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零陵学院经济与法律系开办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专科层次)[2]。
2003年,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开始隶属于新成立零陵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系[2]。
2006年,湖南科技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系设立旅游管理专业[5]。
2010年,湖南科技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系改为经济与管理系[5]。
2015年初,湖南科技学院设经济与管理学院,下设旅游管理系[5]。
2017年10月,湖南科技学院党委决定成立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1]。学院匾额
2018年5月5日,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正式揭牌[1];6月20日,黄渊基受聘为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第一任院长[6];9月,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正式独立运行[1]。
2019年2月23日,李年终担任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第一任党总支书记[7];7月23日,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正式申报新专业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8];9月,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始招生[9]。
2020年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复同意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设置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10月,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开始招生[9];10月30日,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作为湖南科技学院新增学位授权点进行申报2020年湖南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0]。
2021年2月,杨再喜担任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第二任党总支书记。
湖南科技学院周边环境示意图
截至2020年10月,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共设有5个本科专业(含方向)[11]。
专业名称 | 学士学位 | 学制 |
---|---|---|
旅游管理 | 管理学学士 | 4年 |
旅游管理(对口高职本科) | 管理学学士 | 4年 |
文化产业管理 | 管理学学士 | 4年 |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 管理学/艺术学学士 | 4年 |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对口高职本科) | 管理学/艺术学学士 | 4年 |
专业名称 | 学士学位 | 学制 |
---|---|---|
旅游管理 | 管理学学士 | 4年 |
旅游管理(对口高职本科) | 管理学学士 | 4年 |
文化产业管理 | 管理学学士 | 4年 |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 管理学/艺术学学士 | 4年 |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对口高职本科) | 管理学/艺术学学士 | 4年 |
截至2020年10月,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有校级重点学科1个,校级应用特色培育学科1个;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申请中。
校级重点学科:旅游管理[11]
校级应用特色培育学科:工商管理学科[1]
硕士点 | 领域方向 | 学位 |
---|---|---|
旅游管理 | 文旅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 | 专业 |
文旅规划策划与产品开发 | 专业 | |
文旅公共服务与应急管理 | 专业 | |
导师(职称) | 领域方向(职务) | 学位(毕业院校) |
张京华(二级教授) | 文旅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硕导) | 中国史学士(北京大学) |
刘卫柏(教授) | 文旅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硕导、博导) | 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中南大学) |
李钢(教授) | 文旅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硕导) | 英语语言文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 |
周慧玲(教授) | 文旅规划策划与产品开发(硕导) | 人文地理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 |
周基(教授) | 文旅规划策划与产品开发(硕导) | 道路与铁道工程博士(长沙理工大学) |
龙运荣(教授) | 文旅规划策划与产品开发(硕导) | 民族学博士(中南民族大学) |
黄渊基(研究员、教授) | 文旅公共服务与应急管理(硕导) | 农业经济管理博士(湖南农业大学) |
周芳检(副教授) | 文旅公共服务与应急管理(硕导) | 公共管理博士(湘潭大学) |
彭立威(教授) | 文旅公共服务与应急管理(硕导) | 伦理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 |
参考资料: |
硕士点 | 领域方向 | 学位 |
---|---|---|
旅游管理 | 文旅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 | 专业 |
文旅规划策划与产品开发 | 专业 | |
文旅公共服务与应急管理 | 专业 | |
导师(职称) | 领域方向(职务) | 学位(毕业院校) |
张京华(二级教授) | 文旅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硕导) | 中国史学士(北京大学) |
刘卫柏(教授) | 文旅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硕导、博导) | 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中南大学) |
李钢(教授) | 文旅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硕导) | 英语语言文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 |
周慧玲(教授) | 文旅规划策划与产品开发(硕导) | 人文地理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 |
周基(教授) | 文旅规划策划与产品开发(硕导) | 道路与铁道工程博士(长沙理工大学) |
龙运荣(教授) | 文旅规划策划与产品开发(硕导) | 民族学博士(中南民族大学) |
黄渊基(研究员、教授) | 文旅公共服务与应急管理(硕导) | 农业经济管理博士(湖南农业大学) |
周芳检(副教授) | 文旅公共服务与应急管理(硕导) | 公共管理博士(湘潭大学) |
彭立威(教授) | 文旅公共服务与应急管理(硕导) | 伦理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 |
参考资料: |
