命伴旅

类型:惊悚/剧情/动作

上映日期:2011年2月13日(中国上映)

国家/地区:美国/法国

片长:103 分钟

分级:USA:PG-13

对白语言:英语/法语/意大利语/俄语/西班牙语

发行公司: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色彩:彩色

幅面: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混音:杜比数码环绕声

MPAA评级:Rated PG-13 for violence and brief strong language.

级别:South Korea:15 / Hong Kong:IIA / Switzerland:10 (canton of Vaud)/(canton of Geneva) / Malaysia:PG-13 / Singapore:PG / Portugal:M/12 / USA:PG-13 (certificate #46472) / Canada:PG (Ontario) / Germany:12 / UK:12A

制作成本:$100,000,000/estimated

拍摄日期:2010年2月15日 - 2010年5月

摄制格式:35 mm .....(Kodak)

洗印格式:35 mm、D-Cinema

详细介绍

剧情简介

《致命伴旅》剧照《致命伴旅》剧照

《致命伴旅》讲述了一个美国教师去海边度假时,邂逅了一位美丽的神秘女子。在短暂的美好时光后,女子却突然失踪。这个偶然出现在他生命中,后来又神秘消失的女子被证实是一名罪犯。可在追捕过程中,一场更加险恶的阴谋也在悄悄展开。[6]

朱莉在《致命伴旅》中饰演一名国际刑警,在追捕与自己有过情史的罪犯过程中,让德普扮演的美国游客卷入阴谋。影片翻拍自2005年法国惊悚片《逃之夭夭》(Anthony Zimmer),原定由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和查理兹·塞隆(Charlize Theron)担当主演,但是经过一系列的换角风波后,男主角曾从最先的克鲁斯换成了萨姆·沃辛顿,但最终制作方又把目光锁定在了约翰尼·德普身上。

美国游客Frank独身远赴欧洲一心治疗情伤,却在火车上邂逅了背景神秘的性感女子Elise,正当Frank陶醉在二人世界之际,危机却渐渐迫近,自巴黎开始被追踪监视,来到威尼斯更惹来各方人马追杀……随着Elise的真正身份揭开,Frank 才惊觉自己卷入了一场精心布局的危险游戏!

该片导演是德国的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这是他继凭《窃听风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之后,进军好莱坞的第一部电影。

精彩介绍

朱莉&德普

致命伴侣致命伴侣(5)安吉丽娜·朱莉配约翰尼·德普,这是怎样的一个组合,也许只能用“性感、梦幻”两个词来形容了,虽然德普在片中没有《浓情巧克力》中的潇洒,又不似《加勒比海盗》中古怪,而是个十足痴情的憨男,但浑身上下依旧充满不可抵挡的魅力;而朱莉则放下女中豪杰的身段,变身优雅女郎,尤其是她在片中造型多变、风情万种,无论紧身短裙还是黑色礼服均是高贵优雅又不失性感,更有红唇睡袍的致命诱惑;爱家出名的约翰尼·德普很少在大银幕与女明星有肌肤之亲,但因为《致命伴旅》主题建构在“性与谎言”之上,洁身自爱的他免不了被安排和朱莉来段养眼的激情戏码,被美色电晕的德普就算被追杀围剿也不悔陷入爱情骗局,最后还死心蹋地的对朱莉深情告白说:“我一点都不后悔亲吻了你”,一语道出他在片中为爱痴狂的纯情表现,不过,我们应该相信德普吗?也许他只是用表相欺骗了我们。

德普和朱莉一直都是当之无愧的吸金猛将,单只是2010年,由德普主演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在全球收获了逾10亿美元,而朱莉的上一部作品《特工绍特》也赚取了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如果你想看看离开蒂姆·波顿的德普和不再大打出手的朱莉如何擦出爱火,《致命伴旅》刚好可以满足你的好奇心。

