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中型坦克

M4中型坦克

目录导航

发展沿革

1940年8月19日,美国开始了新型坦克的研制工作。根据M3“格兰特”的不足,军方要求将75mm火炮装在旋转炮塔上,研制代号是T6中型坦克,1941年9月,T6坦克定型并被命名为M4“谢尔曼”中型坦克。M4是在M3坦克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因而M4和M3,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底盘总体布置和行动部分都很相似。最大的区别在炮塔上,M4坦克的炮塔为整体铸造炮塔,圆弧过渡,尺寸上比M3的炮塔要大得多。

M4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门M3式75mm火炮,可以发射穿甲弹,榴弹和烟幕弹。在M4系列的各种改进型车上,共装有4种不同型号的发动机,变速箱为机械式,行动部分采用平衡式悬挂装置,每侧6个负重轮分为3组,主动轮在M4坦克M4坦克(15)前,诱导轮在后。

M4坦克的型号十分繁杂,仅美国官方公布的M4系列改进型车,变型车,和实验型车就有50多种。主要有M4,M4A1,M4A2,M4A3,M4A4,M4A6这6种型号的改进型车,主炮有75mm,76mm,105mm。

前期M4的火力虽略显不足,但它的坚固,可靠和耐久性却享誉军界。在整个大战期间,M4成为美军坦克力量的骨干。当时由于美军不像德军和苏军那样装备了重型坦克,M4有时也得权充重型坦克使用,尽管它根本不能胜任这个角色。

从1942年开始,M4一批接一批地投入使用,以求尽快替换身有残疾的M3。它第一个大显威风的地方是北非战场。当英军撤至阿拉曼,已置身退无可退的境地时,大约四百辆谢尔曼被火速补充至英国第八集团军。在十字军式坦克和英国瓦伦丁步兵坦克的配合下,经过五小时的炮火准备,谢尔曼坦克率先向油料、备件严重不足,已成强弩之末的德军发动冲击。经过十二天激战,英军大败德意志非洲军团。是役,曾在沙漠中令对手望风披靡的德意联军坦克被击毁二百余辆(德军当时与英军坦克伤亡比例为1比4,也就是说英军击毁1辆德军坦克需要付出4辆坦克为代价)。沙漠之狐隆美尔从此一厥不振。而在突尼斯登陆行动中,美国陆军的M4坦克也紧随登场,为将德意法西斯赶出北非作出了巨大贡献。

此后,不论在欧洲战场还是在太平洋战场,随处可见谢尔曼的身影。D-DAY最先登陆诺曼底的坦克就是数百辆谢尔曼DD水陆坦克,成为盟军迈向胜利的先锋。

M4谢尔曼并不是二战中性能最佳的中型坦克,但其巨大的装备数量加上蒙哥马利、巴顿等名将精明的运用,使它在盟军的武器装备序列中占有重要地位。巴顿将军指挥下的美军第三装甲师主要装备就是M4坦克,它们在诺曼底登陆以后的历次战斗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技术特点

M4是在M3坦克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因而M4和M3,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底盘总体布置和行动部分都很相似。最大的区别在炮塔上,M4坦克的炮塔为整体铸造炮塔,圆弧过渡,尺寸上比M3的炮塔要大得多。在M4系列的各种改进型车上,共装有4种不同型号的发动机,变速箱为机械式,行动部分采用平衡式悬挂装置,每侧6个负重轮分为3组,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

平心而论,M4谢尔曼非但不是一款拙劣设计,还具备许多优点和当时最先进的技术。首先,M4谢尔曼是二战性能最可靠的坦克,其动力系统的坚固耐用连苏联坦克都逊色几分,德国坦克更是望尘莫及。德国虎豹坦克每隔1,000公里里程就需要大修一次,坦克必须运回工厂大修。谢尔曼坦克只需要最基本的野战维护就足够了。性能可靠,故障极少,使美军坦克的出勤率大大高过德军坦克。