截至2020年10月,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有教职员工21人,其中专任教师15人,行政教辅人员6人,另有特聘教授1人,外聘教师2人,柔性引进博士3人。专任教师中博士5人,在读博士1人,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6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人,“双师型”教师6人,入选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一批第三层次(黄渊基)、“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黄渊基)、湖南省首批智库青年拔尖人才(黄渊基)[12]和湖南省科技厅“三区”科技人才1人(黄渊基)。校“英才支持计划”1人,校“青苗支持计划”1人,校教书育人好教师、校优秀教学质量奖、校优秀教师各1人[3][9]。
姓名 | 学位(毕业院校) | 职务/职称 |
---|---|---|
杨再喜 | 文学博士(苏州大学) | 党总支书记、教授、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
黄渊基 | 管理学博士(湖南农业大学) | 院长、教授、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
彭顺生 | 历史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 | 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
姚先林 | 管理学硕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副院长、副教授 |
刘幼平 | 管理学硕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副教授 |
李晓红 | 管理学硕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副教授 |
肖辉军 | 地理学博士(南京大学) | 副教授 |
张宝辉 | 管理学博士(国父大学) | 副教授 |
李爱军 | 地理学博士(中山大学) | 副教授 |
蔡保忠 | 管理学博士(湖南农业大学) | 讲师 |
吴翠燕 | 管理学硕士(沈阳师范大学) | 讲师 |
曾荣 | 管理学硕士(暨南大学) | 讲师 |
易慧玲 | 管理学硕士(东北财经大学) | 讲师 |
刘进 | 管理学在读博士(吉首大学) | \ |
张施冲 | 管理学硕士(华中师范大学) | \ |
王跃 | 艺术学硕士(广西艺术学院) | \ |
吴宇辉 | 地理学硕士(贵州师范大学) | \ |
李紫仪 | \ | 企业驻校教师 |
参考资料:[13] |
姓名 | 学位(毕业院校) | 职务/职称 |
---|---|---|
杨再喜 | 文学博士(苏州大学) | 党总支书记、教授、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
黄渊基 | 管理学博士(湖南农业大学) | 院长、教授、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
彭顺生 | 历史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 | 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
姚先林 | 管理学硕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副院长、副教授 |
刘幼平 | 管理学硕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副教授 |
李晓红 | 管理学硕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副教授 |
肖辉军 | 地理学博士(南京大学) | 副教授 |
张宝辉 | 管理学博士(国父大学) | 副教授 |
李爱军 | 地理学博士(中山大学) | 副教授 |
蔡保忠 | 管理学博士(湖南农业大学) | 讲师 |
吴翠燕 | 管理学硕士(沈阳师范大学) | 讲师 |
曾荣 | 管理学硕士(暨南大学) | 讲师 |
易慧玲 | 管理学硕士(东北财经大学) | 讲师 |
刘进 | 管理学在读博士(吉首大学) | \ |
张施冲 | 管理学硕士(华中师范大学) | \ |
王跃 | 艺术学硕士(广西艺术学院) | \ |
吴宇辉 | 地理学硕士(贵州师范大学) | \ |
李紫仪 | \ | 企业驻校教师 |
参考资料:[13] |
截至2020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与2所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是全国高校旅游课程教材建设共享联盟理事单位。2018-2019年,学院教师立项国家级教学课题1项,省级教学课题2项,校级教学课题10项,共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1]。
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旅游管理
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旅游管理[11]
湖南省旅发委“湖南省旅游教育培训示范点”:旅游管理
湖南省教育厅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恒大酒店集团
永州市旅游人才培养基地:旅游管理
湖南省一流本科课程:《永州旅游文化》
截至2020年5月,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共立项全国商科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1项,湖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3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校优秀教学质量奖2项,校级在线课程项目1项,校级“课程思政”项目1项,校级研讨式课程项目1项,发教改论文20余篇,获学校信息化教学比赛三等奖1项,讲课比赛三等奖1项,实验实训教学比赛三等奖1项(2016年三等奖1项),研讨式教学比赛二等奖1项,并获研讨式教学比赛“优秀组织奖”[1]。
2019年,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的《依托地方资源优势的普通高校旅游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获湖南省第十二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校级一等奖;《哲学咨询、生命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获第四届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4]。
颁奖典礼2014年湖南省第一届旅游专业综合技能竞赛中,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单项奖1项,优秀组织奖1项,奖牌总数位列全省第一名; 2015年湖南省第二届旅游专业综合技能竞赛中获得三等奖1项,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实践组二等奖1项,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2016年湖南省第三届旅游专业综合技能竞赛中获得三等奖1项;2017年湖南省第四届旅游专业综合技能竞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18年湖南省第五届旅游专业综合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3项、三等奖2项,单队得分和团体总分都是全省第一名,获优秀组织奖。2019年获第六届湖南省大学生旅游专业综合技能竞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第一届湖南省酒店管理专业商业计划书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第十三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会展创新创业实践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多次获优秀组织奖[1][15]。
2016-2019年,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共有立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省级5项、校级5项,其中《新疆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地域分异研究》于2020年6月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公开发表[16]。2016年获第三届湖南省大学生“互联网+旅游”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2019年黄渊基院长指导的《茶旅融合推进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的研究与实践——以永州市为例》,被立项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业项目《基于共享机制的永州旅游产业网络营销平台构建》获省科技厅优秀项目[1]。