局中局

《致命伴旅》迷局开场,一路吸引观众直到揭开悬念,有着典型的希区柯克式架构,毕竟,悬疑片的观影快感就在于谜底揭晓的那一刻,在这方面,影片做得还是比较到位,《致命伴旅》翻拍自2005年苏菲·玛索和伊万·阿达勒联袂主演的法国惊悚片《逃之夭夭》,既然能被好莱坞相中,自然是原作剧本有特色,影片独特之处在于“爱情计中计”,约翰尼·德普就好像希区柯克名作《谜中谜》的奥黛丽·赫本,无端卷入各路人马追杀,偏偏又有着“明知道险路勿近,偏要勇往前行”的一片痴情。

说到底,德普和朱莉的身份之谜始终是悬疑剧情的重点,当然,最后还会套用“变脸”公式来破解谜局,不过,两位巨星的气场显然盖过了这一切,观影快感究竟是来自于最后的揭晓谜底还是对俊男美女爱情归宿的关心,就看你的个人感受了。

欧陆之旅相伴

《致命伴旅》剧照《致命伴旅》剧照从大卫·里恩的《艳阳天》到伍迪·艾伦的《人人都说我爱你》,再到《偷天换日》、《皇家赌场》,欧洲著名的水城威尼斯一向都是导演们最钟爱的外景地,这里不仅仅是谈情说爱的浪漫之地,亦是华丽动作戏的秀场,不过在大多数电影是浮光掠影或者蜻蜓点水,当这座性感的城市迎来了德普与朱莉这两位顶级性感“致命”男女,一座古城的现代魅力才得以真正彰显出来。

《致命伴旅》从法国巴黎出发,欧铁行驶在风景如画的欧陆平原,约翰尼·德普邂逅了神秘冷艳的女郎安吉丽娜·朱莉,随后朱莉精心设局 在美轮美奂的水城威尼斯色诱德普,还主动玩起老公老婆游戏,一步步让他掉入复杂的跨国犯罪陷阱,最后成为警界与黑道追杀的通缉犯。片中出现了众多威尼斯的经典地标性建筑,比如主角们乘游艇兜风时,镜头中出现的是宏伟的里亚托桥、圣马可广场,安康圣母教堂,还有威尼斯最受欢迎的奢华观光酒店丹涅利宫酒店均在其中。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还能领略到意大利独特的地中海式风光。

索尼亿元投资

既然是重金翻拍,就必须要是升版,何况这又是一部好莱坞重新包装的欧洲电影,无论是卡司还是场面都要超越原版,显然,原版的奇情故事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虽然整部影片主打的是“爱情”主题,但还是揉入了不少惊险动作的成分,由于索尼哥伦比亚公司斥资一亿美金的大手笔翻拍,自然令视觉效果得以升级,而威尼斯水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是打造“快艇追逐”的绝佳场所,于是《致命伴旅》中你可以看到朱莉驾船躲避黑帮枪林弹雨、冒险救出德普的动作戏桥段,当然,再炫目的动作,最终都是为了爱情。

此外,如果你是007系列的影迷,也许还有个意外的小惊喜,第四代邦德的扮演者提摩西·道尔顿也在片中客串了一角,有意思的是,他这次的身份成了手下有很多情报员的特工头子Jones,从James到Jones,一音之别,身份不同,手下也不似007那般干练,尤其下令开火的桥段,更是带出淡淡的喜感。《窃听风暴》金奖导演进军好莱坞

说起导演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的名字,既不容易记,又感觉很陌生,不过提到斩获第79届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德国影片《窃听风暴》,相信影迷再熟悉不过,要知道,这可是弗洛里安的长片处女作,当年不仅横扫当年的德国电影奖,更是获得欧洲电影奖的青睐,当然,奥斯卡小金人的分量才是最足的,好莱坞投资商敢于把《致命伴旅》这样量级的大制作交给一个德国导演手中,自然是相中了他的才华横溢。