谢尔曼坦克的生产设计大概也是二战最优秀的。美国研制生产坦克的厂家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厂,采用的是亨利-福特倡导的生产线原理,因此能够大批量生产,并且大幅度降低成本。美国二战期间总共生产了各种装甲战车287,000辆,其中包括将近5万辆M4谢尔曼坦克。最有趣的是,谢尔曼坦克的尺寸是参照美国“自由轮”的船舱设计,非常便于远洋运输。看来美军对后勤的重要性理解得非常透彻。谢尔曼萤火虫谢尔曼萤火虫

谢尔曼坦克还拥有几项世界领先技术。首先炮塔转动装置是二战最快的,转动一周只需要不足10秒钟,这使得谢尔曼在近距离坦克战中能够快速反应,迅速射击从而击毁对手。其次谢尔曼还是二战少数装备了火炮垂直稳定仪的坦克,能够在行进当中精确瞄准目标开炮。谢尔曼的500马力汽油发动机也是二战最优秀的坦克引擎之一,使谢尔曼坦克具有47公里的最高公路时速。这些优点都很有助于机动作战。M4A2式坦克曾援助苏联,获得苏联人高度评价,其闭式散热器具有在较低功率下有效利用发动机功率的特点,独特的五叶式散热器风扇扇叶角度不一,高速运转时可降低噪音,使坦克具有更好的隐蔽性。

但是谢尔曼坦克还是有其十分突出的缺点:一、火力不足以对抗德军新式坦克。二、车体高大,增加了中弹的面积。谢尔曼坦克谢尔曼坦克

1942年春天,谢尔曼坦克首次出现在北非战场。当时隆美尔的德意志非洲军团装备的坦克主要为三号坦克以及少量四号坦克长身管型,三号坦克是非洲军团数量最多的型号,但只能在500米以内击穿谢尔曼的装甲。于是谢尔曼坦克拥有无可置疑的战场统治权,英军在阿拉曼战役中大量使用。战役以后,隆美尔写道:“敌方的新式谢尔曼坦克,比我们所有的型号都要先进。” 实际上,在北非战场上德国只有少数几种能在1000米以外从正面击穿谢尔曼坦克装甲的武器,如虎式坦克、Pak 40反坦克炮和四号F2型坦克。

到了诺曼底战役,M4的对手不再仅仅是早期的三号坦克,四号坦克(长身管型)、虎式重型坦克和黑豹坦克的出现让M4显得不堪一击。谢尔曼M4A1坦克谢尔曼M4A1坦克

一、火力对比:

主炮是坦克的手臂。初期型谢尔曼坦克装备一门M3型75毫米L/40加农炮,该炮发射早期M72穿甲弹能够在914米距离上击穿60mm/30°钢板,穿甲能力略强于苏联T-34早期型号的76mmF34火炮。面对德军加厚装甲的四号坦克H型80mm的正面装甲,只能在100米处有效击穿。与德军四号坦克H型的75mm L/48主炮相比更是相距甚远。不过在1944年后,谢尔曼坦克大量换装了M61型被帽穿甲弹,这种穿甲弹改良了对付倾斜装甲和表面硬化装甲的能力。且穿深达到了500米击穿94mm/30°钢板,穿透力大大优于M72穿甲弹和苏制F-34主炮,且可以在500米的距离击毁德军在诺曼底的主力坦克----四号坦克H型。略逊于4号坦克J型,面对虎式和黑豹坦克,更是无能为力。英军谢尔曼M4A4坦克英军谢尔曼M4A4坦克

M4后期型号换装M1型76mm L/52火炮,使用M62型被帽穿甲弹对500米和1000米垂直钢板的贯穿力分别为116mm和106mm,(参见表格1)对500码(457米)和1000码(914米)的30°(法线角)钢板则分别是98mm和90mm。(参见表格2)

表格1:M1 76mm L/52炮,QF 17磅炮和KwK42 75mm L/70炮对0 °钢板的穿深比较(单位:mm)

