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卫星对地球和大气的各种特征和现象进行遥感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包括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海洋观测卫星、环境监测卫星和侦察卫星等。遥感卫星在空间利用遥感器收集地球或大气目标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息,并记录下来,由信启、传输设备发送回地面进行处理和加工,判读地球环境、资源和景物等信息。遥感卫星由卫星平台、遥感器、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传输设备组成。据悉,“遥感卫星五号”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将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1]
进行遥感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包括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海洋观测卫星、环境监测卫星和侦察卫星等。遥感卫星在空间利用遥感器收集地球或大气目标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息,并记录下来,由信启、传输设备发送回地面进行处理和加工,判读地球环境、资源和景物等信息。遥感卫星由卫星平台、遥感器、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传输设备组成。
“遥感卫星五号”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将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2008年12月15日11时22分,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五号”成功送入太空。“遥感卫星五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主要用于国土资源勘查、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规划、农作物估产、防灾减灾和空间科学试验等领域的数据采集和传输任务。
1、信息技术革命,是传送信息技术的更新,是获取信息手段的突破。获取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些深层次关键信息是至关重要的。遥感卫星就是人类获取重要信息的重要工具。它远在太空就可以看清人们在地面察觉不到的地质断层,代替人们勘察无人区内的情况,发现地下的石油、古迹。
2、中国宝成铁路自建成以来,长期被滑坡、塌方灾害困扰。长期以来,铁道专家一直找不出内在原因,只能年复一年的在空害与维修的怪圈中折腾.然而在中国发射的返回式遥感卫星拍摄的照片上清晰地显示出,这条铁路一些地段处于地层的断裂带上,于是铁路部门立即对此采取了加固地层的措施,才从根本上减少了山体滑坡时事故的发生。
3、利用遥感卫星进行国土普查,是人类获取信息的另一重要途径。例如,中国对于青藏高原等人迹罕至、自然条件恶劣之地进行普查,遥感卫星提供的一幅照片的覆盖面积是航空照片的140倍,只需1人用3天时间就可以完成解译判读工作;如用飞机航拍,则需30人用几个月时间;如用人工则需几年。
4、中国石油地质队员在对柴达木盆地“伊克雅乌汝”油气构造进行调查时,26人苦战4个月才测邮586个点,以此绘制成五万分之一的地质图,而卫星仅用一张照片就把情况看清,还发现了地面测量中无法发现的断层构造。
5、中国考古工作者还利用遥感卫星图片,发现了一批古代遗迹。比如内蒙古昭乌达盟附近的一座被黄沙深埋的古城,在遥感卫星照片上被发现,并确认是元朝忽必烈为其女儿鲁国大长公主兴建的应昌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