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叙境内并不存在官方承认的所谓反对党派,只是有些党派长期持不同政见,秘密从事政治活动。2011年3月中旬叙利亚危机爆发后,叙境内外的一些反对党派纷纷走向前台。最初,他们实力较弱,影响力较小,但在随后的不断整合中,势力不断壮大。虽然他们政治理念、斗争方式各不相同,但各派目标一致,即推翻巴沙尔政权。
2013年8月14日,反对派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一项233页的“过渡时期路线图”报告,称报告有助于实现民族和解、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报告提出了叙利亚在宪法、政治、选举、安全和经济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以及战后过渡时期的司法框架,并提出将实施混合的总统议会制,以实现国家权力的平衡。同时反对派计划组建一支联合的国家军队,其主要人员来自叙利亚自由军的军官、退役军官以及现役军官。
叙利亚自由军
叙境内外唯一的反政府武装,主要由叙军叛逃官兵组成,人数超过1.5万人,以叙土边境难民营为基地,总部设在土耳其南部。该武装主张武力推翻巴沙尔政权,曾多次袭击叙利亚军警和政府目标,控制了不少城镇。2012年4月安南计划实施以来,该武装曾一度遵守停火承诺,但在6月初宣布不再遵守安南和平计划,并重新向政府军发动攻击。该组织主要领导人为里亚德·艾斯阿德。
叙利亚全国委员会
叙境外最大的反对派组织,2011年8月23日宣布成立,总部设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由叙境内外大约300名代表组成,其目标为推翻叙利亚政权。
该委员会以叙利亚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成员为主体,并得到美国、欧盟和海湾国家的支持;虽声称反对外国干预,但同时呼吁国际社会“保护叙利亚人民”,并寻求世界各国的承认。该委员会认为,叙利亚变革将分为政权更迭、过渡时期和未来政治道路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大约需要6个月的时间。
由于内部分歧,2012年5月,该委员会主席布尔汉·加利温正式辞职。6月,56岁的库尔德人阿卜杜勒-巴塞特·西达当选为该委员会新的领导人。
全国协调机构
叙利亚全国民主变革力量民族协调机构(简称“全国协调机构”),2011年6月30日在大马士革成立。全国协调机构是目前叙境内最大的反对派政党联合组织,由15个叙境内政党组成,主张通过和平的方式进行民主变革,建设民主、多党政体和现代世俗国家,属于温和反对派。该组织的总协调员是该组织创始人哈桑·阿卜杜·阿济姆。
叙利亚穆斯林兄弟会
叙利亚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1930年成立,最初为宗教组织,后来转而参与政治活动。上世纪80年代在大马士革和其他城市制造数十起爆炸事件。1982年该组织在哈马市进行反政府活动被叙军镇压,其领导人流亡海外。2011年3月叙危机爆发后,穆兄会公开发表声明,呼吁叙年轻人加入反政府游行。根据穆兄会在2012年4月发布的政治纲领,穆兄会承诺将在叙实行多党民主制,修订一部代表多数人意见的新宪法,保证公平代表不同民族、宗教团体。
地方协调委员会
叙境内反对派组织,由几百名青年抗议者组成,属于激进反对派,2011年3月叙危机爆发后不久成立。该委员会主要记录抗议活动事件的进展,并在叙全国传播相关抗议的信息。该委员会认为,只有结束武力才能实现政治解决,主张通过“非武力”方式迫使巴沙尔下台。
叙利亚第三条道路运动
叙境内反对派组织,成立于2011年9月19日,其主要成员包括叙人民议会议员、政府机构前负责人在内的知名人士。其宗旨是寻求叙当前危机的解决办法,致力于反对派与政府实现对话与和解。该组织创始人是叙人民议会议员穆罕默德·哈巴什。
变革和解放人民阵线
叙境内反对派组织,成立于2011年7月9日,主要由统一叙利亚共产党人全国委员会和叙利亚社会民族党(起义)及一些知名人士组成。该组织呼吁叙各方停止暴力,建立一个由各方参与的民族联合政府,以解决国内面临的危机。该组织领导人为格德里·贾米勒。
2013年9月1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宣布,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邀请,叙利亚国内反对派组织“全国对话联盟”代表团一行6人自10日起访华。访问期间,中国外交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将会见代表团,就叙利亚局势交换意见。[1]
11月23日,在叙利亚作战的7个主要伊斯兰武装派别22日宣布联合组成“叙利亚伊斯兰阵线”,共同对抗叙利亚政府军。
包括“自由沙姆人伊斯兰运动”、“伊斯兰军”、“统一旅”、“库尔德伊斯兰阵线”等7个伊斯兰武装派别当天宣布联合建立“叙利亚伊斯兰阵线”,该阵线为“独立的政治、军事和社会力量,以推翻巴沙尔政权、建立正统的伊斯兰国家为目标”。
报道援引“叙利亚伊斯兰阵线”协商委员会主席艾哈迈德·伊萨·谢赫的话说,结成这一阵线是为了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能取得质的飞跃,并通过集结不同派别促使这一阵线在所有方面取代现政权。
据了解,上述派别分别在大马士革、大马士革农村省、霍姆斯、拉塔基亚、哈马、伊德利卜、阿勒颇、代尔祖尔等省与政府军对抗。
叙利亚分析人士指出,一些宗教色彩浓厚的反对派武装和极端武装组织将叙政府军在战场上取得的不断胜利归咎于“叙利亚自由军”内部的分裂和内讧。而新成立的“叙利亚伊斯兰阵线”或将与世俗色彩较浓的叙境外主要反对派“叙利亚反对派和革命力量全国联盟”及“叙利亚自由军”因纲领和路线的不同,形成对立之势。分析人士认为,在日内瓦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议日期一推再推、政府军不断取得军事进展的当下,这一阵线的出现得益于外部力量的支持和推动。
叙政府军本月7日宣布占领大马士革郊区的苏拜纳区和格扎勒镇,后又接连于13日占领大马士革南郊重镇霍杰拉,19日占领北郊重镇卡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