弹种 500米 1000米
最初的反坦克弹种
76mm M62 APC 116 106
17磅炮 APCBC 163 150
75mm Pzgr. 39/43 APCBC 168 149
1944年的改良弹种
76mm T4 HVAP 208 175
17磅炮 APDS 256 233
75mm Pzgr. 40/43 HVAP 234 199

表格2:M7 3吋炮,QF 17磅炮和M3 90mm炮对30 °(法线角)钢板的穿深比较(单位:mm)

弹种 500码(457米) 1000码(914米)
3吋 M62 APC 98 90
3吋 T4 HVAP 157 135
17磅炮 APCBC 132 128
17磅炮 sabot 208 192
90mm M82 APC 129 122
90mm T30E16 HVAP 221 199

附注:M7 3吋炮和M1 76mm L/52炮的口径同为76.2mm,後者虽为前者的改良型号,但火力上并无差别。

相对於原装的M3型75mm L/40火炮,M1型76mm L/52火炮在火力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比苏联T-34/85坦克略优。但较之德军的KwK36 88mm L/56和KwK42 75mm L/70还是有一定差距。英国人较有预见性,将17磅炮装在谢尔曼上,改装成了萤火虫坦克,才有了远距离击毁德军坦克的能力。后期的M4A3E8可以在1000米的距离使用76mm炮的M93型高速穿甲弹击毁虎式坦克,而谢尔曼萤火虫可以在1500米的距离正面击毁虎式坦克。(下图为萤火虫76mm对虎式正面的模拟)谢尔曼萤火虫坦克是盟军唯一能与德军黑豹坦克和虎式坦克正面抗衡的坦克。英军经常使用萤火虫坦克与德军黑豹坦克或虎式坦克正面交锋。17磅炮对希尔曼车身的模拟17磅炮对希尔曼车身的模拟

而装备M1型76mm L/52炮的普通谢尔曼坦克,能在2000米以外正面击穿四号坦克的装甲。(下图2为M1型76mm L/52炮对四号首上的模拟)在早期的诺曼底战役,装备76mm炮的谢尔曼坦克是唯一能击穿虎式坦克正面装甲的坦克,但实战表现却非常糟糕。(因为在实战中,德国装甲兵经常会为虎式暴露出一部分侧面,形成一个斜角,大大减小了炮弹的入射角,使得炮弹对付虎式正面时有倾斜装甲的作用)无论使用M62型被帽穿甲弹或是M93型高速穿甲弹,76mm炮都无法击穿黑豹G型坦克的大倾角首上装甲,但M93型高速穿甲弹可在1000码(914米)距离以上击穿黑豹G型坦克的110mm炮盾,而M62型被帽穿甲弹则需迫近到200码(182米)以内。

二、防护对比:

早期谢尔曼M4、M4A1、M4A2早期型正面装甲厚51mm,56°倾斜。侧面38mm垂直。炮塔正面装甲厚76.2mm。后期谢尔曼M4A2、M4A3、M4A3E8型坦克正面装甲厚63.5mm,47°倾斜。侧面38mm垂直。炮塔正面装甲厚89mm。早期型号高2.74米,后期型号高2.97米。

M4A3相比德军的四号坦克,谢尔曼坦克有防护性更好的正面装甲,63.5mm 47°的倾斜装甲能够提供大倾角效应,Sin/Cos等深为大约90mm,但现实中等深还要更高。四号坦克只能在800米以内才可以有效击穿谢尔曼坦克的大倾角装甲,下面是谢尔曼坦克对四号坦克首上的模拟和四号坦克对谢尔曼坦克首上的模拟。(均使用普通穿甲弹)而双方都可以在1km以外击穿对方的炮塔装甲,但四号坦克的炮塔却更为薄弱。(为50mm,谢尔曼M4A3为76mm)而侧面和后面则是谢尔曼坦克略优于四号坦克。

