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义书院

贞义书院

目录导航

简介

明武宗正德十三年戊寅(1518),明首辅张璁乡荐后,在五都姚溪(今温州市龙湾区瑶溪镇)创办罗峰书院,有屋三间,园五亩,招收学生 30余人,进行讲学。当他在嘉靖十年七月,第一次归田时,便将旧时的罗峰书院扩充建设,于书院内外,更建御书楼、来青园、富春园、栏杆桥、万竹亭、留胜亭、观荷亭。这样,使嘉靖七年嘉靖七年戊子(1528),世宗皇帝为之敕建赐名的“贞义书院”,更具规模。嘉靖十四年乙未(1535),张璁告病还乡。嘉靖十六年丁酉(1537),张璁养病于姚溪山中,期间作《观荷亭记》,并勒石树碑于贞义书院前荷花池旁。嘉靖三十七年戊午(1558)四月,因倭患,贞义书院毁于兵火,仅存遗迹。是古代温州唯一奉旨敕建的书院。

遗迹

民国初年,书院遗址上曾先后发掘出青石狮子一对,雕刻精致,形态逼真。不久又出土了《兄弟岩》诗碑和《观荷亭记》字碑等。

贞义书院图册贞义书院图册(4)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