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击战

目录导航

历史

中国春秋时期,追击是以战车为主,主要采取近距离尾追的方式。战国以后,随着步战骑战的发展,追击由步兵骑兵联合实施或由骑兵单独实施,增大了追击速度和距离。唐武德元年(618),在浅水原之战中,李世民率2000余骑,猛追薛仁杲军于折墌(今甘肃泾川东北)城下,四面包围,迫使薛军投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些追击战斗中,追击的一方使用坦克和机械化部队沿对方退却方向实施平行追击较多,火力追击也被广泛采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过多次追击战斗,如1948年12月,东北野战军在怀来追击战斗中,采取拦头、侧击、尾追相结合的战法,歼灭国民党军第104军8000余人(见平津战役)。

特点

追击战斗具有快速机动、行动紧张、接触的时间和地点不固定等特点。要求及时发现敌人退却征候,判明其退却企图,预先给部队下达追击任务,明确追击的方向、路线和协同等有关事项,一旦发现敌人退却,可不待上级命令,立即转入追击。追击时,通常以坦克、步兵和加强的炮兵等编成先遣支队,选取捷径,迅速超越敌人先头,抢占要点,断敌退路;以炮兵和航空兵火力集中突击敌人的主力,打乱其部署,迟滞其行动;以一部兵力实施跟踪追击,迅速消灭或绕过敌人的掩护部队,紧紧抓住敌人主力,迫其应战;以主要兵力平行追击,向敌人一翼或两翼高速挺进,在跟踪追击部队和先遣支队的配合下,分割、围歼敌人,或以直升机运载步兵,配合主力截击、包围敌人。可能时,要组织地方部队和民兵积极拦截、袭扰敌人,破坏道路和桥梁,迟滞敌人的退却行动。追击战斗中,还须采取防敌袭击的措施。

发展

现代战斗中,由于军队高度机械化,退却的军队能迅速摆脱追击,或在新的地区组织防御;追击部队实施高速度追击,并以火力和空降部队断敌退路,成为追击成功的重要手段。有的外国军队认为,在使用核武器的条件下,追击战斗将比以往增多,并将成为发展进攻的主要内容。

相关战役

赣江追击战

1945年6月底,中国军队在湘西反攻战和桂柳反攻战中都已取得了胜利。与此同时,盟军在太平洋上的作战进展迅速,已全部占领冲绳,日本本土已危在旦夕。日军想要利用大陆交通线来扭转败局已不可能,因为该路的修复至少得花一年时间,而且时刻有被切断的可能。在最后失败的前夕,困守于赣南的日军赶忙收缩,沿赣江北退,以图进入南昌,再转往长江三角洲集中。在日军步步后退的形势下,中国军队紧随跟进,沿赣江一路北上,直至南昌。

7月6日,敌二十七师团和四十师团在赣州集中,准备北撤。7日,赣州日军开始行动。当日,我三十七军九十师攻占大余,敌退往南康。10日,中国军队收复南康,敌窜往唐江北。13日,敌主力窜抵遂川附近。三十七军奉令在遂川、万定一带截击日军。该军先派一四O师一个加强连300余人,扼守遂川凉民亭一线高地,阻击日军一天,使后方各部队有充裕时间布防。该连连长许俊陶指挥部队与四五千敌人对阵,连续5次打退敌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进攻,完成任务后才奉命撤退。15日,敌向遂川机场进犯,我六十师奋起阻击,激战甚烈。至17日,敌向遂川东北方向退去。此时,收复南康的部队向北推进,进占赣州。

日军见沿赣江北撤有中国军队阻击、追击,于是调动醴陵之兵力,于20日向宜春方向蠢动,以此牵制赣江中下游的中国军队。我五十八军急派新十师二十八团第一营星夜驰援,张体学营长率部阻击,将进犯宣春的1000余日军击退。该敌转向万载、上高,并经高安逃往南昌。

7月23日,北撤日军陷泰和,疯狂烧杀淫掳。24日,我一四O师克复万安、俘敌陆空联络班长神川山秀。27日,中国军队收复泰和。28日,收复万载。锦江沿岸日军开始向南昌集中。29日,北撤日军进犯吉安,盟军出动飞机轰炸敌人阵地和赣江上的日军船舰,给中国守军以极大鼓舞。吉安守军一八三师会同一四o师以机枪火力对敌猛射,使敌无法在吉安上岸。守军并将敌人从赣州掠夺来的物资400余船全部截获,其中有钨砂百余船、白糖数十船、干酱料罐头百余船。我六十师、二o四师亦沿泰(和)吉(安)公路两侧对敌追击。30日,宜丰光复。8月4日,一八三师击破窜到峡江附近的日军,进入峡江县城。5日,新十师恢复吉水。8日,新十师击败新干附近之敌,进入新干城,敌向北逃窜。10日.新十师到达樟树。这天,日本天皇决定要投降的消息传到各部队,广大将士感到无比兴奋。但正式投降尚未宣布,前线日军仍在顽抗。

8月11日,新十师进入丰城,并追至黄沙岗.13日攻抵小港口,与敌激战,排长毕忠负伤殉国,14日攻抵大港口,15日攻至潭岗寺及孙庄一线。当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中国军队沿赣江追击战即告结束。

根据何应钦的军事报告,赣江追击战中,日军死伤官兵5000以上,其运载物资的船只被中国空军炸沉过半;中国军队伤亡官兵千余名。

日本宣布投降后,国民党江西省政府组成接收团,于8月18日进入南昌,任命艾怀瑜为南昌市长,接管了敌伪政权。

8月31日,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奉命向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笠原幸雄发出第1号备忘录,限令在南昌、九江地区的所有日军停止一切抵抗,交出武器,办理投降事宜,并指定五十八军军长鲁道源为他的代表,接受南浔地区日军的投降。

9月2日,第九战区南昌前进指挥所正式成立,鲁道源兼主任。

9月3日,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战争胜利,南昌市民大庆三天。3日上午7点,全市所有汽笛长鸣10分钟,中午12点,鸣放胜利礼炮101响。

9月14日,侵赣日军投降仪式在第九战区南昌前进指挥所(现中山路中国人民银行旧址内)举行,中国方面由五十八军军长鲁道源代表薛岳,日本方面由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笠原幸雄代表日方,两人分别在日军投降书上签名盖章,确定南昌、九江间全部日军共7万人向中国军方缴械投降。18日,日本海军龙图长久大佐率部在九江投降。至此,江西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