美军第3装甲师登陆诺曼底时拥有232辆谢尔曼坦克,到战争结束,这个师共有648辆谢尔曼被击毁报废,另有700辆被击伤,修复以后重上战场,战损率高达580%。诺曼底战役中,美军第2装甲师在两天里就损失57辆谢尔曼坦克,伤亡363人。阿登战役前夕,美军装甲师的伤亡如此惨重,出现了没有足够的坦克兵装备坦克的局面,许多仓促上阵的坦克只有3个乘员,而不是规定的5人。谢尔曼坦克谢尔曼坦克

三、机动能力:

但除此之外的机动性,谢尔曼坦克还是相当不错的,从大量的德军虎式坦克和黑豹坦克被从侧面击毁可以看出,除数量巨大外,谢尔曼坦克的机动能力是相当不错的。

四、战术思想

但谢尔曼坦克火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是美军装甲部队的战术思想。二战前夕,欧美各国军队都在探索装甲部队的战术思想,其中只有苏德的装甲战术得到实战检验。

美军装甲战术的始作俑者是当时任地面部队总司令的莱斯利·詹姆斯·麦克奈尔中将(Lesley McNair)。他倡导的装甲战术,其核心是两种坦克的分工协作。美军的主战坦克M4谢尔曼,主要任务是攻击敌军的步兵,而不是攻击坦克。如果谢尔曼坦克遭遇敌方坦克的阻击,应该召唤坦克歼击车(Tank Destroyer)。坦克歼击车的特点是装甲薄,速度快,装备威力巨大的反坦克炮,任务是迅速赶到敌方坦克出没的地点提供火力支援。美军二战结束时,装甲师和步兵师都装备有M10、M18、和M36三种坦克歼击车。

莱斯利·詹姆斯·麦克奈尔的战术思想是典型的纸上谈兵,跟实战差之千里。这种战术思想也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因为谢尔曼坦克根本不是用来打坦克的,所以没有必要装备反坦克火炮。而坦克歼击车实质上就是自行火炮,因此隶属炮兵,组织、训练、指挥体系都和装甲部队泾渭分明。实战证明,本来应该支援步兵的谢尔曼坦克不得不频频对抗德军坦克,而坦克歼击车老派不上用场,只好充当野战火炮,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结果二者都是舍长就短。

五、改进型号

M4中型坦克M4中型坦克(3)但是和一般人想象不同,谢尔曼并非一直弱不禁风。谢尔曼坦克的后期型也是很凶悍的。有英国改型的萤火虫(可以在1000米距离上正面对抗虎豹),据说有一辆曾经一次击毁3辆虎式(有一说法著名的虎式王牌魏特曼的坐车也是被萤火虫击毁的)。美国的M4A3E2 JUMBO(巨无霸)这种谢尔曼坦克装甲防护很不错,车体正面装甲102毫米(前期型谢尔曼是50毫米),炮塔152毫米,防盾178毫米,连差速器齿轮箱都有148毫米。装甲最厚处比德军虎式坦克(最厚装甲110毫米)、美军M26重型坦克(最厚装甲114毫米)、英军彗星坦克(最厚装甲102毫米)、苏军IS-2重型坦克(最厚装甲120毫米)都要厚。不愧为巨无霸。在战斗中很难被击毁,是德军在M26出现前最不愿看到的盟军坦克。由于美军准备装备M26重型坦克,JUMBO在生产了254辆后早早停产。M4A3E2在朝鲜战争中还换装了不少76mm M1A2火炮,足以与二战中的虎式坦克和黑豹坦克一决雌雄。

