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效应

目录导航

什么是激活效应

刺激有机体内某种物质,使其活跃地发挥作用。

点评:激发活力可挖掘潜力,发挥潜力能增强活力。

“刺激有机体内某种物质,使其活跃地发挥作用。”,这句话被称之为“激活效应”,也纳入企业管理经典定律,它是一个非常有趣且神奇的自然现象和规律。

激活效应管理启示

激励作用

这个效应指出了员工激励的作用。成功的企业领导者在实践中都会认识到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将企业的员工紧密团结在一起,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内在潜力,使他们的智慧、能力和需求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企业才能长足发展。正因为如此,成功的企业极为重视激发其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的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①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组织成员的各种需要,即通过系统的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来满足企业员工的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

②科学的激励工作需要奖励和惩罚并举,既要对员工表现出来的符合企业期望的行为进行奖励,又要对不符合员工期望的行为进行惩罚。

③激励贯穿于企业员工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对员工个人需要的了解、个性的把握、行为过程的控制和行为结果的评价等。因此,激励工作需要耐心。赫兹伯格说,激励员工需要锲而不舍。

④信息沟通贯穿于激励工作的始末,从对激励制度的宣传、企业员工个人的了解,到对员工行为过程的控制和对员工行为结果的评价等,都依赖于一定的信息沟通。企业织中信息沟通是否通畅,是否及时、准确、全面,直接影响着激励制度的运用效果和激励工作的成本。

⑤激励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同时,也能让组织成员实现其个人目标,即达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在客观上的统一。

对一个企业来说,科学的激励制度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吸引优秀的人才到企业来。在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中,特别是那些竞争力强、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丰厚的福利待遇、快捷的晋升途径来吸引企业需要的人才。

第二,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促进在职员工充分的发挥其才能和智慧。美国哈佛大学的詹姆土(W·James)教授在对员工激励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分配制度仅能让员工发挥20%-30%的能力,如果受到充分激励的话,员工的能力可以发挥出80%—90%,两种情况之间60%的差距就是有效激励的结果。管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员工的工作绩效是员工能力和受激励程度的函数,即绩效=f(能力,激励)。如果把激励制度对员工创造性、革新精神和主动提高自身素质的意愿的影响考虑进去的话,激励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就更大了。

第三,留住优秀人才。德鲁克(Druker)认为,每一个组织都需要三个方面的绩效:直接的成果、价值的实现和未来的人力发展。缺少任何一方面的绩效,组织注定非垮不可。因此,每一位管理者都必须在这三个方面均有贡献。在三方面的贡献中,对“未来的人力发展”的贡献就是来自激励工作。

第四,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科学的激励制度包含有一种竞争精神,它的运行能够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进而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在具有竞争性的环境中,组织成员就会受到环境的压力,这种压力将转变为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正如麦格雷戈所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才是激励的主要来源之一。在这里,员工工作的动力和积极性成了激励工作的间接结果。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