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在法国里昂大学帮助下成立的喀布尔医学院。之后,喀布尔大学得益于与法国、德国、俄罗斯和美国等国政府的合作,发展成为当时亚洲同类型学校中水平较高的一所,也是阿富汗全国的知识中心,是阿富汗第一所高等院校。
校徽1960年代起,大批在其它国家受过教育的学者在喀布尔大学任教,向学生们传播了共产主义、女权主义、资本主义等新思想。这一时期的知名学生包括艾哈迈德·沙阿·马苏德、古勒卜丁·希克马蒂亚尔、法伊兹·艾哈迈德、赛达勒·苏汉丹等。当时在大学里出现了许多不同派别的政治团体。
1972年6月,毛主义者组织Sholayis与伊斯兰正统派组织Ikhwanis在喀布尔大学校园内辩论时发生冲突,Sholayis一方的赛达勒·苏汉丹被Ikhwanis一方的古勒卜丁·希克马蒂亚尔开枪杀害。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统治时期,喀布尔大学流失了部分学者和职员。
1992年人民民主党倒台后,阿富汗陷入长期战乱,绝大部分教员在这一时期离开喀布尔大学。
2002年,喀布尔大学的女学生塔利班统治结束后,卡尔扎伊政府重新开放喀布尔大学。据估计,喀布尔大学的重建需要6400万美元,才能恢复基本运作。学校主楼在离旧址500米处重建,几乎完全保留原来的设计。作为重建计划的一部分,喀布尔大学与五所外国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包括普渡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校园2007年,伊朗向喀布尔大学捐赠了25000册书籍,另向牙医系捐赠了80万美元。喀布尔大学图书馆是阿富汗全国设施最好的图书馆。
2008年初,中国孔子学院总部与喀布尔大学签署了共建孔子学院的协议,太原理工大学主办,正式启动阿富汗第一所孔子学院 - 喀布尔大学孔子学院的建设。
2011年,中阿两国政府签订了援建阿富汗喀布尔大学中文系教学楼和招待所项目的换文。[1]
2019年12月12日,喀布尔大学校长哈米杜拉·法路其同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共同签署了《中国兰州大学与阿富汗喀布尔大学合作交流协议》。[3]
喀布尔大学现设置15个学院,分别为:农学院、经济学院、工程学院、美术学院、地球科学学院、伊斯兰研究学院、新闻学院、文学院、法学院、药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兽医学院和心理学院、喀布尔大学孔子学院。
教职工1200人。有美国、法国、德国、英国、土耳其和印度等都有老师在这里上课。大学有中、英、法、德、西、俄、土、阿拉伯、普什图和达里10种语言课程。
喀布尔大学现任校长为默罕默德·盖拉特。[2]
喀布尔大学的名称引发了一些争议。其官方名称是پوهنتون کابل(Pohantūn-e Kābul),采用波斯语语法和普什图语的“大学”一词。这两种语言都是阿富汗的官方语言。但有人建议采用三种语言的官方名称,即普什图语“دکابل پوهنتون”(Da Kābul Pohantūn)、波斯语“دانشگاه کابل”(Dāneshgāh-e Kābul)和英语“University of Kabul”。特别是使用波斯语的学生,政府禁止使用波斯语的“大学”一词让他们觉得受到歧视。2008年11月,由于多数使用波斯语的学生要求对这一单词解禁,学生与警方之间爆发冲突。
此前,阿富汗文化、信息、旅游与青年事务部长卡里姆·霍拉姆正式对大学的波斯语称呼下达禁令,范围包括政府机构和由国家控制的媒体。某国有报社一名年轻记者由于在报道中使用波斯语的“大学”一词而被处以罚款。
在阿富汗北部,以波斯语人口为主的城市马扎里沙里夫也发生了类似的冲突。结果,当地的巴尔霍大学正式名称由普什图语(Pohantūn-e Balkh)改为波斯语(Dāneshgāh-e Balkh)。
军车驶离袭击现场2020年11月2日,阿富汗内政部说,位于首都喀布尔西部的喀布尔大学当天遭武装分子袭击,目前交火已经结束,袭击造成包括3名袭击者在内的22人死亡,另有22人受伤。[4]
当地时间2020年11月2日11时10分左右,阿内政部发言人塔里克·阿里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一伙武装分子在喀布尔大学东门引爆炸弹并进入大学校园,随后赶到的阿安全部队与武装分子发生交火。阿安全部队的清剿行动已经结束,3名袭击者被击毙。
2021年6月27日,中国援建的阿富汗喀布尔大学综合教学楼和礼堂项目移交仪式举行。[5]
2021年9月,喀布尔大学校长默罕默德·盖拉特发推特称将无限期禁止女性入校工作学习。塔利班发言人随后回应称校长言论或是“个人观点”,但发言人未能说明何时能取消针对女性的禁令。[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