部分M4,M4A3,M4A3E8换装了105mm榴弹炮以作为步兵支援用途,M4A3E2使用的也是105mm榴弹炮。

后来又诞生了一种谢尔曼坦克,M4A3E8。为最后一型的谢尔曼,可以说是其当时杰出之作,各项能力平衡度很好,它在火力、装甲、机动性的平衡提升,完全可以与俄国的T-34/85及德国的四号坦克比拟。M4A3E8使用了新式的HVSS(这是区分其与普通谢尔曼的显著特征)悬挂系统(水平悬挂系统)。因此M4A3E8又被称为M4A3(76W)(76炮) HVSS。M4A3E8的重量使原本的VVSS悬挂装置(垂直悬挂系统)不堪重负,但新型的HVSS可以让由于增加装甲和改进火炮而变重的M4A3E8在行进间减少晃动,而增宽的履带减轻了对地压强。除了悬挂系统的差别外,M4A3E8还强化了防御力以及制造的生产性,而且E8更采用湿式弹药库,减少引发弹药库诱爆的危险。M4A3E8搭载了76.2毫米炮,为了抵挡76毫米炮的后座力,美军也换装新型的制退器。M4A3E8的主炮76毫米54.5倍径火炮使用HVAP穿甲弹可以在500米击穿139mm的钢板,穿透力甚至超过了使用普通穿甲弹的黑豹坦克。M4A3E8的前方装甲采一体成型,有著很高的防御。它的装甲达到64mm而且折算47°倾角后为90mm等深,防护性接近于T-34/85,而47°的大倾角抵御穿甲弹和高速穿甲弹的能力又高于30°倾角。经过以上改装后,E8总重量达30多吨,不过时速仍然达到45公里。

六、战争影响

并且美军具有强大的空中力量,随时准备像狂风一样横扫摧毁地面上的一切,令德军吃尽苦头。制空权可以极大的抵消德军坦克在质量上的优势并给对方带来巨大的伤亡。再加上谢尔曼坦克拥有出色机动性经常绕到敌军侧后实施攻击,基本可以胜任工作,对替换谢尔曼坦克的需求也就不那么迫切了。

只是由于换装程序与先后的问题,许多部队只能使用中期型甚至初期型谢尔曼直到战争结束,巨大的损失自然不可避免。但后期型的谢尔曼和苏军坦克一样可以给敌人带来巨大的麻烦,并不比其他中型坦克要差。而且在二战后的朝鲜战争和中东战争中,谢尔曼面对其他中型坦克战斗从不居于下风,甚至略有优势。

性能数据

弹种 500米 1000米
最初的反坦克弹种
76mm M62 APC 116 106
17磅炮 APCBC 163 150
75mm Pzgr. 39/43 APCBC 168 149
1944年的改良弹种
76mm T4 HVAP 208 175
17磅炮 APDS 256 233
75mm Pzgr. 40/43 HVAP 234 199

服役事件

弹种 500码(457米) 1000码(914米)
3吋 M62 APC 98 90
3吋 T4 HVAP 157 135
17磅炮 APCBC 132 128
17磅炮 sabot 208 192
90mm M82 APC 129 122
90mm T30E16 HVAP 221 199

衍生型号

M4A3(76)W HVSS主要性能数据列表M4 Sherman TankM4 Sherman Tank(21)

战斗全重 33650kg

车 高 2.97m

车 长 7.54m

车 宽 3.0m

引 擎 Ford GAA

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38km/h 21km/h

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178km/90km

标准乘员 5人

火力装备

2x7.62mm caliber MG M1919A4 1×12.7mm M2HB机枪

76mm Gun M1A1,M1A1C or M1A2主炮

弹 药 7.62mm:6250发, 76mm:71发

装 甲 13-76.2mm

爬 坡 度 30度

过直墙高 0.61m

越 壕 宽 2.3m

涉 水 深 0.91m

型号参数

在二战中,M4谢尔曼坦克在美国陆军和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也被同属同盟国的英联邦国家(包含澳洲和加拿大)、苏联、自由法国、波兰流亡政府和中华民国所使用。

