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42雅克-42于1975年3月7日首次试飞,1978年1月第一架生产型出厂。1980年初交给前苏联民航试航,1980年9月试航结束后不久开始定期飞行。1981年中有10架雅克-42投入莫斯科至克拉斯诺达尔航线使用。1982年由于失事而停飞,直到1984年10月才重新投入航线使用,飞萨拉托夫至列宁格勒和莫斯科至比科夫等航线。
雅克-42的原型机在斯摩棱斯克试制,批生产则在萨拉托夫进行。共制造了3架原型机。第一架机翼后掠角11°,载100名旅客,客舱前后有衣帽间。第二架机翼后掠角23°,客舱前后两边的窗口数增加了,是120个座位的改型,座位至少增加了3排,没有安置随身所带行李的空间。第三架与第二架只有细小的区别(如机翼和尾翼有热气防冰装置,主轮有整流板,主起落架支柱上有长整流板等)。在3架原型机试飞后选定了23°后掠角。
雅克洛夫设计局以雅克-40为蓝本加以放大,设计出比Yak-40机身更长,但同样拥有T型尾翼和三台发动机的一百席客机。第一架主翼后略角为11度的雅克-42原型机在1975年3月首飞,而第二架原型机和量产机决定采用了23度的后略翼为主翼。雅克-42初期型在1980年加入苏联民航,并开始局部汰换图-134客机。大约一年后,便推出了首款衍生型号雅克-42ML。基本规格和用于内陆航班上的雅克-42相同,只是飞机客舱的内装方面比较舒适。然而,由于尾翼设计不良,雅克-42在苏联民航服役初期便发生了数次意外,使苏联民航一度勒令其Yak-42机队停飞,并对飞机的设计进行检讨。在全部出厂的飞机经过改装后,在1985年前后重新投入服务。
1988年推出Yak-42D,拥有较高的净重、以及比较先进的航电设备,D型的满载航程并有2200公里,飞机客舱的内部亦比原型佳。在1989年开始至2002年停产为止,Yak-42D是生产线上唯一的量产型号。
在1991年苏联解体时,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各大航空工业设计局集团都一度加上符合西方规格的航电、发动机和其它配套系统,让产品可以更客易取得西方的适航认证,以比西方同级产品更为吸引的价钱出口以赚取外汇。在1997年和1998年,并分别推出了Yak-42D-100和Yak-142两款配备西方系统的Yak-42衍生型号。Yak-42D-100沿用了Yak-42D的机体和D-36发动机,航电采用美国的产品,但自动导航系统则沿用俄罗斯的系统。Yak-142是对飞机的整体设计和结构作出改动,使其配备美制数码航电系统的Yak-142拥有整个家族中最高的航程,达2790公里。但两者都未能吸引外国订单,使雅克洛夫设计局于2002年中止开发。
雅克-42的主要设计目标是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经济性好,能在气象条件差别很大的边远地区使用。对这种飞机的要求还有:使用温度在-50℃~+50℃;飞机疲劳寿命不少于30000飞行小时,30000次起落。
机翼: 悬臂式下单翼,由一个中翼段和两个外翼段组成。无上反角。1/4弦线后掠角23°。全金属双梁抗扭翼盒结构。每个机翼上有两段副翼,内段副翼上有伺服片,外段副翼上有调整片。每个机翼上有两段单缝后缘襟翼,外段襟翼前缘前方有三段扰流片,全翼展前缘襟翼。
机身:全金属铆接和焊接半硬壳式硬铝结构,主机身为圆形剖面,后机身为卵形剖面。
尾翼: 悬臂式全金属T形尾翼,所有翼面都后掠。水平安定面安装角可从向上4°变到向下8°。每个升降舵上有调整片。方向舵上有调整片和弹簧伺服片。 起落架: 液压操纵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结构坚固。四轮小车式主起落架向内收到扁平机身下面。双轮前起落架向前收上。备用液压系统只用于放起落架。重力应急放起落架。油-气减震器。可转弯的摇臂式前起落架使用低压轮胎,轮胎尺寸930毫米×305毫米。主起落架上有液压圆盘式刹车装置。前起落架上有刹车装置,以便起飞后阻止机轮转动。 动力装置: 3台洛塔列夫Д-36高涵道比(5.34:1)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静推力63.74千牛(6440公斤)。装在后机身里的发动机具有S形进气道。另外两台发动机安装在后机身两侧短舱里。无反推力装置。整体油箱位于机翼翼梁间。辅助动力装置用于发动机起动、地面供电和地面空调,需要时,也可用于空中供电和空调。 座舱: 驾驶舱内并排两名驾驶员。