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率

辐射率

目录导航

辐射率

辐射率是描述面辐射源特性的物理量。它表示某物体的单位面积辐射的热量和黑体在相同温度、相同条件下的辐射热量之比。

任何物体在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时候,其物体表面就会有红外能量也就是红外线发射出来,温度越高,发射的红外能量越强!红外线测温仪和红外热像仪就是根据这个特点来测量物体表面的温度的,既然知道了红外线测温仪和红外热像仪是测量物体表面的温度,那么就会免不了被物体表面的光洁度所影响,实验证明:物体表面越接近于镜面(反射越强),其表面所发出的红外能量衰减越厉害,所以就需要对不同物体的表面对红外能量的衰减情况做出补偿,也就是设置一个补偿系数,这个补偿系数就是辐射率!

辐射率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发射率=实测值\标准值,式中的实测值就是红外线测温仪或是红外热像仪测得的温度,而标注值为接触式测温仪测得的温度,由于任何物体都不可能完全没有反射(黑体),所以往往这个修正系数都会小于1。

具体步骤如下:

1.将红外线测温仪或是红外热像仪的发射率线调整为1

2.将被测物保持为恒温状态

3.用标准的接触式测温仪测出当前的标准值温度

4.用红外线测温仪或是红外热像仪测出当前的实测值温度(注意检测点尽可能一致)

5.将两组数据带入公式:辐射率=实测值\标准值 进行计算得出发射率

以上是最常用的确定发射率的方法,还有几种方法也能在不同的情况下计算出发射率:

1.对于温度不太高的物体,可以在被测物体表面贴上一块发射率已知的纸片或其它薄片,在温度达到平衡状态时,用测温仪分别测量未覆盖和覆盖部分的温度。便可求出被测物的辐射率。也可通过在被测物体表面涂上辐射率已知的油漆物质来实现。

2.对于高温物体,除用第二种方法外,还可以在被测物表面钻一空腔。空腔的深度与口径比应为6:1,可以认为空腔的辐射率近似于黑体。

3.查询金属发射率参照表和非金属发射率参照表

多种卫星遥感数据反演比辐射率

比辐射率是物体在温度T,波长λ处的辐射出射度M1(T,λ)与同温度,同波长下的黑体辐射出射度M2(T,λ)的比值。由斯忒藩-波尔兹曼定律可知,比辐射率与同温度、同波长时该物体对电磁波的吸收率相同,它是反映物体热辐射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与物质的结构、成份、表面特性、温度以及电磁波发射方向、波长(频率)等因素有关。多种卫星遥感数据反演比辐射率信息产品是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推出的生态环境类系列数据产品[1]之一。

数据反演产品及算法

目前已有产品介绍

目前已有产品包括中国2000~2009年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2010年8天、逐月、年均产品,分辨率为1km、0.01度,精度良好。

模型算法

比辐射率是反映物体热辐射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与物质的结构、成份、表面特性、温度以及电磁波发射方向、波长(频率)等因素有关。目前求地表比辐射率的方法主要有差值法、独立温度光谱指数法(T IS I)和NDVI门槛值法(NDV ITHM )等方法。地球表面不同区域的地表结构虽然很复杂,但从卫星像元的尺度来看,主要由水面、植被和裸土3种地物类型构成,故利用覃志豪等人NDVI门槛值法来估算地表比辐射率。而由于AVHRR数据分辨率较低,根据Van deGriend等人的经验公式确定。

产品案例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