谢尔曼的第一次参战为1942年10月的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使用单位为英国皇家陆军第八军团。大英国协在欧洲战区也广泛地使用谢尔曼坦克来取代M3李战车和其衍生车型,且在1944年成为装甲部队的主力——其他的坦克是于战争后期参战的丘吉尔坦克和克伦威尔坦克。英军曾使用M4、M4A1和M4A2,但之后的主力装备是M4A4。M4的衍生型萤火虫式坦克是自美国援助的M4和M4A4改装而成,被配置在装备了谢尔曼坦克和MKVII“克伦威尔”巡洋坦克的部队中,以提供较强的反坦克火力。萤火虫式坦克最出色的一战是米歇尔·魏特曼殒命之战中,GORDON军士单车击毁了三辆虎式坦克,是否击毁第四辆魏特曼的座车仍在争议中。此外44年6.11,第4禁卫龙骑兵团的哈里斯中尉一辆萤火虫歼灭了5辆豹式坦克。

虽然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太平洋投入了装备柴油引擎的M4A2,美军驱逐战车部队也在非洲和欧洲投入了以M4A2底盘作为基础量产的M10坦克歼击车,美军装甲部队长官中将雅各布·德弗斯(Jacob L. Devers)却要求不在无行动战区(Zone of Interior)之外投入柴油引擎的谢尔曼坦克。首次投入战斗的美国谢尔曼是在1942年11月在火炬行动中使用的M4和M4A1,在北非战役的过程中谢尔曼在坦克营里取代了M3李战车的位置。虽然M4和M4A1在整个战争期间都继续服役,但美国陆军在战争后期更倾向使用拥有500匹马力强力引擎的M4A3。在1944年7月,M4A1首先装备76毫米长管火炮进入战斗,紧随其后的是M4A3。到战争末期时,美国陆军在欧陆部署的半数谢尔曼坦克已经装备了反坦克能力高的76毫米长管火炮,而余下的半数谢尔曼坦克仍装备着75毫米的短管火炮。有些部队则混有装备了两种火炮的车型。第一种装备HVSS悬吊系统的车型是M4A3(76)W NEAA又称M4A3E8型,参加了2战。

在太平洋战区,M4A2坦克同样是日军的恶梦,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塞班岛、硫磺岛和冲绳群岛等地的战役里日军基本上没有正面火力可直接和谢尔曼系列对抗,要击毁M4系列坦克通常得依靠隐蔽良好的反坦克炮近距离击杀甚至是人肉特攻才能对其有效,另一种日军采用的反坦克武器是磁铁炸药,美国海军陆战队为此要在M4A2的车身加装木板。太平洋战场加装木板的谢尔曼太平洋战场加装木板的谢尔曼

自由法军使用的M4A2占了相当高的比例,法国也是唯一经由租借法案接收M4A3E2“巨无霸”的国家。波兰军则使用了许多谢尔曼萤火虫和装备76毫米长管炮的衍生车型。中国驻印军部队则接收少量M4A2作为坦克团火力支援用车。

苏联偏好使用装有柴油引擎的谢尔曼坦克,因为它制造的坦克如T-34也是使用柴油引擎。因此,它是继英国协后大量使用装备有75毫米短管火炮和76毫米长管火炮的M4A2的国家。与英国不同的是,M4A2占了苏联所拥有的谢尔曼坦克的大半。使用HVSS悬吊系统的谢尔曼坦克直到战争末期才被接收并使用。谢尔曼坦克被苏联官兵称为“Emcha”,因为美国人写的顶上开口的数字4类似于西里尔字母cha Ч。

在中缅印战区方面,M4系列有一部分提供了英国军队,而在印度整训的中国驻印军在1944年也接收了少量的M4A4,M4A4原先不在租借法案的清单内,但是1943年底驻印军坦克团使用M3A3坦克与日军交战的经验发现M3系列的防护力不足,因此在密支那战役后的短暂休整期间向美军要求更新坦克,美军提供了援助英军的一部分M4A2供坦克团使用,总量不超过一个连。中国驻印军的M4A4涂装很有特色,不单在车身写上“突击”,还在炮塔上画上猫眼和猫须,在贵街曾与日军坦克交手,并且创下成功击杀日军坦克的纪录。中国驻印军的谢尔曼坦克中国驻印军的谢尔曼坦克