在《致命伴旅》中,开场依旧可以看到特工监听的戏份,不过完全已经没有了《窃听风暴》中厚重的历史背景,这部“猫鼠游戏”般的商业片也成为弗洛里安进军好莱坞的头炮作品。

演职人员

《致命伴旅》截图《致命伴旅》截图(5)导演: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Florian Henckel vonDonnersmarck

编剧:Donnersmarck、克里斯托夫·迈考利/Christopher McQuarrie、朱利安·费罗斯/Julian Fellowes、吉勒莫·塞勒/Jérôme Salle

演员:约翰尼·德普/Johnny Depp、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 Jolie、保罗·贝坦尼/Paul Bettany、提摩西·道尔顿/Timothy Dalton、史蒂文·伯克夫/Steven Berkoff、卢夫斯·塞维尔/Rufus Sewell、克里斯蒂安·德·西卡/Christian De Sica、阿莱西奥·博尼/Alessio Boni、Daniele Pecci、Giovanni Guidelli、雷欧·波瓦/Raoul Bova、布鲁诺·沃尔科维奇/Bruno Wolkowitch、Marc Ruchmann、朱利安·鲍姆加特纳/Julien Baumgartner、François Vincentelli、克雷蒙·史鲍尼/Clement Sibony、Jean-Claude Adelin、Jean-Marie Lamour、Nicolas Guillot、Mhamed Arezki、伊哥·基基凯勒/Igor Jijikine、Vladimir Orlov、Vladimir Tevlovski、Alec Utgoff、Mark Zak、尼利·马考尔/Neri Marcoré、Gabriele Gallinari、Riccardo De Torrebruna、Maurizio Casagrande、Nino Frassica、Gwilym Lee、斯蒂芬·罗伯特森/Steven Robertson、伊多·戈德堡/Iddo Goldberg、Renato Scarpa、Giancarlo Previati、Giovanni Esposito、Marino Narduzzi、Tino Giada、Bruno Bilotta、拉尔夫·莫勒/Ralf Moeller

制作人:Gary Barber、罗杰·伯恩鲍姆/Roger Birnbaum、乔纳森·格利曼/Jonathan Glickman、Ron Halpern、Tim Headington、格拉汉姆·金/Graham King、David Nichols、Denis O'Sullivan、Lloyd Phillips

原创音乐:詹姆斯·纽顿·霍华德/James Newton Howard

摄影:约翰·希尔/John Seale

剪辑:Joe Hutshing、Patricia Rommel

选角导演:Susie Figgis

艺术指导:Jon Hutman

美术设计:Susanna Codognato、Marco Trentini

布景师:Anna Pinnock

服装设计:柯琳·阿特伍德/Colleen Atwood

视觉特效:Ken Locsmandi、Ted Rae

副导演/助理导演:Steve E. Andrews、Jonny Benson、Consuelo Bidorni、Aurore Coppa、Gilles Kenny、Guilhem Malgoire、艾波特·玛格尼特/Alberto Mangiante、Barbara Pastrovich

精彩评论

这不是一部简简单单的翻拍之作,朱莉和德普在本片产生的化学反应足以让看过原版的观众同样对本片感到不可思议。

——《娱乐周刊》

《致命伴旅》虽然没有差到让人崩溃,但它那跳跃式前进的剧情对本片的打击是致命的。

——《娱乐周刊》

导演介绍

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Florian Henckel-Donnersmarck)1973年5月2日出生于德国科隆。曾在牛津大学学习政治学,哲学和经济学。1996 年进入慕尼黑电视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他的首部长片《窃听风暴》即脱颖而出,一举夺得2007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Florian Henckel-Donnersmarck)1973年5月2日出生于德国科隆。曾在牛津大学学习政治学,哲学和经济学。1996 年进入慕尼黑电视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