年份 | 姓名 | 录取院校/研究所 | 录取专业 | 学位门类 |
---|---|---|---|---|
2019 | 陈畅 | 西南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 自然地理学 | 学术学位 |
2020 | 宋嘉雯 | 华南师范大学 旅游管理学院 | 职业技术教育学 | 专业学位 |
张慧仪 | 湖南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 | 旅游地理学 | 学术学位 | |
曹阳 | 福建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 | 应用心理 | 专业学位 | |
赵暖红 | 浙江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 人文地理学 | 学术学位 | |
彭霞 | 湖北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 学科教学(地理) | 专业学位 | |
李美琪 | 北京联合大学 应用文理学院 | 文物与博物馆 | 专业学位 |
年份 | 姓名 | 录取院校/研究所 | 录取专业 | 学位门类 |
---|---|---|---|---|
2019 | 陈畅 | 西南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 自然地理学 | 学术学位 |
2020 | 宋嘉雯 | 华南师范大学 旅游管理学院 | 职业技术教育学 | 专业学位 |
张慧仪 | 湖南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 | 旅游地理学 | 学术学位 | |
曹阳 | 福建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 | 应用心理 | 专业学位 | |
赵暖红 | 浙江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 人文地理学 | 学术学位 | |
彭霞 | 湖北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 学科教学(地理) | 专业学位 | |
李美琪 | 北京联合大学 应用文理学院 | 文物与博物馆 | 专业学位 |
截至2020年5月,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教师出版图书2部,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5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申报立项省部级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12项、委托项目1项,厅局级委托项目和各类横向项目10余项,校级项目8项[1][17]。
2019年,《生态环保和绿色制造产业及其供应链决策优化、技术创新与应用》,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8]。
截至2020年5月,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有政府批建科研平台3个——现代农业服务业研究中心、全国康养旅游与旅居养老研究基地,、永州市旅游外事侨务局“永州红色旅游研究基地”和1个学校批建科研平台——潇湘文旅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所[1][19][20][21]。
“潇湘文旅论坛”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高峰论坛
2018年5月5日-6日,湖南科技学院、湖南旅游学会、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会联合主办了“潇湘文旅论坛”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高峰论坛[22]。
2018年11月28日,第九届湖南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化旅游与乡村治理”专场报告会召开,由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南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组织委员会联合主办,湖南科技学院承办,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和科技处具体负责的第九届湖南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化旅游与乡村治理”专场报告会在湖南科技学院潇湘大讲堂召开。
2019年3月13日上午,湖北黄冈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赵宏杰博士、副教授莅临学院,为旅游管理专业2016级学生作学术讲座。赵宏杰博士介绍了宝岛台湾的风景名胜和特色小吃等旅游资源,并就台湾旅游潜力点作了分析。他结合自已在台湾生活与成长的经历,以及在大陆求学深造的奋斗历程,激励同学们认真学习,追求自己的诗与远方。
2019年6月1日,第四届中国青年旅游论坛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开幕。本届论坛以“创新未来,文旅融合下旅游研究的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学院旅游管理系教师易慧玲参加会议,并分别在旅游人力资源与康养旅游分论坛、旅游大数据与信息技术分论坛作主题演讲[23]。
2019年6月13日,“永州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座谈会”在冷水滩召开。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院长黄渊基受邀参加会议,并在座谈会上以“以文化创意引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主题发言[24]。
现代农业服务业研究中心2019年12月27日-29日,湖南省旅游学会、湖南科技学院、《经济地理》杂志社主办,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承办的“潇湘文旅论坛”湖南省旅游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经济地理》优秀青年作者发展论坛在湖南科技学院举办。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院长黄渊基任湖南省旅游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会长并主持了第一届《经济地理》优秀青年作者发展论坛和湖南省旅游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两次大会亦进行了学术沙龙[25]。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与日本福冈学院、美国弗吉尼亚卫斯理大学为合作关系。2019年,1名2016级学生赴美国卫斯理大学进行互换学分交流学习并带薪实习[1]。
2020年1月2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研究员、高鸣副研究员一行来校指导工作,发表“当前农业农村政策解读”和“农业现代化服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的主题讲话与政策解读,并为中国首个“现代农业服务业研究中心”揭牌[26]。
2020年10月9日至12日,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科技学院共同举办的“中国流域文化与流域治理”学术研讨会[27]。
2020年10月26日,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邀请上海文博堂城市发展与营销研究所所长文博以“从城市营销谈到文旅融合与零陵夜宴”为主题的讲学[28]。
院徽院徽
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院徽中的“杨帆”与“书本”寓意“诗与远方”,表达了学院“游”和“学”结合的理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