二战结束后,美国基本上淘汰除了装有76毫米长管炮或105毫米榴弹炮的M4A3E8以外的M4系列,剩余的坦克除了弃置于各国战场便是以军事物资出售。在1950至1953年的朝鲜战争中,谢尔曼坦克仍是美军普遍使用的坦克。美国1954年的调查表明朝鲜战争期间有119起坦克间的战斗,104起是陆军坦克部队参加,15起是陆战队坦克参加。其中M4A3E8参战的59起(50%),M26是38起(32%),M46是12起(10%),M24是10起(8%)。其中只有24起有三辆以上的朝鲜T-34或Su-76M参战,在这些战斗中美方有34辆坦克被击毁,只有15辆是不可恢复损失。而确认被坦克击毁的T-34/85有97辆,而且美军有18个不确认战果。击毁的T-34/85有39%归于M26重型坦克,12%M46“巴顿”中型坦克,剩下的大部分由M4击毁的。美方统计T-34的人员损失发现有75%在坦克被击毁后阵亡,而美方的坦克乘员被击毁死亡率在18%,这里面当然有美国人习惯于反复轰击被击毁坦克的原因。战后的谢尔曼坦克也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服役并参与了20世纪末的几场地区性冲突。有的国家(特别是以色列)使用新型武装加以改造,使它继续在战场上立威,而各种衍生型有的各国使用至1970年代后才被更新的支援车辆取代。日本所使用的M4A3E8型是根据MSA协定供给日本陆上自卫队,直到1970年代中期才被61式坦克完全取代。以色列的以色列国防军广泛的装备了包含使用法制75毫米火炮的M-50“超级谢尔曼”和拥有105毫米火炮的M51谢尔曼坦克,及其他多种的改装及衍生车型。谢尔曼坦克也被参与第二次喀什米尔战役和印巴战争(1971年)的双方军队所使用。南美洲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仍继续使用谢尔曼坦克。智利陆军把谢尔曼列为现役装备直到1989年,而巴拉圭是南美洲唯一仍继续装备谢尔曼坦克的国家。

M4A1

M4A3E2巨无霸:装备75毫米炮,使用76毫米炮的炮盾,炮盾厚度为152mm,车身正面装甲为114~140mm,总重:38公吨,速度:35公里/小时;另有换装76毫米炮和把同轴机枪换装火焰发射器的坦克兵战地自行修改式样。

谢尔曼萤火虫:英国利用M4(75)、M4A2(75)、M4A3(75)W和M4A4改装17磅MKs IV/VII加农炮,以提高M4系列的反坦克火力,能在1000米处贯穿虎式坦克的正面装甲。M4和M4A4为主要改装用底盘。M4A2底盘为少量战场返修车辆,数量非常稀少。M4A3(75)W底盘为美军需求,改装数量不超过60辆,未能赶上战争结束前交付部队使用。英军谢尔曼萤火虫坦克英军谢尔曼萤火虫坦克

M4A3E8:使用新式全名为"Horizontal Volute Spring Suspension"的HVSS悬吊系统,因此又称为M4A3(76W) HVSS。采用湿式弹药库,M1A2 76毫米 52倍径炮,履带增宽,正面64mm倾斜装甲,总重:32公吨,速度:45公里/小时。

