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兰托会议

特兰托会议

目录导航

  ouncilofTrento16世纪天主教会为反对宗教改革运动在特兰托(今意大利北部)召开的时断时续的宗教会议的总称,第19次主教会议。宗教改革运动爆发不久,天主教会要召开一次主教会议;但由于西班牙和法国之间的战以及天主教会内部的矛盾,致使召开时间一再拖延。

  天特会议是罗马天主教宗教改革的主轴。正当更正教兴盛之时,罗马教会继续腐化,英国也宣布国王权力凌驾教皇。于是召开宗教改革会议的呼声,从下层教士起以至大学里都不绝于耳,最后连查理五世也决定要解决这些宗教问题。查理五世是宗教改革运动的激烈反对者,为了促成复原教与天主教合一,他多方邀请奔走,终于,教皇保禄三世(PopePaulIII)在压力下低头,于1545年召开首次天特会议,处理教会改革和应付与日俱增的更正教的威胁,宣告欧洲天主教势力反对宗教改革的浪潮的开始。

  天特会议前后共召开过三轮,初期出席会议者仅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并法国等四国教士,英国没有派人参加,其中意大利所派的人数比其他三国的总人数还多,因此整个会议都被罗马教皇控制,由教皇所提出的议案几乎都能获得支持而通过。第二轮于1551年召开,于1552年儒略三世时中断。1562年,庇护四世召开第三轮天特会议。会议上,罗马受到来自法国和西班牙的压力,但庇护四世仍然取得了满意的成果。会议致力于对当时天主教会内部的改革,建立培养神职人员的修院等。会议的结果最终颁布为天特会议信纲(Professiofideitridentina,又译脱利腾信德宣言)。当大会于1563年12月4日闭幕的时候,前后共召开过二十五场讨论,用了近十八年的时间。共有四位教宗使节、三位宗主教、二十五位大主教、一百二十九位主教、七位修道院院长、七位天主教特别团体的领袖,十位检察官与欧洲一些天主教国家的大使联合起来,共同签署这个大会所通过的繁多谕令。庇护四世当时卧病在床,他回应这个大会的结论说:“这一切都是神的灵所感动出来的成果。”一位枢机主教曾这样描述:“在教会史上,没有任何大会决定过这么多问题,确立过这么多教义,或者制定过这么多法规。”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