演艺经历

他的首部长片《窃听风暴》即脱颖而出,一举夺得2007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在纽约、柏林、法兰克福和布鲁塞尔这几个城市之间辗转度过的,他因此拿了好几个国家的毕业文凭。在列宁格勒修完俄语课程之后,他进入了牛津大学,学习政治学、哲学和经济学。1996年,他初次在Richard Attenboroughs的电影《In Love and War》中担任导演助理职务,一年之后他又到了慕尼黑电影电视学院学习了戏剧电影导演课程。在这里,他拍了一系列短片,1998年的《Das Datum》和1999年的《Dobermann》都获得了Max-Ophüls电影节最佳短片奖。2002年,他的短片《Der Templer》为他赢得了更大的声誉。

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Das Leben der Anderen》(窃听风暴),汇集了Ulrich Mühe, Sebastian Koch 和 Martina Gedeck等著名演员。该片一举拿下四项拜仁电影节大奖。其中有两项是属于他本人的——最佳编剧和最佳导演新人。

2006年的德国电影节,这部片子也得到了多项提名。除了获得最佳男主角和男配角分别由Ulrich Mühe和 Ulrich Tukur获得外,该片还拿下了最佳电影的殊荣。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也获得了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本两项奖项。在德国以外,这部关于前东德秘密警察的电影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2007年,它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2016年4月6日,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当选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评委。

角色介绍

法兰克
演员 约翰尼·德普
美国籍游客弗兰克·泰勒在经历了人生的重创后来到意大利游玩散心,在水城威尼斯与安吉丽娜·朱莉饰演的一位美丽的神秘女子伊莉斯意外邂逅后,陷入一个重大的阴谋。
伊莱斯

演员 安吉丽娜·朱莉
一位美丽的神秘女子,实际上这名女子的真实身份是国际警察组织的一名特工,执行任务在水城威尼斯与弗兰克。
约翰

演员 保罗·贝坦尼
是国家警察组织的一名督察,也是伊莱斯的同事,在幕后不断给伊莱斯提供各种帮助。
警长琼斯

演员 提摩西·道尔顿
是伊莱斯和约翰的顶头上司,也是整个特工任务的首席指挥官。

影片花絮

八卦炒热电影

什么叫做“未映先热”?自打定下约翰尼·德普与安吉丽娜·朱莉这对最性感的演员组合那一刻起,《游客》的各种新闻就注定围绕着八卦与猜测展开了。在2009年底畅销书作家伊恩·海尔佩林推出朱莉传记中,就曾爆料她与皮特约会之前,曾经将“丘比特之箭”的目标瞄准过德普。影片于2010年2月开拍,正值朱莉与皮特的分手谣言传得沸沸扬扬之时,一时间全球媒体都盯着《游客》剧组,等着看朱莉与德普假戏真做的狗血剧上演。

双方家人也都相当紧张,在影片开拍前,还有报道称德普的女友凡妮莎·帕拉迪丝怕他会在拍片的过程中被朱莉勾走了魂,于是向他施加百般压力,希望德普能够辞演。结果德普还是接下此片,于是帕拉迪斯只好亲自跑到片场盯场,成了剧组的“常驻人员”。皮特这方则大打“亲情牌”,拖家带口浩浩荡荡跟到威尼斯,于是《游客》拍摄期间,传出最多的不是剧照,反倒是朱莉各种母爱爆棚的照片。

媒体的热切关注让导演冯·多纳斯马也颇为头疼,他回忆起在威尼斯的58天拍摄过程,“我要面对各种挑战,狗仔队、粉丝,还有威尼斯的交通工具,这一切都相当麻烦,甚至在开拍前两天,我才正式完成剧本。但我按照在德国受到的拍片训练那样,用紧密的进程表完成影片拍摄,否则可能麻烦更多。”但其实也不能怪大家反应过度,作为性感女神朱莉一直以来的形象都很豪放,《原罪》时就曾和安东尼奥·班德拉斯真枪实弹上阵,而《史密斯夫妇》中与皮特的“大战”更直接导致皮特离婚。大概在紧盯《游客》的媒体和看客们眼中,最理想的情节就是:朱莉之前百般勾引德普未果,终于用上床戏杀手锏,三下五除二搞定对方,二人虽然各自都和伴侣育有子女,但是并无婚约,于是双双抛妻弃夫,重现当年朱皮恋盛况。但让大家失望的是,德普对朱莉这次根本没来电,有片场工作人员爆料说:“德普和朱莉在镜头面前上演吻戏的时候,只会有小小兴奋,但这已是事情的全部。”

