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轨道环行器

月球轨道环行器

目录导航

简介

  从1966年8月到1967年8月共发射5个,每个重380~390公斤。它是研究月球环境和表面结构的人造月球卫星,主要任务是在绕月轨道飞行时拍摄月球正面和背面的详细地形照片,绘制0.5米口径的火山口或其他细微部分的月面图,为“阿波罗”号飞船选择着陆点(见“阿波罗”工程)。

  

作用

  每个环行器都装有两台带有特殊跟踪机构的摄像机,拍摄时不致因运动引起图像模糊,其中一台用于普查,一台用于详查。图像记录在胶片上,再用无线电传输到地球站。这个系列的前3个“月球轨道环行器”都在围绕月球赤道的低纬轨道上飞行,1号于绕月环行3天后作轨道机动,将近月点降至离月面58公里;2号最后达到距月面39公里的近月点,用望远镜头和广角镜头拍摄到清晰的月面照片,其中几幅近景照片的科学价值尤高。为了扩大摄影区域,3号的倾角由以前的12°左右改为21°,拍摄下10个可能为“勘测者”号探测器和“阿波罗”号飞船选用的着陆点。4和5号在绕月球极轨道上运行,从月球的北极上空飞往南极上空,以拍摄更大面积的月面并监视近月空间的微流星体和电离辐射。“月球轨道环行器”飞行结束后都撞击在月面上。这5个“月球轨道环行器”共对月面约99%的地区拍摄了高分辨率照片,借助这些照片选择了8个平坦的月面区作为“阿波罗”号飞船可能的安全着陆点,同时还获得了月球表面的放射性和矿物含量等资料以及有关月球引力场等数据。

  

阿波罗号飞船

  “阿波罗”号飞船【Apollospacecraft】美国实施载人登月过程中使用的飞船。“阿波罗”11号飞船于1969年7月20~21日首次实现人登上月球的理想。此后,美国又相继6次发射“阿波罗”号飞船,其中5次成功,总共有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飞船由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3个部分组成,其中指挥舱是全飞船的控制中心,也是航天员飞行中生活和工作的座舱;服务舱采用轻金属蜂窝结构,周围分为6个隔舱,容纳主发动机、推进剂贮箱和增压、姿态控制、电气等系统。前端与指挥舱对接,后端有推进系统主发动机喷管;登月舱由下降级和上升级组成。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