需要时,可增加一名随机工程师。2~3名服务员,全经济舱120个座位,每排6座,排距75厘米,中央过道宽45厘米,也可布置104个座位(经济舱96个,头等舱8个),客舱前后有随身行李和衣帽间。带登机梯的主舱门在后机身,带登机梯的第二舱门在前机身左侧,右侧为服务舱门。后机身有第二个衣帽间和厕所。地板下有两个货舱,货物从机翼前缘右侧的货舱门装入。前货舱可装6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容积2.2米3。后货舱可装3个同样的集装箱。每侧都有应急出口。客舱和驾驶舱均加压、空调,用阻燃材料装饰。 机载设备 : 装有恶劣气象条件下昼夜飞行用的飞行和导航设备。SAU-42自动飞行操纵系统和区域导航系统为标准设备。 性能指标
采用后掠式下单翼;3台伊维切恩科ProgressD-36涡轮风扇发动机,两台位于机身后部两侧,一台位于垂直尾翼根部并与之连接;后掠式T型尾翼和水平尾翼,垂直尾翼与背鳍连接。[1]
名称 | 参数 |
---|---|
技术数据 | |
乘员 | 122人 |
机长 | 36.2米 |
翼展 | 34.9米 |
展弦比 | 8.11 |
主轮距 | 5.63米 |
机翼面积 | 150.00米2 |
前主轮距 | 14.78米 |
客舱门(前) | 高×宽----1.81米×0.83米 |
货舱门 | 高×宽--1.35米×1.145米 |
前货舱容积 | 19.80米3 |
后货舱容积 | 9.50米3 |
客舱长度 | 19.89米 |
最大宽度 | 3.60米 |
高度 | 2.08米 |
机高 | 9.8米 |
空重 | 34,580千克 |
发动机 | 3台洛塔列夫涡轮风扇发动机 |
最大起飞重量 | 56,500千克 |
性能数据 | |
最大飞行速度 | 810千米每小时 |
最大航程 | 2,300千米 |
名称 | 参数 |
---|---|
技术数据 | |
乘员 | 122人 |
机长 | 36.2米 |
翼展 | 34.9米 |
展弦比 | 8.11 |
主轮距 | 5.63米 |
机翼面积 | 150.00米2 |
前主轮距 | 14.78米 |
客舱门(前) | 高×宽----1.81米×0.83米 |
货舱门 | 高×宽--1.35米×1.145米 |
前货舱容积 | 19.80米3 |
后货舱容积 | 9.50米3 |
客舱长度 | 19.89米 |
最大宽度 | 3.60米 |
高度 | 2.08米 |
机高 | 9.8米 |
空重 | 34,580千克 |
发动机 | 3台洛塔列夫涡轮风扇发动机 |
最大起飞重量 | 56,500千克 |
性能数据 | |
最大飞行速度 | 810千米每小时 |
最大航程 | 2,300千米 |
名称 | 参数 |
---|---|
装备空重 | (120名旅客) 34580千克 (104名旅客) 34555千克 |
最大商载 | 13000千克 |
最大燃油重量 | 18500千克 |
最大起飞重量 | 56500千克 |
最大着陆重量 | 50500千克性能数据 |
最大巡航速度 | (高度7620米) 810公里/小时 |
经济巡航速度 | 740公里/小时 |
起飞速度 | 220公里/小时 |
进场速度 | 210公里/小时 |
最大巡航高度 | 9600米 |
起飞平衡场长 | 2200米 |
着陆距离(自15米高) | 1100米 |
航程 | (经济巡航速度,余油3000千克) |
最大商载 | 1300公里 |
载客120名 | 1900公里 |
载客104名 | 2300公里 |
最大燃油重量 | 3900公里 |
名称 | 参数 |
---|---|
装备空重 | (120名旅客) 34580千克 (104名旅客) 34555千克 |
最大商载 | 13000千克 |
最大燃油重量 | 18500千克 |
最大起飞重量 | 56500千克 |
最大着陆重量 | 50500千克性能数据 |
最大巡航速度 | (高度7620米) 810公里/小时 |
经济巡航速度 | 740公里/小时 |
起飞速度 | 220公里/小时 |
进场速度 | 210公里/小时 |
最大巡航高度 | 9600米 |
起飞平衡场长 | 2200米 |
着陆距离(自15米高) | 1100米 |
航程 | (经济巡航速度,余油3000千克) |
最大商载 | 1300公里 |
载客120名 | 1900公里 |
载客104名 | 2300公里 |
最大燃油重量 | 3900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