M4A4扫雷坦克:装有滚动转轮,以铁链鞭打地面排雷。

M10狼獾驱逐战车:使用M4A2底盘改装,搭载3英吋(76.2毫米)M6火炮的驱逐战车,美方绰号“狼獾”。

M36杰克逊驱逐战车:搭载90毫米M3炮的驱逐战车。

M12自走榴弹炮:装备155毫米M1917/M1917A1/M1918M1榴弹炮的自行榴弹炮,配备的同底盘弹药车为M30。

M40系列自行榴弹炮:155毫米GMC M40、8吋(203毫米)HMC M43、250毫米(10吋)MMC T94及T30运输车。

喷火坦克:M4A3R3“打火机”、M4“鳄鱼式”、M4A2 HVSS“獾式”等。

T34管风琴多管火箭炮:T34 “管风琴”(Calliope)、T40自动导弹(Whizbang)等。

两栖登陆坦克:两栖坦克(Duplex Drive,DD),改装车辆分别基于M4A1、M4A2、M4A3、M4A4。二战中英军使用的谢尔曼两栖坦克基于M4A1(75)、M4A2(75)、M4A4改装,美军只使用了用英国套件改装的M4A1(75)。M4A3系列改装的谢尔曼两栖坦克未在二战中使用。

战斗工程车:D-8、M1及M1A1 dozer、M4 Doozit、架桥车、Aunt Jemima及其他排雷车。

装甲救护车:M32、M74、英国版本、以色列(Trail Blazer)版本

火炮牵引车:M34及M35火炮牵引车、英国谢尔曼火炮牵引车

霍巴特滑稽坦克:英军为诺曼底登陆准备的特殊改造车辆。

BARV:英国改装,将谢尔曼坦克去掉炮塔并加装较高的车体围壳,以用于涉水牵引救援探头搁浅车辆和登陆船只的海滩救援车辆,持续使用到战后相当长时间。

M7牧师式自行火炮、M4系列中型坦克、丘吉尔步兵坦克等去掉炮塔、火炮及相关战斗室内部组件改装而成的装甲人员输送车,以为前两种底盘居多。

袋鼠装甲运兵车:英联邦部队为解决半履带装甲人员输送车数量不组的问题,利用加拿大白羊I/II巡航坦克、

二战后谢尔曼坦克:二战由以色列,阿曼等国家的改进版本。

M4A1

M4A2

重量 30600kg

发动机 400马力

最大速度 38km/h

车体装甲51/38/38

炮塔装甲76/50/50

主炮 M3式75mm炮

穿深(500米) 81mm(M61弹),92mm(M72弹)

M4A276W

(76) W坦克:

重量 32032kg

发动机 460马力

最大速度 38km/h

车体装甲 63/38/38

炮塔装甲 76/50/50

主炮 M1A1式76mm炮

穿深(500米) 116mm(M62弹),131mm(M79弹)

M4A376WHVSS

M4A2坦克:

重量 31500kg

发动机 410马力

最大速度 46km/h

车体装甲 63/38/38

炮塔装甲 76/50/50

主炮 M3式75mm炮

穿深(500米) 81mm(M61弹),92mm(M72弹)

M4A3105HVSS

M4A2 (76) W坦克:

重量 33000kg

发动机 410马力

最大速度 46km/h

车体装甲 63/38/38

炮塔装甲 76/50/50

主炮 M1A2式76mm炮

穿深(500米) 116mm(M62弹),131mm(M79弹)

M4A3E2

M4A3 (76) W HVSS坦克(缩写:M4A3E8)

重量 33390kg

发动机 500马力

最大速度 42km/h

车体装甲 63/38/38

炮塔装甲 89/63/63

主炮 M1A2式76mm炮

穿深(500米) 101mm(M62弹),121mm(M79弹),203mm(M93弹)

M4A3E2(76)W

M4A3 (105) HVSS坦克

重量 32800kg

发动机 500马力

最大速度 42km/h

车体装甲 63/38/38

炮塔装甲 76/50/50

主炮 M4式105mm炮

穿深(500米) 28mm(HE),130mm(HEAT)

词条图册

M4A3E2小飞象坦克(音译:巨无霸)

重量 37800kg

发动机 410马力

最大速度 35km/h

车体装甲 102/76/38

炮塔装甲 178/152/152

主炮 M3式75mm炮

穿深(500米) 81mm(M61弹),92mm(M72弹)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