重现经典时代

欧洲电影当红,西班牙、法国、瑞典等国的影片先后受到好莱坞青睐,《死亡录像》被翻拍为《隔离区》后,《生人勿近》也被《科洛弗档案》导演马特·里夫斯翻拍成美版,《游客》同样也追随这股欧洲电影翻拍潮,影片翻拍自2008年根据帕翠西亚·康瓦的畅销小说改编的法国惊悚片《逃之夭夭》,苏菲·玛索与伊万·阿达勒的组合则变成了约翰尼·德普与安吉丽娜·朱莉。一开始,许多该原著书迷对朱莉很不买帐,认为她的外型太异国风情,与书中那个短发干练的主人翁大相径庭。原著作者康瓦也坦承她的第一人选是朱迪·福斯特,可惜朱迪婉拒此片。不过导演冯·多纳斯马则认为,自己没有理由拒绝朱莉,“她演过很多动作片,但其实她很女性化,温柔而且聪明,我想将影片拍得轻松和充满娱乐性。”

诚然,朱莉与德普的加盟给影片增加了很多关注度和娱乐度,但对于这两个演员的选择,冯·多纳斯马有着自己的初衷,“人们常说这个时代已经再也找不到像格蕾丝·凯利或加里·格兰特这样的演员,但我对此并不认同。在我眼里,约翰尼·德普和亨弗莱·鲍嘉一样出色,安吉丽娜·朱莉比丽塔·海华斯更有魅力,他们只是没有像老演员一样经历那个黄金时代。如今各种大制作的类型片中掩盖了他们作为演员的天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一部电影吧他们的才华展示出来。”

为了呈现导演希望达到的这种效果,两位演员也都非常努力。朱莉认为,《游客》的感觉接近于《捉贼记》和《西北偏北》这一类的影片,而为了演活片中那位受过教育、举止优雅的英国女人,她还专门去上了仪态课,“可能因为我是美国人,习惯用快速的时间和方式去办事,然而片中那却是个优雅的英国人,所以我的拍子也要变慢一点。”同样难倒两位大明星的还有一场跳舞戏,朱莉说,“我和约翰尼都跳得不好,上了多次舞蹈课程也常跳错。那场戏导演要求拍得严肃和优雅,所以对我来说挑战性很高。”导演则透露,“起初德普要求只是站在转盘上,我请求他去学跳舞,并找到很好的排舞老师安排每周练习,他开始被大家的努力打动,结果效果非常好。”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GK Films

Spyglass Entertainment [美国]

Studio Canal [法国]

发行公司:

哥伦比亚影片公司[美国] (2010) (USA) (theatrical)

Audio Visual Enterprises [希腊] (2010) (Greece) (theatrical)

Columbia TriStar Warner Filmes de (2011) (Portugal) (theatrical)

Optimum Releasing [英国] (2011) (UK)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Inc. [日本] (2011) (Japan)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Canada (2010) (Canada)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2010) (Australia)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新加坡] (2010) (Singapore)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2010) (New Zealand) (theatrical)

Eagle Films (2011) (Lebanon) (all media) (Middle East)

Pinema [土耳其] (2011) (Turkey) (all media)

Studio Canal [法国] (2011) (France) (all media)

特技制作公司:

At The Post

Filmworks/FX (visual effects)

Leonardo Cruciano Workshop (special props)

其他公司:

Alf Service lighting balloons service

Behind the Scenes Freight [美国] shipping by

Cineroma [意大利] production service

Company 3 digital intermediate

Dolby Laboratories [美国] sound mix

Flying Pictures aerial filming services provided by

GK Films funding

Gallagher Entertainment insurance (uncredited)

Light by Numbers [英国]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Pivotal Post [美国] Avid HD editing equipment provided by

Soundelux [美国] post-production sound services

Varèse Sarabande soundtrack[4]

上映时间

中国2011年2月13日

埃及2010年12月8日

科威特2010年12月9日

阿联酋2010年12月9日

黎巴嫩2010年12月10日

约旦2010年12月10日

卡塔尔2010年12月10日

阿曼2010年12月10日

土耳其2010年12月10日

英国2010年12月10日

美国2010年12月10日

加拿大2010年12月10日

巴林2010年12月10日

法国2010年12月15日

瑞士2010年12月15日

比利时2010年12月15日

德国2010年12月16日

瑞士2010年12月16日

奥地利2010年12月16日

意大利2010年12月17日

澳大利亚2010年12月26日

新西兰2010年12月26日

匈牙利2010年12月29日

西班牙2010年12月29日

印度尼西亚2010年12月29日

新加坡2010年12月30日

塞尔维亚共和国2010年12月30日

马来西亚2010年12月30日

瑞典2011年1月5日

俄罗斯2011年1月5日

哈萨克斯坦2011年1月5日

葡萄牙2011年1月6日

格鲁吉亚2011年1月6日

中国香港2011年1月6日

斯洛文尼亚2011年1月6日

罗马尼亚2011年1月7日

爱沙尼亚2011年1月7日

冰岛2011年1月7日

立陶宛2011年1月7日

菲律宾2011年1月8日

希腊2011年1月13日

秘鲁2011年1月13日

斯洛伐克2011年1月13日

墨西哥2011年1月14日

波兰2011年1月14日

阿根廷2011年1月20日

荷兰2011年1月20日

巴西2011年1月21日

芬兰2011年1月21日

亚美尼亚2011年1月27日

委内瑞拉2011年1月28日

日本2011年3月5日

影视评价

《致命伴旅》海报《致命伴旅》海报约翰·尼德普与安吉丽娜·朱莉是近年鲜有几个具备海外票房号召力的好莱坞明星,二人担当主演的电影于港底线大都在千万级别,此番《致命伴侣》(港译《机密邂逅》)囊括二位巨星,商业野心不言而喻;电影上周四于41家戏院放映240场,是前冠军《格列佛游记》的一倍(121场),足见院线对此片信心,电影首日录得87万,场均在60人次,与德普前一部《公众之敌》(69万)相当,逊于朱莉的《特工邵特》(131万),但于新老片成绩较为突出,当日旋即登上票房榜首位,周末增场一成,票房爬升五成,最终以492万牢牢占据榜首,观乎走势,最终票房仍有望冲击千万。

《致命游客》改编苏菲·玛索主演的法国爱情惊悚片《逃之夭夭》,故事讲述以美国男游客一心远赴欧洲治疗情伤,却在火车上邂逅背景神秘的性感女子,二人陶醉在二人世界时,危机逼近,各方人马追杀至威尼斯……《文汇报》以“惊悚中的浪漫美学”定义此片,其卖点有二,一是布局迷情,一是色相迷人,尤其是安吉丽娜·朱莉,这位现年35岁的演员,现实世界中已是6个小孩的妈妈的演员,银幕魅力丝毫未减。

毫无疑问,大多数观众也是冲“俏朱莉与俊德普怎样在风光绝美的威尼斯调情”而来,不过,电影于本土票房欠佳,仅取得5740万美元的票房,在香港虽成绩尚可,但口碑较差,剧情苍白是致命缺点,情节几乎照搬《逃之夭夭》,缺乏新鲜感,单靠两位演员演技撑场,有“扮大片”之嫌,目前电影于雅虎香港电影论坛口碑为两星半,未过及格线。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